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有錢能使網路不自由?12本書回顧網路議題出版趨勢

  • 字級


虛擬的網路空間和日常的真實生活,對生活在今日的我們來說,兩者之間的比重正以超快速度不斷向前者傾斜。當手機上網、社群媒體、影音串流日漸普及,我們一日耗在網路上的時間,遠大於花在現實的心力,戲謔點形容,上網早就加入了「陽光、空氣、水」,成為人類生存之必須。對網路的重度成癮,重新形塑了人的價值觀和人際往來,乃至不同社會、不同國家之間的互動與角力。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各方評價不一。

長期觀察數位科技趨勢的凱文.凱利(Kevin Kelly)大概是樂觀派的代表,從完成於1995年的《釋控:從中央思想到群體思維,看懂科技的生物趨勢》,再到近來的《科技想要什麼》《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他將「科技」視為和人類一同演化與進步的生物體,過程中偶有頓挫,又或者像《必然》所觸及的,雖對人類公私領域造成負面衝擊,但終將朝向正面共存的方向發展。

釋控:從中央思想到群體思維,看懂科技的生物趨勢

釋控:從中央思想到群體思維,看懂科技的生物趨勢

科技想要什麼

科技想要什麼

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

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

即使不用到凱文.凱利那已進乎哲學的高度,這類「正面評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主流,一方面體現人們對於「進步」的本能期待,一方面也呼應著電腦軟硬體在創生之時,即伴隨著的「解放、反權威」精神。這方面的書籍很多,在21世紀之交大量出版,如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從各行各業面對數位化的應對,勾勒出一幅「更加個人化,更多可能性」的未來願景;又或者像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創新者們:掀起數位革命的天才、怪傑和駭客》中,藉由回顧歷史,反覆強調資訊科技研發時,「創新者」心中那股「追求完美的反叛精神」,才是深植於資訊科技DNA的根本,都可以視為這股「進步」浪潮推動下激起的浪花。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創新者們:掀起數位革命的天才、怪傑和駭客 (電子書)

創新者們:掀起數位革命的天才、怪傑和駭客 (電子書)

然而,這幾年隨著數位技術帶來無數不可逆的影響,漸漸開始出現對於這波趨勢的反省和檢討,並又偷偷呼應了人類心底的另一種矛盾本能:對「科技」宰制的恐懼和憂慮。

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被科技綁架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深刻指出,在技術帶來的方便下,我們自願交出了從生活到道德等不同深淺層次的主導權。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則描繪了人們在私領域中的疏離,「數位冷漠」不只是可笑的荒謬,更象徵在虛擬世界的安全距離保護下,我們逃避深度而親密的互動與對話,喪失了人類社會賴以運作的同理心基礎。

被科技綁架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

被科技綁架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

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上述反省都還在個人層次,一旦由個人小我拉升到國家大我的層級,令人猛然驚覺,網路曾許諾給人們的自由、開放並不曾到來。網路草創時期的推手、未來學者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在上世紀末高喊的「資訊想要自由」(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並沒有帶來民族國家邊界或權力崩解的烏托邦,反而成為威權嚴密控管並加以利用的統治武器,成了一句難堪的空談。

讚爭:「按讚」已成為武器,中國、俄羅斯、川普、恐怖組織、帶風向者、內容農場,如何操縱社群媒體,甚至……不知不覺統治了你

讚爭:「按讚」已成為武器,中國、俄羅斯、川普、恐怖組織、帶風向者、內容農場,如何操縱社群媒體,甚至……不知不覺統治了你

尤其在社群媒體催化下,人們渴望「窺視」也渴望「被窺視」,流量、點閱率、「按讚」成為推動網路時代的唯一追求和邏輯,原本目的應該是自我的彰顯和展示,卻變成政、商統治者用來操控群眾的利器。《讚爭》就以無數案例說明,商業財閥或政治掌權者利用人們對「按讚」行為的需求和制約,讓人在不自覺情況下「自願為奴」,如同《格林童話》裡的哈梅爾吹笛人,心甘情願任由有心人操弄。

名為「劍橋分析」的數據公司前業務總監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在自傳《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幫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看大數據、Facebook 如何洩露你的個資來操弄你的選擇?》,就訴說著同樣的案件,她從主謀者的視角詳述了「劍橋分析事件」這宗近來最大的網路操控事件始末,該公司以演算法收集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和意向,進而操弄輿論風向,提供政治人物在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大選等議題上的服務。這個內幕被揭露後,成為政治和數位世界的大醜聞,以凱瑟為主角的紀錄片《個資風暴》The Great Hack或電影《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都以此為題。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幫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看大數據、Facebook 如何洩露你的個資來操弄你的選擇?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

