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佳嬿的第一本散文全創作《再見 少女》關於愛情,她說:「我想說的都在這裡。」 (圖/重版文化授權提供)
柯佳嬿給青春世代的一句話── 任何時候我們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我一直有寫東西的習慣,可能看完一部電影的感觸,演一個角色時狀態的紀錄,或是跟朋友聊天時出現的想法,生活中片刻心情的抒發。
我對愛情的題材很有興趣,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跟觀點,之前寫過幾篇關於愛情的短文,朋友看到了覺得很有趣,問我有沒有想過出書,也把文章給出版社看並介紹我們認識。跟總編輯初見面,感覺雙方頻率很對,而且我剛好還看過她以前寫作跟出版的作品,感覺一切都是緣分,就開始了這本愛情散文。
一開始我也沒想過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因為要拍戲,也沒有時間限制的想到再寫,感覺只是做我平常就在做的事,心裡還有過疑問,想說,真的會出書嗎?後來斷斷續續寫了一年,總編輯看過東西以後,我們討論的互動變多,方向也越來越清楚立體,直到訂出最後交稿日期,經紀人開始會對我提(施)醒(壓),甚至進入最後趕稿階段,我才有很真實確切的感受,噢我要出書了。
#失戀 #失去#再見少女 #愛情 #散文全創作
柯佳嬿×新書快問快答
Q.為什麼想以《再見 少女》為書名?
柯佳嬿:少女是一種狀態,再見是道別,也是再相見的意思。
面對愛情,我們總是萬分期待的說你好,然後滄海桑田的說再見。當每個人都還是青春的少男少女時,對很多事物的感受都是簡單直接、不假思索的,當中也包括了愛情。
我真的相信,每個人心裡都保有這個部分,只是有的人暫時忘記了,或藏的很深。也許我們經歷一些事,受過一點傷,少女會躲起來,但等到哪天跟某個人墜入愛河,那個少女又會出現。
雖然說是愛情散文,有時也用故事或日記的方式呈現,也有一些詩詞和夢境。
Q. (承上)妳心中「理想」的少女應該要具備……?
柯佳嬿:我心中好像沒有理想少女該具備的條件,總覺得少女是不會理想的,如果理想的話那就是大人了。
少女就是你自己最真實的那面,毫無修飾原本的樣子。
Q. 文字與影像之間配合的默契,你認為最重要的是?
柯佳嬿:我覺得文字跟影像之間,最重要的是想像力和美感。共同創作時,如果一群人的想像力和美感在差不多的頻率上,一切都很自然而然和舒服。
拍戲也是這樣,把劇本變成影像,最後會變成甚麼樣子和氛圍,全仰賴團隊的想像力和美感,還有執行力和完成度。
我回答怎麼那麼像在做簡報啊?
Q. 身為演員又跨界文字創作,你是怎麼看自己多重的創作者的身分?會互相衝突嗎?
柯佳嬿:不會衝突耶,我根本沒在想這些。
我覺得像身分啊,頭銜和稱謂這些東西,都是你看我會有的,我看你會有的,自己看自己不會有特別感覺,因為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現代人好像很喜歡幫別人貼標籤,那也很像是一種框架,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待在裡面。就算是標籤也可以拿很多張啊,人本來就有很多面向,對我來說創作是同一件事,只是看用甚麼方式呈現,媒介是什麼。
Q.如果可以將青春下定義,你認為青春是什麼?
柯佳嬿:青春是,你想都沒想,就擁有勇氣去追一個轉身離開的人,在愛情結束的時後,也不見得搞的清楚自己究竟有沒有真的愛過。
但青春本來就是沒什麼理由的,能回頭看就是喜劇。
Q.成長背景曾帶你創作養份嗎?你是怎麼使用(或遺棄)這個部分?
柯佳嬿:絕對有,人生裡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創作養分,不論好壞,我們因為那些經歷而有了只屬於自己的體悟。
像書封上的「但願我能喜歡 愛上你的那個自己」,就是我覺得,一段好的戀愛,應該是你愛著對方,同時也更愛自己。
書寫對我來說也像是自我療癒和自我整理,那些無法安置的情感都有了地方可以去,很多情緒也有了出口。
我也認為,不管是文字,影像,音樂,或畫作,絕大部分的創作可能都是在痛苦裡發生,然後在過程中進行療癒。
Q. 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
柯佳嬿:我在寫的時候以為是情書,寫完之後發現是一封道別的信。關於愛情,我想說的都在這裡。
啊,兩句。
Q.如果可以和十七歲的自己說一句話,妳會告訴她什麼?
柯佳嬿:好好珍惜,一眨眼就36歲了喔。
延伸閱讀
1.【青春一起讀】怪獸:Think like a master, Play like a monster
2.【青春一起讀】林予晞 :技術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3.【青春一起讀】蔡佩軒:要相信自己,別讓任何人奪走你的光芒。
4.【青春一起讀】鄭宜農:潛藏在成長片段裡的孤獨,各式各樣,就像在培養皿滋長的菌物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