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臺灣視角的《區判》
作者:邱德亮 內容提供:麥田出版 / 2023-07-10 瀏覽次數(6661)
再來就戰後臺灣的文化菁英的歷史形構而言,1949年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大批軍民遷台改變了臺灣的社會結構,也因此改變其文化風貌。日治時期位居殖民社會中上層的台籍社會菁英,一夕之間失去了原本夢想的憧憬,他們以為回歸祖國後可以成為主導整個臺灣社會的上層階級。但是,戰後臺灣並沒有像諸多二戰後新興獨立國家的後殖民狀況,這些以日語為上乘語言和西方文化為精緻文內涵的文化菁英,被禁止使用日語並強制推行國語運動,從而變成失語的一代。二二八事件更衝擊不少台籍菁英,不只禁止發聲,更因強烈的暴力手段,淨空社會空間的上層位置,其中最劇烈者莫過政治文教方面的文化菁英。旋即,國共戰爭失利,120萬軍民遷台,就社會空間位置而言,主要占據了大部分文化教育,以及軍事行政的上層位置,以及全部國營事業的經濟生產單位的中上層主管,形成所謂「軍公教人員以外省人多」的事實。
單調重復的戰鬥/軍中文藝,以及對祖國的懷鄉文學成為50-60年代的文學的主調。於是,一直到70-80年代持有上乘文化的社會群體,也就是在上層社會擁有文化資本者以外省群體居多,他們才是精緻品味的定義者,如昔日上海和江浙地區的錦衣美食的風格。然而,擁有經濟資本者卻未必是這些人,除了少數的渡海的資本家(如遠東紡織等),大部分資本家不論大小,還是本省人居多。於是,至少在戰後的20-30年間,很明顯的持有高經濟資本者,不見得是同時持有高文化資本者,就像法國社會從十九世紀以降的布爾喬亞文化一樣。這種歷史形構使得臺灣的「布爾喬亞文化」與法國的在性格上有很明顯地差異,他們及其子女會傾向外來的文化實踐或是回歸本土文化,反而對傳統中國文化較為陌生。
但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原本從農村釋放的人口到工業部門的人口,造就大批的勞工,也形成新一批小資產階級的自營業者,所謂黑手變頭工的中小企業業主。他們的第二代其中部分更成功轉型成較大的公司或企業,慢慢進入社會上層階級的社會。臺灣上層社會菁英這種特殊的形構過程,也塑造了一個臺灣社會菁英與文化關係的特殊現象:擁有經濟資本的上層菁英和持有文化資本的上層菁英,社會出身「可能」並非同來自同一批家族網絡的背景,亦即,作為文化菁英的作家和藝術家,可能不見得是傳統上在工商業大家族的後代為主(除了少數如彰化新港林家出身的林懷民、連家出身的林文月),而是原本即在軍政與文教占有中上層位置的外省移民。這形成一個有趣的問題:如何解釋臺灣的「布爾喬亞文化」?它是否存在?就比較文化史來看,布爾喬亞文化至少在歐洲和北美,甚至日本都在19中後期世紀以後的現代社會扮演關鍵角色,形成某種主流文化的基本模態。這種為布爾喬亞的消費而做、美化其生活方式,大部分文化菁英也由他們的後代子女組成是這種文化的特色。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