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控制不要抓狂」教得來嗎?可以喔!連爸媽也受用的《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暑假第一個月,我讀完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第二段育兒期(養二寶)我已經不讀育兒書,但喜歡從腦科學觀點來檢視育兒之路。這本書很符合我的想法,所謂的「跟情緒做朋友」,不是讓孩子沒有負面情緒,而是照顧者要知道孩子的負面情緒從何而來,去理解接受,然後嘗試找方法(並記得可能會失敗)。

讀這本書前,作者耳提面命,要照顧者先知道這三件事:

  1. 教養方式將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2. 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會影響大腦發育的方式。
  3. 把棘手的經驗轉變成一次發展式教育的機會。

簡言之,請丟掉「孩子在幾歲前可以打罵」的管教勇氣,因為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要被善待,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教養過程會有無數的失敗,但父母不能把失敗當習慣,請改變親子的處境。

做好上述心理準備,我們就可以走進作者想要說明的「全腦教養」了。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首先,作者提醒,「經驗」會塑造我們的大腦,即使到老年,每一次經驗也在改變大腦的生理構造,某些腦細胞就會被啟動,神經元啟動的結果就是大腦重建皮質迴路。請記得,就算你過去是個無法承受負面情緒、嚴重負面思考的人,你的大腦工作方式還是有機會改變!我們隨時都在開拓新的大腦迴路,這件事不受年紀限制,7歲的你、70歲的你,每個生命階段的人都能做到。

所以,請先以這本書教自己「跟情緒做朋友」,再告訴自己,孩子的大腦正在不斷建立迴路和重建迴路,給孩子的經驗會形成他們的大腦結構。舉例來說,如果爸媽常常和孩子真誠地討論自己生命經驗(不是自吹自擂、老王賣瓜),孩子就會具備更高的情緒智商,更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覺。

而讓父母頭痛的手足競爭、常發脾氣、不想寫作業等教養挑戰,是因為大腦缺乏整合,不是孩子比別人笨或性格頑劣,而是「時候未到」。人在25歲以前大腦都不算發展成熟(很多超過25歲的成人也沒多成熟),所以關鍵在「成年後大腦整合的程度」,這點可以透過父母的教養方式帶來有效幫助。

所謂的整合,包括左右腦上下腦。以左右腦來說,孩子3歲以前,右腦為主導地位,完全活在當下。當他開始狂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左腦開始運轉了,但兩邊尚未串連得很好。不過我必須強調,這樣的狀況不只是孩子,成人也常常發生:有時我們對某人開玩笑,他無法理解,反而覺得被誤解或嘲笑,可能是因為當下他很累或心情不好,只用左腦去處理「字面上的意思」,沒有啟動右腦去注意開玩笑的語氣(非語言訊息)。


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

知道了左右腦的功能差異後,就要體認到一件事:當孩子極度憤怒時,邏輯不是帶來理智對話的主要工具──跟憤怒的孩子(或任何人)講道理是沒用的!除非我們回應他的情感需求(不管孩子當下的感覺或反應有多荒謬,都是真實且重要的,這就叫做感同身受,讓他覺得被理解)。所以,下次孩子暴怒或是異常固執時,請先告訴自己,用你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連結,聆聽、關注、同理他;再對孩子的左腦工作,解決他提出的問題,這才是「整合左右腦」。

本書也提出提高孩子左右腦整合程度的方法,例如「複述經驗」,也就是多和孩子聊天,尤其是人類出自本能會刻意逃避的恐懼與痛苦經驗當孩子發生不愉快的事,有時他們會不想說,別急,就讓孩子決定什麼時候說、怎麼說,但父母可以善加引導(例如一邊做別的事,一邊引導孩子說出來)。如前所述,我們要設法讓孩子的左右腦一起工作,談論負面情緒與事件,就是幫助孩子運用左腦,搞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撫平可怕的右腦情緒。

和孩子的右腦連結,聆聽、關注、同理他;再對孩子的左腦工作,解決他提出的問題,這才是「整合左右腦」。(圖/《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建立並強化連結上下大腦的「心智樓梯」

除了「左右腦」要整合,我們還有「上下樓」要連結。想像大腦是一座兩層樓的房子,「下層大腦」是負責呼吸、眨眼等基本功能,還有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這些功能在孩子出生時已經十分發達;「上層大腦」是所謂的中前額葉皮質,負責思考、想像和計劃,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許多特質都在這裡,比如決策能力、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自我認同、同理心與道德感。偏偏上層大腦要到20多歲才完全發育成熟,所以父母希望孩子理性、調節情緒、做出正確的決定、三思而後行、善解人意,都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有人形容孩子發怒時彷彿「失去理智」,其實描述得非常準確。此時,不理會、忽視等孩子冷靜下來,或是對孩子斥責打罵,都毫無幫助。失去理智的孩子比誰都需要耐心與安慰,溫柔的撫摸和平緩的說話語調,甚至只是一個緊緊的擁抱,都可以讓他們喚醒上層大腦,重新介入。

