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獨家書摘】這正是民族主義的起源,因為民族主義就是依靠「比較」而存在──《比較的幽靈: 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 字級


第一個菲律賓人

革命世代的中心人物,是集詩人、小說家、眼科專家、史學家、醫師、辯論散文家、道德家以及政治夢想家於一身的荷西.黎剎。他在一八六一年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帶有中國人、日本人、西班牙人與泰加洛人的血統:比佛洛伊德晚了五年、比康拉德晚了四年、比契訶夫晚了一年;與泰戈爾同年,比馬克斯.韋伯早了三年,比孫逸仙早了五年,比甘地早了八年,並且比列寧早了九年。三十五年後,他被控以煽動一八九六年八月的波尼費希歐起義行動這項虛妄罪名而遭到逮捕,並且遭到一支由本土士兵組成但卻由西班牙軍官領導的行刑隊處決。他的處決地點在今天已經成了美麗的盧內塔公園,面對著馬尼拉灣的海岸線。(在西班牙世界的另一側,古巴民族主義英雄馬蒂則是在前一年死於作戰當中。)在黎剎遭到處決之時,列寧才剛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孫逸仙開始在中國以外從事中國民族主義的組織工作,甘地則是在南非進行反殖民運動的初期實驗。

黎剎接受了當時在殖民地能夠得到的最佳教育,僅由修道會提供,其中最著名的是道明會與耶穌會。這種教育後來雖然遭到他毫不留情的嘲諷,卻令他得以精通拉丁文(也稍微通曉希伯來文)、對於古典時代獲得紮實的知識,並且讓他認識了西方哲學,甚至是醫學。把愚昧無知的西班牙在菲律賓提供的教育,拿來和其他那些開明先進的帝國強權同樣在東南亞區域提供的教育相比,又會令人不禁感到暈眩:法屬印尼、荷屬東印度,還有英屬馬來亞與新加坡,都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有真正的大學。黎剎很早就展現了非凡的文學能力。他在十九歲那年參加了一場公開文學比賽,結果贏得首獎,擊敗了以母語寫作的西班牙參賽者。

荷西·黎剎  José Protasio Riz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荷西.黎剎( José Protasio Riz, 1861-1896)是菲律賓的革命家、醫生、作家,精通22種語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成長於現代政治開始傳入這座殖民地的時期。十九世紀的西班牙比其他帝國強權都更加深陷於內部衝突,不只是為了爭奪王位繼承權而不斷上演的卡洛斯戰爭,還有世俗自由主義與舊貴族神職人員秩序之間的衝突。自由主義在一八六八年光榮革命獲得短暫的勝利,把放蕩荒淫的伊莎貝拉二世逐出了馬德里,而這項勝利也為菲律賓這座遙遠的太平洋殖民地造成立即的影響。革命人士隨即宣布這項勝利所帶來的利益,也將延伸到各殖民地。對耶穌會重新發布的禁令,以及修道機構的關閉,似乎承諾將終結修道會在海外的反動權力。一八六九年,第一位「自由派」都督卡洛斯.馬利亞.德拉多雷(Carlos María de la Torre)抵達馬尼拉,據說當時群眾高喊著「自由萬歲!」迎接他。(這樣的情景在英屬印度或者法屬阿爾及利亞根本無法想像。)德拉多雷在他的兩年統治期間激怒了保守派的殖民地菁英,不只因為他施政為當地土著、麥士蒂索人半島人賦予平等的法律權利,也因為他在馬尼拉出外巡視之時,經常身穿日常便服,也沒有武裝守衛隨侍在側。不過,光榮革命的崩解在馬尼拉引起了猛烈的反應,最終在一八七二年造成三名在俗教士(亦即非修道會的教士;其中一人是克里奧人,另外兩人是麥士蒂索人)被處以公開絞刑,他們遭到誣陷的罪名是策劃了甲米地省軍火庫的一場短暫叛變。

黎剎家族是此一反應的直接受害者。一八七一年,在荷西十歲的時候,他的母親遭控對一名鄰居下毒,而因此被迫步行二十英里前往監獄,被監禁了兩年才獲得釋放。他的哥哥帕西亞諾(Paciano)伯戈斯神父(José Burgos)最喜愛的門徒──那些遭到絞刑處死的教士即是奉伯戈斯為領袖──也因此差點遭到逮捕,只好被迫放棄學業。面對這樣的情況,荷西在一八八二年於哥哥的支持下悄悄離開菲律賓,到相對自由的西班牙繼續接受醫學教育。

他接下來五年都待在歐洲,斷斷續續地唸書,但也四處旅遊──前往俾斯麥治下的德國與格萊斯頓治下的英國,還有奧匈帝國、義大利與法國──並且以他對於語言的狂熱與天賦而學會了法語、德語和英語。歐洲在兩個彼此相關的面向上對他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最直接的一項影響,是他很快就理解了西班牙本身的落後,這是他那些抱持自由主義思想的西班牙朋友經常感嘆的事情。他因此得以置身在一種獨特的立場,是受到殖民的印度人與越南人,還有他的年輕同胞在美國人抵達馬尼拉之後,通常沒有機會體驗的立場:也就是能夠和殖民母國站在相同的高度,以殖民母國在幾個世代以來嘲笑殖民地本土人口的那種姿態嘲笑殖民母國。更具深刻意義的是,他感受到了後來他描述為「el demonio de las comparaciones」的狀況—這句令人難忘的話語可以翻譯為「比較的幽靈」。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種躁動不安的新式雙重意識,使得他從此以後再也不可能在體驗柏林的時候不同時想到馬尼拉,也不可能在體驗馬尼拉的時候不想到柏林。這正是民族主義的起源,因為民族主義就是依靠比較而存在。


 

比較的幽靈: 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比較的幽靈: 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

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印尼國慶日的這天,讀五篇東南亞主題文章

《異地安身》有五個東南亞田野故事,《八尺門的辯護人》圍繞著印尼漁工案件、《移工怎麼都在直播》關注我們未曾留意的移工日常樣貌,《美傷》則由印尼作者寫出它們的歷史。

9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