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寧願選擇待在「不見得安穩」的現狀,卻不敢鼓起勇氣嘗試跳脫出去,成就那個也許更適合自己的未來?是什麼讓我們在邁開步伐前猶豫再三,最終停留在原地打轉?
《大局思維》的作者葛蕾絲‧洛登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曾在某些人生關鍵時期懷疑過自己。在職場剛起步時,葛蕾絲就被自己十分敬重的教授看衰,對方直指她未來的前途恐怕一片黑暗,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努力才能稍有成長,甚至預言過程中勢必滿是荊棘。
一開始她低落到盲目地選擇全盤接收,並差點錯將「葛蕾絲很差」的人生劇本完整地如實演出。在頹喪了好一陣子後,葛蕾絲忽然醒悟,她驚覺教授其實從頭到尾都不太認識「葛蕾絲」,對她的實力與學識一無所知,而教授做出的唱衰言論,不過是教授個人對她的偏見罷了。
於是葛蕾絲運用自己的所長──行為科學,將教授加在她身上的錯誤負面敘事撕下,並利用大局思維,重新設定自己,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個成功劇本,徹底粉碎了教授對她的不正確評價。
大多數時間,我們的決策會嚴重受到認知偏誤和盲點的阻礙,不論我們自認思考有多周全,並堅信自己是有目的地在行動,然而實際上我們卻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理性。錯誤的負面敘事會使我們在不對的人生劇本中掙扎,要看出自己的劇本裡是否潛藏「不太對勁的設定」其實並不容易。
《大局思維》正是作者葛蕾絲以自身經驗,引導我們如何運用行為科學,找出自己人生中的負面錯誤敘事,並放大格局,正面突破自我的界限,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好、更大、更快樂的未來。
自我成長的書籍並不少見,然而這本書籍我認為特別適合臺灣的讀者。在亞洲地區,我們普遍從小就被教育,要聽爸媽的話、要依循師長的指引,要乖、要聽話。臺灣有句俗諺「囝仔人,有耳無嘴」,意思是要小孩子好好聽大人的話,不要隨便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這樣的文化教育下,我們大多習慣多聽少說、循規蹈矩,鮮少大膽地主張自己的意志或創意。
就算出了社會,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也總是習慣要求自己符合公司的期待達成目標,而不是打破現有的框架去開創下一個新的藍海。這些在本質上或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然而相較於強調自我主義的歐美,亞洲人卻往往容易顯得較沒有自信、也比較容易缺乏打破現有體制的勇氣。
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若如同作者葛蕾絲一樣,遭遇被某人看衰或被他人用以偏見對待,依循著從小成長的經歷,我們更容易囫圇吞棗且悲壯地將這些錯誤的負面敘事內化,漸漸地讓自己「符合預期」地「不如人意」,將自己囿限於這些不對的偏誤設定。《大局思維》卻能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想法,讓我們了解這些不符合我們的錯誤敘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藉由行為科學的力量,盡早將這些錯誤排除,避開他人與我們自身的盲點,那麼無論是在學業、事業與人生的路上都將有更多的不同可能。
首先,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格局放大。將人生歷程想像成一項建築工程,原先的我們也許是實力精湛的水泥工,力求每磚每瓦毫無誤差;而《大局思維》則是要我們以建築師的全觀視角,直觀地想像建築物會以何種形式坐落於人生版圖。為自己開創一個有明確定義的願景,想像親手將大格局目標竣工後的你會是什麼模樣?接著利用行為科學工具來排定你需要執行計畫的優先順序,找出時間、小步驟執行,確保你走在想要的路上,讓你更有機會早點實現。
儘管我們曾經花時間認清擋在面前的障礙,但在這過程中我們依然有可能再把障礙拿回來擋住自己的路。為了避免我們在做重大決策或接近主要里程碑時,這些錯誤敘事再度捲土重來,我們需要時刻練習察覺,把步調慢下來,有意識地去避開它。
當然他人的認知偏誤也可能阻擋和拖垮你前進的步伐,這些酸民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又或者是三者相加,因此學習如何客觀看待並釐清這些偏見,有助你不被他人有意或無意的言論波及,更能確保你的理想計畫不被他人扼殺。
再來「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會在這本書中討論如何一勞永逸改善我們的環境,只要進行一次結構性改變,接下來幾年便能持續從中獲益。適當地調整,就能幫助你把任務做得又快又好。你會去蕪存菁,最終留下一組對你而言最能發揮功效的見解。
最後為了堅持到底實現大格局,我們必須培養和磨練韌性。簡單來說,韌性就是「不放棄」你的大格局目標。你必須先了解自己對互動和形勢的反應會如何影響你的韌性,才能在行為上做出微小改變,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是讓改變發生的首要關鍵!
請相信大格局從來不是全輸或全贏,規律、微小的正面行動都會對重要的人生結果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力。一旦做法對了,還可以一用再用,成為可預設的流程以利你避開過去總是讓你停下腳步的偏見和地雷。你會發現你遠比自己想得更有能力,讓《大局思維》幫助你在任何領域都能有意識地升級!
盧羿珊
遠流出版公司 編輯本部主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