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好萊塢區的一個小街角,有個氣質古樸的「新比佛利戲院」。這家戲院每天放映經典舊片,一張票價看兩部片,而這兩部片都有些相關性質,例如兩部鮑嘉的電影,或是兩部嗑藥電影。有時候到了很晚很晚,你會發現一大堆人在排隊,等著進去參加每個月一到兩次的「刑房電影節」(Grindhouse Festival)。這是個恐怖片/剝削片的電影聖會 ,尤其是針對那些口味極重的恐怖電影迷←←就是我,許多恐怖電影的名角名導都會前來參加QA 。但是每次參加這個聚會,總會有點小驚訝,因為其他同樣和我屬於重口味恐怖片的影迷,看起來都是「普通」到不行,他們頭髮也不剪,鬍子亂長,穿著好像是要去買醬油,就算再帥也都被糟糕穿著蓋住了,而很多觀眾都是挺著大大的啤酒肚,看了真的很想把他們送去給「酷男的異想世界」那幾個笨蛋改造。總之,恐怖片映演是個非常不「妖」不「gay」的氛圍,然後我突然頓悟:原來恐怖電影不是給gay看的(或者gay是不看恐怖電影的)。
事實上似乎也是如此,一般恐怖電影的製作,行銷,海報設計,選角造型,很少在為同志族群量身定做。恐怖電影的恐怖對象都是「他者」,驚悚電影中有時會出現變態殺人魔同志,但是恐怖片中的同志怪物?或同志英雄?好像沒有什麼印象。主流電影竟然放棄了妖魔化同性戀的大好機會嗎?但是你也別忘了,同志無所不在,可能就在你旁邊,或者……就像許多電影中的「同志」,他們都躲在「恐怖」的衣櫃裡面。
恐怖文類中的同志其實也歷史悠久,王爾徳「格雷的畫像」的主角,就是一個恐怖的同志,一個非常邪惡的美男子,雖然故事中沒有同性愛的情節,但是作者王爾徳對於他男性美的描述,鉅細彌遺到了到了執著愛戀的程度,而故事中的人物,無論女性或男性,都對他的美讚歎不已。這個故事被拍成電影至少三次,其中最著名的是奧地利男星海默貝嘉(Helmut Berger)的版本,他赤裸著上身,脖子上掛著一條藍色的領巾的那幅畫像,也被作成了電影海報,相信在當時的世代也吸引了許多愛慕男性美的同志族群。海默貝嘉一直是我非常喜愛的演員,他又帥又敢脫敢露,而且,美得驚人。雖然他後期的演藝生涯不很順遂(他曾是維斯康提的愛將啊),演了不少爛爛的B級動作片(好像更棒!)。2007年的柏林影展,卻給了他一座特別的泰迪熊獎,表彰他對同志電影的貢獻。
邪惡的美男子《格雷的畫像》
其實早在1930年代的老萊塢就出現過同志恐怖片了。美國導演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 1889-1957)是當時環球公司非常著名的個恐怖片導演,最被稱道的作品是改編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他把一個浪漫主義小說,轉變成帶著同志隱喻的恐怖片。片中科學怪人的生命,並不是異性戀愛結合產生的,而是一種「無性生殖」,這個角色身上的孤寂,陰性,不被認同,也正投射了同志的內心世界。詹姆斯惠爾最gay的作品是他的下一部片:就像許多低級恐怖片一樣,《科學怪人》也有續集(和第三集),第一集中已經死掉的人,為了續集都紛紛起死回生。續集片《科學怪人的新娘》中,又弄出了一個女的科學怪人。她那一頭比天高的大隻髮型,不但影響了另一部同志恐怖片《洛基恐怖秀》,也影響了前幾天金曲獎上的魏如萱。
《科學怪人的新娘》中有個舉止娘娘腔的瘋狂醫生,影射了他的性取向。結尾的時候科學怪人發現,原來連這個髮型很酷的女科學怪人也討厭他,奇怪的是,創造他的人不但沒有給他打圓場撮合一下,反而把他拖到一邊,好像要分開他們的異性戀結合。這部電影後來變成了研究同志電影的重要文本,相關學術論文非常多。詹姆斯惠爾創造的的科學怪人,身世和外表都異於常人,卻感情豐富,心地善良單純,沒有「性別」觀念(不管男女,只要喜歡,都可以愛),沒有人瞭解他們,但是他們都具有毀滅性,致命性的恐怖力量。這樣的一個「同志」角色,或許也是恐怖片當中最恐怖的角色之一吧。詹姆斯惠爾的同志導演身分,後來也被發展成另外一部以他為中心人物的同志電影《眾神與野獸》,他所創造的那些恐怖孤寂同志怪物,都在片中一一再現呢。
「連你也討厭我~」《科學怪人的新娘》
《眾神與野獸》,主角導演James Whale,由「甘道夫/萬磁王」Ian McKellen演出(他本人也是一個出櫃的同志)
喜愛恐怖片,愛拍恐怖片的電影工作者,我相信一定不少,而同志的氣質,甚至可以傳達另一種更迷人的恐怖感。例如希區考克的《驚魂記》中,殺手諾曼貝茲是個非常複雜的角色,也只有安東尼柏金斯本身的同志陰柔性質,有辦法表現出他的深邃矛盾,又極端毀滅的慾望世界。《養鬼吃人》(Hellraiser)的創造者Clive Barker 也是同志,他在這部片集中創造的那個燦爛迷人的黑暗世界,難道不是從他自己的妖氣中發展出來的嗎?
