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推理小講堂20】1945年後的蛻變2:警察小說裡的警察是……

  • 字級

「警察」這個身分職業,在偵探小說時代是這樣子被描述的:

他們是驚慌失措的求助者,要是那個時代已經有了手機,快速撥號鍵上一定設有名偵探的聯絡號碼。但他們還是要力求鎮靜,因為得面對大眾、媒體和政府官員的依然是這群制服掛,基本的蒐證查訪絕對不能馬虎,也絕對有一定水準,甚至就這麼找到了破案關鍵,只不過總是想不透:「為什麼看到相同的線索,揭穿真相的卻是那個擺出貴族架勢、自稱犯罪評論家的怪傢伙,而不是自己?」噯,別想太多了,最後能掏出手銬華麗逮捕凶手的,仍是警察我啦!

警察是稱職的綠葉、勞碌的螺絲釘,烘托偵探的英明,免除這些神人動腦之外還要費勁動腿腳;警察是案件的篩選器、執法權的延伸,拉升懸案謎團的神祕性,補足偵探不具備的官方地位。他們是為偵探小說服務的功能性角色,顯然與現實生活有極大的區隔落差。

然而,他們先是在新興的「凡人型偵探」領域嶄露頭角,肇因於小說家試圖另闢蹊徑、引發喜新厭舊的讀者們好奇,讓平凡如你我的人物孜孜矻矻地查案,碰壁了學轉彎、死路一條就回轉,拿耐力彌補腦力──於是警察有了平反的機會,證明自己能用踏破鞋靴的韌性完成艱鉅的解謎任務。F. W. 克勞夫茲寫的《桶子》(一譯《酒桶中的女屍》)、創造的約瑟夫.法蘭奇探長因此名列經典,這是寫實主義為偵探小說的警察帶來新的面貌。

可是,他們離真實世界的警察依舊有一段距離,直到1945年勞倫斯.崔特的《V as in Victim》、1952年希萊利.渥夫的《失蹤時的衣著》,才忠實呈現了警務工作的諸多細節,正式開啟「警察程序小說」之門。

注意到時間了嗎?二戰之後的1945年。請大家回憶一下前兩堂課簡略勾勒的時代景況,以及從偵探轉往犯罪的推理書寫態勢,這讓小說家捨棄了由上往下的俯瞰視角、神探君臨的倨傲抽離,轉而進入組織、探究生活、感受人情世故、體會七情六慾──那是在紙上設想的謀殺詭計之外,真正的犯罪與死亡氣息源頭。

警察「程序」意指以事件為主體,藉由團隊而非個人、分工而非單人號令的形式流程處理犯罪。閱讀艾德.麥可班恩的「87分局系列」最能清楚看出警察程序小說的演進:前期著重案件的懸疑性,心理緊張、槍戰追逐的橋段牢牢吸引讀者目光;接下來深入敘述警局的運作,以及同事情誼、分局之間衝突合作、與犯罪者往來等等,法醫、鑑識員、律師、檢察官等角色穿插其間,厚實了犯罪(特別是刑事)偵查的多重面向;中後期轉而連結社會議題,穿梭在灰色地帶觸碰那些極可能無法從「法律與秩序」得到解答及伸張的麻煩困難。

除了麥可班恩,培爾.法勒與麥伊.荷瓦兒藉由「馬丁貝克刑事檔案系列」針砭瑞典的黑暗面,東尼.席勒曼密切關注美國印地安原住民與白人社會的互動,麥可.康納利筆下的哈利.鮑許警探訴說的西岸洛杉磯的點點滴滴,伊恩.藍欽的雷博斯、尤.奈斯博的哈利.霍勒則分別守護英國愛丁堡與挪威,說到日本東京則令我想起「新宿鮫」……

大笑的警察

大笑的警察

黑與藍

黑與藍

刀(奈斯博作品集13)

刀(奈斯博作品集13)

新宿鮫

新宿鮫














若說昔日偵探小說的配角有大放異彩的一天,那麼,1990年就是警察小說配角逆襲的開端啦──下一回就來聊聊以法醫與鑑識人員為主角的犯罪小說!

 


作者簡介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出版社文學小說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stery/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熬夜追《模仿犯》影集之前,讀宮部美幸

    改編自宮部美幸同名作品的台灣自製影集《模仿犯》即將在串流平台上線,演員也到了日本與作家面對面談本部作品的核心與演繹心得,在追劇之前一起讀宮部美幸多元的作品介紹與專訪!

    1027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熬夜追《模仿犯》影集之前,讀宮部美幸

改編自宮部美幸同名作品的台灣自製影集《模仿犯》即將在串流平台上線,演員也到了日本與作家面對面談本部作品的核心與演繹心得,在追劇之前一起讀宮部美幸多元的作品介紹與專訪!

102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