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推理小說記錄了這樣的事件與社會的變化。
陳浩基的《13‧67》描寫香港社會的變遷,以及警察面對人民與政治的轉變,期間經歷香港回歸中國與政權交替,警察從正義與打擊犯罪的化身,逐漸成為聽從政府命令行事的機構。這本書出版於2013年,故事的最後仍保留著對未來的希望與對正義的想像,而今已是2020年,香港政局有著更大的變化,香港的警察似乎離舊時代的模樣,更加遙遠。
黑貓C的《崩堤之夏》將去年的香港反送中條例事件融入故事裡,談及現今發生的一切,不管是人民的想法,或者是警察的立場,各自有著對於社會狀態的安定目標,以及對於和平的渴望。故事內容也許不代表一切,卻誠摯地將這段時間的歷史軌跡記錄下來。
即使不刻意談及政治,由幾個香港作家著作的推理小說合集《偵探冰室》,也致力於描繪香港風華,不管是描述生活中愛打麻將的習慣(香港稱之麻雀)、同人會場玩樂的互動,或是搭乘地鐵的生態、書店販書的自由與限制,都化為推理小說的型態,記下這些場景的生活點滴。而今年出版的《偵探冰室.靈》,更是將這兩年間發生的香港社會事件與政治情勢,細膩的刻畫成故事,以鬼與幽靈的主題,敘述著比鬼更可怕的人性。
台灣也有這樣的推理小說。
楓雨第一本推理小說《伊卡洛斯的罪刑》便融入台灣的選舉,結合黑道與黑金的生態。而今年出版的《沒有神的國度》,更是結合了這幾年台灣重要的社會與政治事件,不管是后豐大橋墜橋案、大埔事件、三一八學運、監聽國會事件、誰摔死了李新等,他用故事寫下對社會的觀察,刻畫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觀點。
臥斧的作品更是談及了各式各樣的台灣事件,不管是《FIX》裡的冤獄、《螞蟻上樹》談到食品安全議題,或是「碎夢三部曲」中《碎夢大道》的都市更新,《抵達夢土通知我》涉及三一八學運與移工問題、《低價夢想》裡的宗教斂財與官商勾結等,這些攸關社會與人民的事件,都成了小說家筆下的文字力量,在書寫之間表達著對社會的關心。
每年都舉辦的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也逐漸有投稿者將故事的題材轉向社會事件。今年《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第十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中,馬來西亞牛小流作品〈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便談及大馬特有的宗教文化與價值觀的衝突,台灣作者鍾岳的〈似曾相識〉則將白色恐怖時期化為故事的背景,中國作者冷水砼的〈冬日將盡〉也提及文革對於社會的影響,其他投稿作品也有不少以香港為主題,顯示出他們對自己家鄉的重視與關懷。
推理小說裡會因為「死因可疑」而開始探查案件,但牽扯到國家的事件,卻常以「查無可疑」作結。然而這些無可疑的案件,往往是最可疑又最該探查的問題。白色恐怖的妄加罪名、文革的胡亂抄家,又或者是香港死亡案件的草率了結,當國家權力以強硬的方式碾壓弱勢的人民,旁人卻視若無睹、漠不關心,那麼國家的權力就益發過分擴張。在閱讀之餘,也要關心這個世界,小說家這麼告訴我們了,那我們做到了嗎?
作者簡介
部落格:https://twinsyang.ne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insyangblog/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