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在喧囂的世界裡,還有音樂與文字──6月選書《指揮家之心》

  • 字級

指揮家之心:為什麼音樂如此動人?指揮家帶你深入音樂表象之下的世界

指揮家之心:為什麼音樂如此動人?指揮家帶你深入音樂表象之下的世界

編輯在選書的時候,常常會選到跟自己的興趣、專長有交集,但也有點距離的東西。當我看到這本書《指揮家之心》,我想到的是,作者馬克.維格斯沃(Mark Wigglesworth)身為一位現役的指揮家,他會如何談論音樂?

我自己從小彈鋼琴,學了六、七年,高中時喜歡鋼琴曲和流行、搖滾樂,再之後轉向爵士樂,同時喜歡拉威爾、德步西。直到今天,知道天下之廣,太多的曲子我無能欣賞,無法攻克,而時間的齒輪,也把我年輕時如此具體的喜好,變為一個渾渾噩噩的中年不專注靈魂。

好吧,如果一個爵士樂愛好者,有點鋼琴底子,頂多能欣賞一些鋼琴曲和室內樂的話,讀這本談古典音樂當中的指揮與管弦樂團的書,會有什麼收穫?

首先,我很佩服能寫音樂的人(當然不是指入門書)。真的去寫音樂,就必須掏出靈魂,像是與魔鬼交易的藍調樂手那樣。以前,聽到非常感動的音樂,除了激動得一塌糊塗、找參考資料、可以的話試著彈奏,但就只能這樣而已!而能夠去談論那原本不屬於文字、如此無形之物,並且寫成書,那是很難的。而由指揮家親自來寫,又更少見了。

《指揮家之心》這本書結構很簡單,六個章節分別談論指揮的動作、指揮樂團的樂手們、指揮音樂、指揮歌劇、指揮演出、還有指揮的自我修練。然後各章裡面沒有其他副標,順流而下如散文,然而一個主題一個主題地進行下去,回頭一看,幾乎音樂所有的面向都講到了。其文字是理性與感性交織,不時還閃過一絲慧黠與幽默。

我特別喜歡書中談到指揮與其所演奏的作曲家長期建立起來的關係。例如:

「有些我很喜歡的作品,我已經指揮了將近三十年。一定也有一些八十幾歲的指揮家演出某些作品的時間超過一甲子。對我來說,馬勒和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十號交響曲就像我每年都會碰到的表兄弟一樣。指揮跟每隔一陣子就會演出的作品之間的關係是長達一輩子的合作,隨著年紀漸長,這首作品會碰觸到你個性的不同部分。從這一點來說,這首作品總會讓你覺得有新意──它一直在那裡,但不斷會讓你感到驚奇。它們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每次指揮這首作品,就會在你跟它之間的關係鋪上一層新的記憶。每一次演出都匯集了你與這首作品共有的體驗。能持續這麼久的友誼並不多──我想這是因為音樂的本質已經固著,這讓你與作品之間的往來變得簡單──在生活中,這種單戀可能是不健康的,但在指揮的職業生涯中卻提供了許多慰藉。如果你能記得自己第一次「約會」時的單純、讚嘆與震撼,你的體驗還會更豐富。」

這很像是我們喜歡某個作家的作品,你會和它情感交纏,如果有機會的話,或許這份情感可以綿延幾十年,不斷在你的心裡迴盪。當然音樂也是。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說,指揮通常不是最厲害的器樂演奏家,而他們對於音樂本身的興趣勝過實際去演奏它。而且,指揮對於總譜,通常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試著在心中聽到音樂(而不是去聽其他指揮家的錄音,聽是可以,要聽廣一點,特別是不要太著迷於某個版本的錄音)。而指揮為了探求樂曲的真實,也會去研究作曲家的手稿真跡(畢竟流傳的樂譜都是被編輯過的),可能會發現作曲家真正在意的是哪些部分。我也很喜歡他談到速度、音量(力度)的部分,以及如何與樂團的樂手互動的眉角(這部分有經營管理經驗的可以體會很深),還有他強調必須真誠、做自己,但有些事需要權衡取捨;還有許多細節、細節、細節……。

但是,正如作者所說,在現代,拜科技之賜,音樂唾手可得:

「在十九世紀,要碰到特殊的場合才聽得到音樂。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卻有可能讓我們對聲音無感,以至於完全喪失享受聲音的能力。……正在成長的世代相信戴著耳機,讓耳邊時時都有音樂是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邊戴耳機,一邊還能跟人說話,說明了我們已經發展出一種『聽而不聞』的能力。」

然而,幸好還有一個地方:

「在一個喧鬧混亂的世界中,音樂廳提供了安靜穩定之感。大家的生活多半充滿了突發的活動、無足輕重的資訊。我們很少坐下來,什麼都不做,只是去傾聽、感受、思考。讓自己有機會放下日常的現實,強迫外面的世界停下來幾小時,然後覺得自己又是一尾活龍。」

在喧囂的時代裡,還好有音樂和文字。而這本書結合了這兩者。推薦給喜歡音樂的朋友們。


林博華
經濟新潮社總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