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高中生讀什麼

【讀家50特別企劃】致高中生圖文經典──讓缺憾成為完美

  • 字級


編輯室報告│在青春的現場,原來我們都曾苦惱過相同的人生課題,一樣跌跌撞撞、一樣對愛迷惘。今天不寫讀書心得報告了,我們邀請了四位具有作家身分的老師,從「人生」、「愛情」、「親情」、「圖文」四個不同角度切入暢談。
原來,書與人的美麗相遇,便能造就青春經典。
 


 

五分鐘讀完卻會留下一輩子記憶的書

一生必讀的經典哲思繪本雙書(林世仁新譯版本,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一生必讀的經典哲思繪本雙書(林世仁新譯版本,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兩千多年前,希臘城邦的共同聖地德爾菲有一座阿波羅神廟。它的入口處刻著三句箴言,其中之一是:「認識你自己」。

人是大自然最精巧的造物,可惜出生時除了帶來哭聲,並沒有帶來「使用說明書」。「我是誰?我在人生中要做什麼?」幾乎是所有「成長中人」的共同困惑。

人一旦嘗試認識自己,第一個「自我認定」通常是:「我不夠完美」。不夠高、不夠美、不夠聰明、不夠有愛、不夠有錢、不夠好⋯⋯這一些「不夠」成為我們自卑的來源。因此,「追尋」成為我們接近「完美」的方式。遺憾的是,「追尋而不可得」經常成為另一種傷痛,與千年來大部份人都經歷過的,人生的缺憾。

兩千多年後,美國的吟唱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don Allan Silverstein),於1976年寫下《失落的一角》來回應這個主題。

一個有缺憾的圓,不斷追尋它失落的一角。在經歷種種考驗、錯誤嘗試之後,它終於找到那最完美的一角。然後呢?然後要等著你自己去翻看。那答案不是東方傳統式的,卻更貼近於真實。

它彷彿在暗示我們:「完整」並不等於「完美」。當我們「完整」了,人生不一定就「完美」了。很玄吧?

這是一本你五分鐘便能翻完,卻會在你心中留下一輩子記憶的書。建議你把它買下來,放在書架上。因為它會跟著你一輩子,讓你在未來的不同年歲中,反覆來到它的面前。當你在未來再次翻開它,與它面對面,再次思索、再次「對號入座」時,你會發現自己和故事都變得不一樣了。也許,你會明白故事收尾那一個收不攏嘴的笑臉,是怎麼來的。

兩本書的開頭,主角一在左頁,一在右頁。對應的位置呼應了「追尋」與「等待」的角色個性。(水滴文化提供)兩本書的開頭,主角一在左頁,一在右頁。對應的位置呼應了「追尋」與「等待」的角色個性。(水滴文化提供)



「主動追求」與「被動等待」

相隔五年,謝爾於1981年再次推出《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在這本書中,謝爾換了一個角度,由「失落的一角」來講述故事的另一面。這不是續集,而是同一個主題的不同面向。如果說《失落的一角》是一本「追尋之書」,那麼,它便是一本「等待之書」。等待可以等來圓滿嗎?生命的缺憾可以靠他人來填補嗎?對於民間故事裡的王寶釧來說,可以。對於真實人生中的我們來說,那可能跟中大樂透頭奬的機率差不多吧?如果人生不能「等待果陀」,那麼,我們該怎麼面對自己的不圓滿呢?對東方人來說,「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習性,可能會讓我們對這本書更有感!

第一本談「主動追求」,第二本談「被動等待」。乍看之下,這是兩種個性各別的命運之書。其實,這也是同一個人的命運之書。我們大部份人不都是同時具備這兩種習性嗎?有時,我們主動想去追尋;有時,我們被動的想被給予。有時,我們是那個失落了一角的圓;有時,我們是那個失落的一角。

這兩本「人生之書」要合起來一塊看,我們才能驚艷於謝爾的智慧,並窺見生命的完整。就像手心、手背合組成手掌,雙掌相連,合成一個禮讚的十。

這兩本「失落之書」是一個人生寓言,提供了一個框架。不同的人,可以在不同時期代入不同的內容。一般人最容易代入的,可能是愛情吧?從青春期的害羞想像、矇昧期盼那未來完美的伴侶,到成年後在人群中尋尋覓覓那個她或他。但你也可以代入其他標的:理想、財富、事業⋯⋯甚至,欲望。寓言的妙用,便在於它直指核心,卻不落於具體的物象。