同志手作坊—Clive Barker燦爛迷人的黑暗世界
時光迅速向前快轉,隨著觀念,時代的前進,恐怖片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同志了,或許是某個殺人恐怖片中,一個混在其他俊男美女中的一個帥男孩,不過最後可能也被殺掉了。 強納森.德米(Jonathan Demme)拍了一部經典恐怖片《沈默的羔羊》,卻不小心塑造了一個負面恐怖同志,害得他又拍了一部同志片《費城》來跟同志謝罪。恐怖電影中的同志,漸漸不再像「科學怪人」那樣孤寂,也不再像「格雷的畫像」那樣黑暗,反而越變越妖(越貼近同志文化),例如有一部殭屍恐怖片,主角是一群gay在過生日,然後有人被毒蚊螫到變成吃人殭屍。於是,整部電影就看到一堆很娘的男生在吃人,耍妖,以及發展最八點檔的同志愛情。最好玩的是這部片的片名:《粉紅湖妖》(Creature from the Pink Lagoon),顯然是把另一部經典恐怖片《黒湖妖》(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拿來亂腐一通。我還看過一部叫做《海灘派對殺人魔》(Psycho Beach Party)的殺人片,片中有兩個的衝浪少年在沙灘上摔角,身體親密到旁觀者都看不下去了,然後在身體交纏濃情蜜意中,突然抓到一個斷手。這種情節安排,你說難道不是給gay看的嗎?
裸男的沙灘嬉戲,摔角中見斷掌
粉紅殭屍
這些「出櫃」的恐怖片,和傳統恐怖片還是很不一樣,大部份還是在戲耍類型,借恐怖片之名,行販賣男體之實,兩方都皆大歡喜。而且這類恐怖片,很少真正在經營恐怖,經營那些真正讓你心神不安的東西,反而是盡量讓你覺得開心,好笑(和養眼),哎!顯然gay還是不愛重口味的恐怖。然而在各種恐怖怪物中,吸血鬼應該是最受同志(甚至女性)歡迎的。殭屍臉上都是爛爛的碎肉,太醜了;吸血鬼卻面目白皙俊美,他們經過數千年的不朽「生命」,把自己練得舉止高雅,風度翩翩,品味卓越,而且都有一點陰陽怪氣。例如《夜訪吸血鬼》中,兩個美到不行的男子(湯姆克魯斯和布萊徳彼特),再加上一個也是美男子的安東尼奧班達拉斯,繁衍出上百年的愛慾癡顛。吸血鬼都非常情慾,但是他們於血的慾望,卻高過於所謂的「性慾望」,所以說無論男女,只要有新鮮的血,都可以是吸血鬼的慾望對象。如果兩方都是俊男或美女,那就真的很色了。
電視影集《嗜血真愛》顯然也抓到了這點訣竅,第一季之後故事越來越腐,男生的吸血鬼越走越近,而且一個比一個美,彷彿想藉著吸血鬼超越生死的悽豔情感,歌頌同性戀永恆的斷腸之戀。
現在,再把場景交回洛杉磯。因為一部重量級的恐怖片《月慌慌心慌慌》(Hellbent)就是在這裡拍攝。這部片結合了恐怖片和同志次文化,即洛杉磯西好萊塢的萬聖節大遊行。洛杉磯每年最大的同志盛會其實並不是在六月的同志遊行,而是在萬聖節晚上的西好萊塢。當晚每個人都穿上最妖的裝扮盛裝上街,一面玩樂一面釣人,加上電音,嗑藥,以及……連環殺人魔。這部片號稱第一部同志殺人片,但是除了把主角換成帥哥,地點換成gay區,並不是很創新,不過殺人恐怖片從來就也沒有在以創新為目的,這部片的「口味」至少還算重,除了搞笑耍寶,也有在嚇人。而且,住在洛杉磯的gay會看得很開心。
歡迎光臨洛杉磯:《月慌慌心慌慌》
相信嗎?世界上有專拍同志恐怖片的導演:David DeCoteau,他熱愛B級恐怖片,而且一定也是gay。他拍過五十多部都是B級恐怖片,比較近期的電影都是充滿一大堆(是真的一大堆,如果你不好好記清楚會搞混)帥氣,俊美,好像AF廣告的男孩,然後把他們放在藍色的冷光和間歇閃電的恐怖片場景當中,洩露他們飽滿的身體,讓他們在裡面一起洗澡,接吻,打架,被虐待。我看過他幾部恐怖片,感覺真的不是在看恐怖電影,而是在看男生。這個導演超喜歡愛倫波,也把他的好幾部小說改成了同志恐怖片,所以應該叫做「歌德同志恐怖片」吧。所以同志和恐怖片的關係就像是這樣:很漂亮,很美,但是也遠遠的站在恐怖電影世界的最邊緣,但是在那些遠遠的男性背後,仍然是「格雷的畫像」中那個心靈如玻璃般脆弱,外表卻完美無暇的同志肉體。
不知倒底是在看男人還是看恐怖片:David DeCoteau的電影remix
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