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馬欣/她生前活得卑微至極,變鬼後卻實現了愛──讀高野和明《平交道的幽靈》

  • 字級



這書中有鬼、有政商權謀、有記者與警察遲到的良心、有黑道生存之法、煙花街的生態,但你撥開這些雲霧,讓人動容的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渺小心願。


調查已死的妓女身分?這未免也太瘋狂了。」書中的這句話輕飄飄地諷刺著現實。

的確,一條不大不小的社會新聞,原本就是不會被記得的。我們甚至依賴著三年前的大案子改成類綜藝的報導配飯吃,彷彿有人一出生就以逐漸「消失」的方式不祥地存在著。

《平交道的幽靈》裡的眾生,在這個快速淘洗的時代顯得沒有重量。如快要放棄專業尊嚴的前名記者松田、以八卦與靈異新聞維生的女性雜誌總編井澤、有一腔熱忱的攝影記者吉村、老警探荒井、夜總會小姐惠美,生活壓得他們來不及思索生命。

而這樣的世道與小人物被作家高野和明寫在書裡,卻如蕭索夜晚的螢火蟲,點點營生的分量,竟有淒美的蒼涼。然而可貴的是,連身為讀者的我都沒想到,一樁找不到受害者姓名的妓女凶殺案,竟成為這些小人物(包含我)的救贖。

這時代,老實說誰都活得輕飄飄,因這社會打造成八面舞台,取悅性早大過了任何嚴肅的事情。於是傑出的日本社會推理作家高野和明以殘忍又極其溫暖的故事告訴我們社會的真相,其感動度直逼當年我初次讀到東野圭吾《白夜行》的震撼。

怎麼有這麼刺痛又這樣溫暖的故事啊?

一般妓女的命案在各國都會被忽略與報導,這起也是一樣,受害者連名字都不知道,只留有一張賣春招牌照──笑得非常陰暗扭曲的面容。這社會從來歡迎光明潔亮,但有如陰影的「她」,連死亡都被列懸案。

直到有人在平交道拍到鬼影,無名氏妓女的死突然有了娛樂性,而松田這個過氣記者不甘願地接了稿。當時雜誌社沒人當真,只求嚇人。如高野寫的:「在人世不安時,人們最需要靈異與超能力的安慰。」


《平交道的幽靈》日文版書封


然而松田愈查證靈異案的真相,愈發現她是個連名字都找不到的人。生前就沒人知道她的名字,大小夜總會她都打過工,卻沒人關注過她,她像是被丟進社會的字紙簍裡。屬於她的階級出身來歷都不重要,因為你就在那階級裡糊成一團,只剩功能性。

唯一找到拍攝她12歲照片的地方,也非合格的學校,而是後來垮掉的民間育幼院。她穿著不合身的破舊裙子,在那個歲數裡她就露出怪異的假笑,身後是破舊的產業道路,這跟她曾向室友提到自己住過豪華旅館般的別墅全然不同。所有的線索,每一開啟就隨即散失。

她的記憶是假的,她的身分只屬於賣春場所,愈查就愈覺得她幾乎沒活過,好似生前沒有人關心過她,或就是一個被抹去的存在。

怎麼會有這樣一個人呢?做鬼後反而能證明她曾活過。那時松田深切感受到她的寂寞;一個鬼魂的寂寞,竟然與剛喪妻的他共振著。每到半夜一點三分,他就會接到一通靈異電話(後來專家檢測這並非造假)。從一開始的精神困擾,到燃起了他的記者魂,想著:至少要為她找到名字。

於是幾個處於黃昏事業的中年人,在松田的堅持下,讓他違反女性雜誌輕新聞的原則,一起去挖掘這個無名氏為何孤獨地在半夜的廢棄倉庫遭到殺害,之後又流血掙扎著爬到平交道。

高野和明寫心聲是到位的,他之前寫《十三級階梯》還是新手,但就能寫出死刑犯的心聲,與政治因素的操弄,被視為衝擊性社會派作家。他的《種族滅絕》更是跨國界的權力收割,他最擅長看清權力結構之惡,以及人命如何遭到「清除」。同時他關注螻蟻在結構裡的處境與心曲,以至於他的故事歷來都有金剛怒,進而導入了菩薩低眉,筆冷卻溫暖到塵灰都被注視。

十三級階梯

十三級階梯

種族滅絕(經典回歸版)

種族滅絕(經典回歸版)

本書的幽靈也是,她的死牽涉到黑道白手套送給官員的禮物,如韓國知名的「張紫妍」案,擺明地被犧牲,好似她們都只是貨品與牲人。但這樣的生命,仍有一個純真的願望:想回到母親那裡。她的鬼影驚悚,卻是因為愛而現身,儘管她有上百個恨的理由。

松田從漫不經心地報導靈異事件,到後來豁出去尋找她的存在,也是愛的行為,連因此被社會甩尾也無妨。這本書讓人深深感到,即便階級可以無聲殺戮、讓人變成牲畜,但愛仍是本能,也因有人記得這本能而感到深切的孤獨。

一本難以破解的推理書,與那麼鬼氣陰森的緊張開頭,卻是寫出了人性中稱得上「美」的極限。


平交道的幽靈(收錄作者給台灣讀者的話及印刷簽名扉頁)

平交道的幽靈(收錄作者給台灣讀者的話及印刷簽名扉頁)

平交道的幽靈 (電子書)

平交道的幽靈 (電子書)



作者簡介

你花最多時間的,終會變成你。

──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 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584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5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