從左頁到右頁的連續頁面,是故事中的高潮,也是構圖上「動漫感」最強的部份。摘自《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水滴文化提供)從左頁到右頁的連續頁面,是故事中的高潮,也是構圖上「動漫感」最強的部份。摘自《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水滴文化提供)



直指核心的極簡藝術

這兩本書之所以能成為圖文書的經典,除了內容之外,型式也是它很特別的地方。它在許多方面都突破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框架。首先,它的主角只是簡簡單單的幾何圖形:一個缺角的圓和一個三角形。其次,它去除了顏色,只以黑白呈現。同時,它捨去塊面、渲染等等藝術手法,只以線條呈現——還是最簡單的線條!可以說,這兩本書示範了一種「極簡藝術」。幾何角色+黑白+簡單線條,把視覺元素壓縮到最小,形成視覺上的極簡。恰好呼應了內容上的極簡!

從創作上看,這兩本書都是「極簡之書」的示範。文字極簡,用最少的字句,寫出人生中追尋與等待的奧義;圖畫極簡,用最少的線條,讓故事滾動起來。極簡不是簡陋,不是粗率,而是剝去繁複,直指核心。

兩書對比,我們還能看出創作者如導演般高坐其上的創作技巧。第二本由反面設想,跳脫出續集的慣性。圖象上,則讓兩書如鏡像般對應。《失落的一角》主角出現在左側,動線一路由左往右前進。《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的主角則因應被動個性在右頁現身,中場換邊,再由左往右前進。如果把失落的一角開始往前滾動的畫面連續翻動,可以瞧見動畫般的影像。可見圖象雖簡約,構思仍經過縝密的設計。

 

在行動中,答案才可能出現

《失落的一角》的首、尾都出現一條水平線,《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的收尾也重現了這一條水平線。這條水平線既是背景,產生標定作用,也彷彿另有暗示。故事由此而來,由此而去。故事結束,「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然後呢?然後這人生的大舞台上,該換誰的故事上場了?

回到故事主旨,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最後主角都動了起來。在「不完美」和「完美」之間,最長的距離並不是外在的「缺限」(缺漏與限制),而是有沒有行動力!只有在行動中,答案才可能出現。

這兩個故事好像手牽手告訴我們:只要保有「追尋」與「渴盼」的動力,生命便會推動我們迎向答案!

人都是生而有缺陷的,生理的,心理的;內在的,外在的。我們不是鄭成功,沒有偉大到能「把缺憾還諸天地」。但是,我們可以把缺憾變成動力,朝向完美不斷追尋,也可以把它磨圓,變成自己的特點。

這兩本書,像心的呼喚,讓我們保有豁然開朗的強大能量。

缺憾或許不能完整,但是,仍然可以完美。

這是謝爾展示給我們看的奇妙風景。

 

 

這五頁運用圖畫書的翻頁技巧,精簡呈現出擁有卻又失去的無奈。
摘自《失落的一角》(水滴文化提供)這五頁運用圖畫書的翻頁技巧,精簡呈現出擁有卻又失去的無奈。 摘自《失落的一角》(水滴文化提供)




作者簡介

高高瘦瘦,喜歡聽黑膠唱片,覺得生命就像一場神奇的大魔術。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專職童書作家。作品有童話《十四個窗口》、《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小麻煩》;童詩《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古靈精怪動物園》、《字的小詩》系列;圖象詩《文字森林海》;編撰《我的故宮欣賞書》等五十餘冊。曾獲金鼎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童話首獎、聯合報/中國時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第四屆華文朗讀節焦點作家。





 【讀家50特別企劃/致高中生最愛經典】  

林世仁X致高中生圖文經典──讓缺憾成為完美
詹佳鑫X致高中生人生經典──偉大的迷路
陳雋弘X致高中生愛情經典──Dear You
陳育萱X致高中生親情經典──重回爺奶的親情記事簿

 【青春徵文活動開跑】即日起2021/4/15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