個資風暴個資風暴

脫歐之戰脫歐之戰


相較於影像,本書的文字更為全面而深入,但也更讓人絕望,因為如同《讚爭》一樣,這背後的共犯結構牢不可破,相形之下,兩書所提供的抵擋方式:培養數位辨別力、督促立法、培養個人在網路上的道德責任……幾乎是無力又心虛的自我安慰,特別在(被)「按讚」欲望下,個人的隱私往往在自覺或不自覺中任意放棄。別的不說,前陣子一個改變照片性別的app,不就讓很多人想都沒想就把自己的肖像權輕易讓渡,任由別人使用?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

更何況,網路世界已是國和國之間的新戰場,《操弄》和《讚爭》都提及的美國總統大選即是一例,俄國在其中操弄網路風向,扮演著關鍵角色。《紐約時報》國家安全線資深記者桑格(David E. Sanger)的《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是這方面最全面而深入的著作,上至美、俄、中等國際強權,下至恐怖份子,特別是前者,無時不在運用駭客技術和網路操弄,發動一波又一波攻擊,彼此交戰。不同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熱戰,或冷戰的界線分明,「資訊戰」充滿混沌的灰色地帶,在人們不自覺的地方,每日每夜都有駭客在侵入機密資料,也有大量假帳號、假新聞在針對他國特定議題帶風向,每個人的手機和電腦都是戰場的一部分。假設水電、交通、國防……等系統遭到侵入,假設他國人士可以操弄你每天上網讀到的新聞,決定你的意向,這帶來的傷害,絕不下《資訊戰爭》書中反覆使用的核戰譬喻。本書雖然是寫給美國的國防警鐘,但所描繪的種種,和國防上的建言,具有普世的通用價值。

網路的匿名和連結特性,確實一度發揮了當年預言者們的說法,成為挑戰國家機器的利器,西班牙社會學者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憤怒與希望: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就從2009年冰島「廚具革命」、2010年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開始,至2015年左右,世界各地經由網路推動的社會運動,網路的串連形塑了新的抗爭者和抗爭形式,年輕人為主體、去中心的抗議活動,如野火般在全球燃起。這也是社會學者何明修形容的,近20年來越演越烈的「翻轉歷史的抗議風潮」。在柯司特筆下,這股風潮充滿無限希望,也確實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帶來改變,雖然他也承認某些政治影響還難以預估,但仍以浪漫的筆調結束這本嚴肅的學術研究:「如今,自由交流的風,吹開了壟罩人民心智的濃霧,勇敢無畏的年輕人,將在這股風的吹撫下給予自己力量。

憤怒與希望: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

憤怒與希望: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

但我們真的可以那麼樂觀嗎?CNN駐香港記者詹姆斯.格里菲斯(James Griffiths)《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就以中國對網路漫長的控制經驗,提出深沉而沮喪的反例。從上世紀網路發明以來,一直有不同的個人或群體希望利用這全新的媒介,替中國帶來政治上的改革,然而結果非但落空,還激起強大的反作用力,加深了中國對網路控制和操弄的能力,一個又一個新興的網路技術或社群媒介,承載著改革者的期待,希望能帶來「自由交流的風,吹開了壟罩人民心智的濃霧」,卻都被各種不同的手段打壓或收編,甚至,中國這套精良的「審查科技」還能外銷給其他盟友。書中指出,資訊戰不只是國與國之間,戰場也存在國家和個人之間,對立的核心不在於訊息的傳播、分享與否,而在於網路能提供「團結」,這才是威權統治者最感冒的利器,因此,網路審查並不是要打造滴水不漏的城牆,而是藉由監控、分化、操弄,阻止或破壞「團結」的誕生。

《牆國誌》中最使讀者沮喪的,是毫不留情的點出,凝結《操弄》、《讚爭》裡那共犯結構的核心,也是所有對於數位科技樂觀派難以對抗的變因──錢。說穿了,有錢能使網路不自由,網路上的每一項科技、每一個平台,不管一開始動機多麼崇高,只要涉及營運和擴張,最後必將導向大量的金錢往來,一旦成為利之所趨,任何理想皆難以生存,又再次成為另一種變相的「自願為奴」。

當然,網路從發明到普及,雖然已深刻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但整體發展也不過才30-40年左右,從更宏觀的角度,我們只是身處在事件的開端,事件的面貌和性格仍在劇烈變化中,此時要給予樂觀或悲觀的論斷都尚嫌太早。上述這麼多書籍中的共識,或許是我們必須抱持高度警覺,不要輕易替自己戴上皇冠,也不要不自覺的扣上腳鐐,在網路世界戒慎恐懼的前進,摸索未來的可能樣貌,並只能在心底偷偷希望,未來應該屬於自由和良善的一方。


翁稷安
歷史學學徒,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專長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大眾史學、數位人文學。理論上應該是要努力在學院裡討生活的人,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事務裡,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待過飲食產業的人,是不是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從法國、美國、英國到義大利,他們輾轉在不同的廚房裡求生,不管受過多少傷害與挫折,食物仍然是他們一生摯愛,邀請你看5位廚師的故事。

26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