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出版蔣勳老師的《歲月靜好》,是以此書作為2020的跨年禮物,不多久,傳來新冠疫情,兩年了,我們還壟罩其中。
每日查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確診數字,心情跟著起起伏伏,生活跟著縮小又擴大。
還記得編輯《歲月靜好》是從蔣勳老師五年(2014-2019)的文章整理而成,當時足跡遍及至法國巴黎、日本京都與北海道、荷蘭海牙、泰國曼谷、葡萄牙里斯本、美國紐約、中國上海……當然一定有台灣的台東與八里。
2020-2021兩年,我們都只能鎖在島嶼裡,今年5月中到8月底,更幾乎只能關在家裡。在被迫與人群「隔絕」的日子,蔣勳老師的臉書成了讀者們幾乎日日跟隨的靜心儀式或是觀看他對所在台灣的關心與憂心。
看到他「孤獨跟自己在一起」的看山看海、賞花與靜坐;看到他為罹病者、傷者,唸經祈福;看到他對社會不公的發聲,看到他為太魯閣號台鐵事件憤怒與激動,為島嶼的缺雨缺水祝禱;看到他在池上過著四個月息交絕遊的生活,卻更親近動物與植物;看到他和我們看著電視轉播東奧的各項比賽,一樣的歡欣與嘆息;更有他日日讀經、抄經、畫畫、讀書,和對自己的反省,要更謙卑更寬容……
「節氣是延續時間的智慧」。著手整理蔣老師這兩年的文章,依節氣依時間排列,以《歲月,莫不靜好》與《歲月無驚》二書呈現,這才發現這就是我們在島嶼的兩年生活。作者為我們一一梳理了,沉澱了。那些曾經的惶恐、驚嚇、無助、悲憤,在未來的日子,不一定會減少,但讀著文章,會平靜與安心,會定下心來想一想,會知道平常生活裡,感恩與珍惜多麼重要。
「原來隔離也可以看到很多色相,聽到很多聲音。原來唉聲嘆息的遺憾並不遺憾,原來隔離也不是隔離,節氣歲月迭次而來,我們並沒有錯過什麼,並沒有錯過『莫不靜好』的每一個日子。」
「隔離,有時候是離開城市,離開自己習以為常的環境。芒種到小暑,在知本樂山聽整片大山剛剛嘶叫起來的今年的初蟬;大暑過了,立秋到處暑,在長濱金剛山下眺望太平洋重重大浪;在小咖啡屋閒坐,主人在玻璃杯裡插了一朵院子開的扶桑花,盛著雨過天青的盤子,歲月如此『靜好』。」
我們常四處詢問疫情何時停止?有人說新冠病毒不會消失,會一直變種。如果永遠不會停止,那就如蔣老師所說的「學習與它和平相處」。
「『度一切苦厄』,『苦』、『厄』都要度過,再難忍、再傷痛、再錐心刺骨的『苦』、『厄」』都要度過。數十秒的苦厄,一日一夜的苦厄,數年戰爭的苦厄,可能永遠跟著我們的病毒的苦厄,都一樣漫長,無止盡,驚慌是無止盡的。」「從地震到暴風雨,從戰爭到疫病流行,我們都在驚慌中期待『停止』,然而,歲月無驚,歲月從不為任何事停止。」
《歲月,莫不靜好》與《歲月無驚》也將是2021-2022年的跨年禮物。
一朵長濱鄉紅色的扶桑花,一隻池上書局美麗安詳的貓,
是特選的封面照片,花是祝福與,貓是溫暖。
這兩本書是胡金倫與我,兩位總編輯齊心完成,
從九月至今,終於問世。
希望島嶼上的我們,如蔣勳老師書寫貓咪Momojan一樣,
有依靠有溫度,能夠安安心心的過日子。
「白露之後,疫情好轉,我去池上書局,結識了有十年的Momojan跑來依靠在我手臂上,他原是不愛搭理人的貓,遊客多,他總躲起來。然而今日來靠著我的手親近,啊,這是一年的大事吧。我感覺著貓咪的體溫,感覺著貓咪沉睡的呼吸,感覺著他依靠著我的重量,這樣無驚慌,無驚嚇,無驚恐。好像疫情很遙遠,此時此刻,害怕驚醒貓的沉睡,我也靜靜呼吸,彷彿天下無事,『歲月無驚』。」
曾文娟
時報文化特約專案總編輯
延伸閱讀
我們都要歲月靜好──1月選書《歲月靜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