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喜歡停滯的感覺,尤其到了生日或跨年,當我們被提醒時間又快速流逝,往往會突然開始焦慮:我有變得更好嗎?我有善用時間做想做的事嗎?我有堅持原本立下的目標嗎?我們也都知道,改變很難,想更健康、更有紀律地理財、更會管理時間,每次信心滿滿的起步,卻太常中途挫敗。於是我們很容易幫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就是做不到、就是改不了。
不管是改變自己,或是別人,從現狀到理想,都是一段不簡單的路。作者凱蒂・米爾克曼是華頓商學院的明星教授,被同事與學生譽為效率「超人」,跟她比起來,其他人都好像慢動作播放。她在華頓MBA的行為科學課非常受歡迎,現在更把領域最尖端的發現與洞見寫成書,獲得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等超多專家推薦。但這樣的超人,也曾碰到許多行為改變的困境。米爾克曼發現,我們不需要為了過去不成功的嘗試、或是那些未盡的新年新希望,而鞭打自己。我們無法堅持、在改變的路上碰壁卡關,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人性。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因為健檢紅字太多想開始吃更健康,就馬上去買了一堆最健康的青菜;想進修充實自己,就馬上報名最密集、最難的夜間課程;剛加入健身房會員,就馬上去做痛苦指數最高的健身器材。我們都會高估自己的意志力,選擇最苦的一條路,以為未來的自己一定不會向誘惑屈服。這樣的樂觀幻想,導致我們時常會臨陣卻步,因為設了過高的門檻,實在太累了,又走回自己最舒服的老路線。同時,也因為沒有為自己預留足夠的彈性,所以當我們偷懶、失約一、兩次之後,很容易產生「管他的效應」,既然都已經破戒了、已經有污點了,乾脆整個放棄吧。
米爾克曼是工程科學出身,她開始把每個會阻礙我們成功改變的「內在阻力」視為一個個可以被解決的問題,然後在行為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研究中,找到解答、提煉成每個人都能運用的策略。例如,要解決過度自信、一再輸給衝動的問題,我們可以把當下很痛苦、但對自己好的活動(去健身房跑步),跟一個我們很期待能進行的活動(追最新的劇)結合,給自己額外的動力,這個「誘惑綁定法」已經成功幫助很多忙碌上班族與大學生維持運動習慣。
另外,要解決因為計畫太硬、失敗一次就完全崩盤,我們可以為自己設計「突發狀況請假機會」,想要每天慢跑,但我們一定會有前一天晚上加班太累、早上突然有其他會議等情況,與其因此而想:反正我這禮拜已經失敗了,就都不用跑了吧?不如容許計畫中有一定的彈性(一週給自己兩次請假機會),實驗證實,當我們知道自己擁有彈性時,天天都去慢跑的機率反而大幅提高了。
書中的案例與解決方法,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從自己想存更多錢、想更健康,到幫助公司員工更善用福利與進修課程、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與成績,愈來愈多的組織正在利用這些行為科學改善問題。最重要的是,研究發現,當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到時,會顯著提高成功的效果。當我們了解各種內在的弱點,以及可以與之對抗的方法後,我們就不用再因為過去的失敗經驗而自我打擊。今天開始,就是全新的我!
許湘
天下雜誌出版一部 資深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