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時代變革的見證者──7月選書《黎明的守望人》

  • 字級

黎明的守望人:殖民帝國、人口流動、技術革新,見證海洋串起的全球化世界

黎明的守望人:殖民帝國、人口流動、技術革新,見證海洋串起的全球化世界

這是1893年《無政府主義者哈特曼》小說中的一景,描繪德國恐怖份子用飛行器轟炸倫敦,畫面中被攔腰折斷的倫敦塔,以及當時尚未發明的飛行器,都令人聯想到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小說中彷彿預言未來的場景,其實是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局勢,也傳達一種新發明的誕生:我們熟悉的炸彈攻擊。19世紀的「發明」當然不只於此。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曾提出「那時代」的三大成就:蘇伊士運河/新世界強大的鐵路滋延蔓生/海中鋪設能說善道的文雅電線。

當時的交通通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遠離他鄉不再是天人永隔之事,想互通訊息也不必靠飛鴿傳書,或跑死好幾匹馬才能辦到。實際情況是,十九世紀住在海港邊的孩子,每天都可看見大量載著來自歐洲與亞洲移民的海輪並肩停泊,人口運送規模前所未見;越洋電纜沿著航線鋪設,傳播新聞的速度史無前例地超越口耳相傳。

如同從古至今無數的革新,新生活與新思維肯定讓有些人失業,卻也有新的工作產生,往後百年中飛機、電腦的發明,以及我們正邁入的AI未來也是如此。那麼,處於19世紀的人類,在面對這些變革時,有何反應?他們是否理解自己處於哪個十字路口?他們眼中的變革又是何種模樣?

哈佛大學教授瑪雅•加薩諾夫,在「帝國移民三部曲」中,描繪了18世紀中至20世紀初,生長於殖民時代,因航海技術革新得以在世界各地「快速」移動的三類人物。有殖民帝國中四處移動的收藏家與征服者,蒐集財寶也蒐集土地。有美國獨立中支持英國的「失敗者」,當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也就從未有人寫下他們的故事。當然,最能敏銳感知19世紀交通變革的一群人就是水手了。一八六九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歐洲人再也不需繞過好旺角就能來到亞洲,這背後是西歐各國勢力消長,與商業利益的轉移。在個人與產業層次,當輪船發明後,船隻所需人力減少,船員的專業技術除了運用貨物維持船隻平衡,也增加了機械操作的技能。

透過這些在帝國中流動的移民,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關係越來越緊密的世界,這也是今日熟悉的全球化世界。在「帝國移民」首部曲《黎明的守望人》,瑪雅•加薩諾夫教授透過小說家康拉德,為我們訴說一段19、20世紀之交的故事,康拉德上半輩子是一名船員,後半生轉行為小說家,並將過往經歷寫入書中,他最初是一名波蘭難民,到過法國、英國,之後隨船到達新加坡、去過非洲剛果,還定居過南美。這個足跡踏遍全球的重要小說家,即是全球化成形初期的見證人也是時代的化身。而且還透過小說預言了未來百年的發展,不論是金融危機或是文章恐怖攻擊,都可以在百年前的文字裡找到類似事蹟,如同本文一開頭的故事


張瑞芳
貓頭鷹出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台日合製戲劇《路》熱播中!其實這是一部日本作家寫給台灣的情書......

《路》的原著作者吉田修一來台灣像走廚房一般,抱持著對台灣的愛,他寫下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路》。來看看作者本人與作家們怎麼介紹這本書!

48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