對孩子來說,控制「不要抓狂」是從出生以來就很困難卻重要的任務,他們真的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與情緒反應,所以,要讓孩子經常練習使用上層大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常和孩子討論他的決定,可以問:

  • 你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 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 你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好過一點

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學習運動與放鬆來改變情緒狀態,例如繞圈跑步、開合跳、保持微笑一分鐘、深呼吸十次,可以釋放身上部分憤怒的能量與壓力,向上層大腦發出平靜的信號。這些方式不只對情緒焦躁的孩子有用,對父母也很有幫助!

為什麼我一直強調父母也要做?因為孩子的負面情緒常讓父母失控,父母也要敏銳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並記住「教養的危機,就是幫助孩子成長和整合大腦的契機」,所以下次你快發火時,告訴自己:閉上嘴巴、手放背後,設法離開讓自己平靜,做個簡單的瑜珈或發汗的開合跳都好,等到心情緩和,再修復和孩子的關係,可能是原諒孩子,也可能是你必須向孩子道歉。

我非常喜歡作者在書中對父母做的無數提醒,例如,父母對孩子暴怒或強硬控制時,先問自己:「我現在的反應合理嗎?」有時候可能合理,但多數時候其實完全不合理,可是你無法解釋自己的無名怒火,沒關係,再問問自己:「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我聯想到什麼?我這些感受和行為是從哪裡來的?」透過自我詢問,理解自己感受的來去。

作者也提醒,當父母頻頻抱怨快累瘋、毫無個人時間時,思考幾個問題:「最近我的孩子有說什麼好玩的話?如果我沒有小孩現在會是怎麼樣?小孩最喜歡的衣服是哪一件?我記得他第一雙鞋子嗎?我可以想像孩子18歲後離開家的模樣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帶來力量,有機會改變對孩子的態度,重新選擇回應孩子行為的方式,修復親子關係的裂痕。

其餘例如「玩耍教育可以讓親子互動更愉快」、「和孩子玩即興遊戲」、「聽孩子沒有說出來的話」,都讓我十分受用,畢竟教養的本意是「教」而非「罰」!

藉由這本書,我期盼更多家長明白,沒有人有能力成為完美父母,當我們覺得孩子老是不斷犯錯時,其實父母也一直在犯錯。但錯誤可以帶來成長和學習,「不打罵的正向教養」不是要讓孩子變得驕縱或是無視他的不良行為,而是真正了解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與孩子合作,將「人與人相處」的衝突減到最低,「腦科學教養」就是在幫助我們度過這些挑戰。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電子書)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電子書)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有聲書)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有聲書)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電子書)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電子書)


作者簡介

曾任報社記者,
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育有一狗二孩三貓,
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
合著《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遜媽咪交換日記》


OKAPI專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延伸閱讀 
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 阿德勒正向教養,終結2-12歲孩子的無理取鬧,親子一同與情緒作朋友

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 阿德勒正向教養,終結2-12歲孩子的無理取鬧,親子一同與情緒作朋友

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建立孩子價值觀&世界觀的第一本親子哲學繪本】: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聽話?出生之前我在哪兒?給爸媽的萬能解答書(3~12歲)

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建立孩子價值觀&世界觀的第一本親子哲學繪本】: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聽話?出生之前我在哪兒?給爸媽的萬能解答書(3~12歲)

我不亂生氣(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認知繪本1)

我不亂生氣(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認知繪本1)

生氣王子

生氣王子

孩子的情緒互動書(四冊硬頁圖畫書(愛戀的書/生氣的書!/害怕的書/睡覺的書)+好心情互動遊戲組+導讀手冊)

孩子的情緒互動書(四冊硬頁圖畫書(愛戀的書/生氣的書!/害怕的書/睡覺的書)+好心情互動遊戲組+導讀手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這些小說的設定,會不會太狂?

    主角穿越成為掃地機器人、前男友的遺言是把財產留給兇手、7條故事線同時進行的推理小說......嶄新的設定、猜不透的劇情,這些小說要掀翻你的既定認知!

    1992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這些小說的設定,會不會太狂?

主角穿越成為掃地機器人、前男友的遺言是把財產留給兇手、7條故事線同時進行的推理小說......嶄新的設定、猜不透的劇情,這些小說要掀翻你的既定認知!

199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