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楊德昌的真實與獨立──王昀燕《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 字級


(攝影/陳昭旨)(攝影/陳昭旨)


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和王昀燕聊天,有一種魔幻感。她說自己好喜歡OKAPI,跟OKAPI合照時她眼神流露出一抹天真,小女孩般的笑容開懷甜蜜,但談到她日前出版的《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以及她在寫這本書時的訪談經過時,只見她眼神一收笑容一抿,拋出的細膩觀察和語言展現的縝密邏輯,就像個八歲的小女孩15分鐘內多長了二十歲,還來不及認清這是個事實時,她又好似偷偷地長了幾歲。

新聞研究所畢業的王昀燕,是這樣清楚獨立又保持著好奇純真靈魂的大女生;她在學校時就明白自己無法被「只寫五個W和一個H的新聞稿」的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工作所滿足,因此她所做的事,都和獨立思考與深度經營有關,比如研究所時,她研究的題目就是紀錄片,畢業後雖然有機會進入主流媒體,但她仍選擇了跟紀錄片有關的工作。2009年,她開始為獨立媒體《放映週報》寫稿,後來進入致力於推廣華人紀錄片的CNEX任職,到了2012年,為了寫楊德昌,她辭掉工作。

為什麼會是楊德昌?為什麼一心想寫跟楊德昌、台灣新電影年代有關的歷史?

王昀燕說,這個「為什麼」,她也是在寫書過程中找到的。

2007年楊德昌辭世,與1982年出生的王昀燕從來沒見過面。對成長自台中清水小鎮的王昀燕來說,電影文化有兩端,楊德昌導演是一端,朱延平導演是另一端,她的電影啟蒙就是從朱延平那端開始的,「那時候就都是看《祖孫情》《新烏龍院》……」她笑著說,「當時我從沒想過自己會進入電影圈工作。」

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

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

踏入電影這行,王昀燕發覺多數電影報導皆來報紙影劇版,「但那些報導都不可能太深入……」她也坦言,一開始要寫《再見楊德昌》時,自己也不是楊德昌的忠實粉絲,對她來說,楊德昌就是一位大師,當然也有一些書寫楊德昌的人與作品的專書,卻多是針對電影文本的批評分析,較少從電影製作的環節去談。

對於在乎深入報導與客觀呈現「現實」的王昀燕來說,看完一部作品後去寫出一個評析電影的文本並不夠,「一部電影的完成有很多環節,比如電影創作的背後、來自於整個大環境影響……等等,」因此,她羅列出曾經與楊德昌工作過的人——小野吳念真杜篤之舒國治陳博文、張震、鴻鴻……,從演員、專業電影技術人員、編劇、朋友……涵蓋了彼時電影環境裡的各個環節、各種角度,然後一一進行採訪。不以第一人稱「我」的主觀意識融入書中,而是以Q&A的問答,將每個提問與回答做最真實的呈現,「我做的是口述歷史,以楊導作為軸心,透過他去把電影製作會牽涉到的環節串連起來,期望讓讀者看到台灣電影三十年來的變化。」

光陰的故事 DVD
光陰的故事 DVD
在王昀燕進行電影人訪談期間,亦仔細研究楊德昌的作品,她發現這時期的台灣新電影幾乎都紀錄了台灣的成長,許多部片都以談「人的成長經驗」為主,比如《光陰的故事》時間軸橫跨二、三十年,也自然而然讓台灣整個社會的狀態浮現出來。她也問了吳念真,這股創作趨勢從何而來?「吳導給的答案是:那是創作者的本能,必需去釐清自己生命是怎麼走過來的。楊德昌電影裡的主角,很多都遭遇了某一些挫折,經歷某一些困頓,楊導對於社會情境有著敏銳的觀察,刻劃角色的同時,會把台灣的政經變遷一併帶進來。」

談到這,她想到楊德昌導演1996年的作品《麻將》裡面主角反覆說的一句話——「沒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而在寫這本書的過程當中,她也發現自己和楊導演重視獨立的思考模式有幾分雷同,比如因為認同《放映週報》長期耕耘的深度報導價值觀,而決定不進主流媒體,她從來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楊導很重視獨立製片的概念,他非常強調的是,即便拿了這個人的錢,在藝術創作上他還是必須完全掌握,」王昀燕說,「而選擇獨立這條路,你才可以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王昀燕相關作品〕

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
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
愛LOVE:電影寫真書+愛的紀錄
愛LOVE:電影寫真書+愛的紀錄
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
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


/////
﹝編註﹞
《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2012年出版兩三個月後便因故絕版,當時的庫存700多本透過作者的臉書宣傳銷售一空,2016年王昀燕將受訪影人增加到18人,並重新編排設計,透過網路募資計畫獨立出版《再見楊德昌》經典增修版,使本書能重新面市,經過一個多月的募資後,本書已成功再版。
▶了解這個募資計畫: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2498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些事情,比見鬼還可怕

好比無法翻身的貧窮、不快樂的婚姻、痛苦的工作、穩交多年後出現的第三者......

18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