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選書
在歷史面前思索:我們會不會再次跌入同一個深坑?──11月選書《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作者:徐凡 / 2019-11-05 瀏覽次數(3212)
二〇一七年龔固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一度震驚四座。開獎前,鮮少有評論看好這部僅以平裝本發售的輕薄小書。為什麼這部作品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八十年前的歷史,與今日的我們有何連結?
本書寫一九三八年德奧合併前夕,開頭從一九三三年一場會議說起。僅僅數年之內,希特勒便成功地走在自己自傳中提過的「統一德奧」夢想之路上,最終,走到在維也納英雄廣場宣布「德奧合併」的那一天。
維雅著眼於「德奧合併」,是因在此之後,納粹德國逐一取得重要戰略地位,一步步侵擾歐洲其餘國家,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正是在德奧合併的前後過程中,最能揭露企業大老的貪婪,以及政治家不知自己早如溫水煮青蛙的愚昧。
維雅帶我們潛入那幾年中數個片刻,他的筆不對史實強加註解,卻刻意將看似無關的人事物交錯編織,令讀者自行從中詮解出意味。閱讀之際會驚訝地察覺,如果放大每一個「日常」,局勢都看似平和,即便在短短數年內,納粹德國就能逐漸將手依次深入議會、內閣,最終主導不遠未來的大規模殺戮。正如書中所言:「歷史上的大災難往往肇因於一些日常小事」。
那些小事在當下,確實都非常小。諸如簽訂德奧和平協議的貝格霍夫會議上,奧地利總理許士尼希面對希特勒的喜怒無常,便草草屈就,主動退讓;唐寧街的宴席上,張伯倫拘泥於荒唐禮儀,便不知不覺錯失也許能扭轉歷史的決策良機。所謂的一世梟雄,所謂和平至上的綏靖主義,起初都只是日常一個閃神,一瞬間的猶豫。
當維雅信誓旦旦地在書中如此寫道:「世界屈服於虛張聲勢。即使是古老的權力,即使最莊重最嚴苛的政體,如果從未在正義的要求前屈膝,如果從未在反抗的人民前屈膝,則會在虛張聲勢之前屈膝。」令人忍不住懷疑道:若果真如此,在歷史這面明鏡之前,人類究竟能否再次辨識自己的愚昧?當「假新聞」依然滿天飛,「真威脅」也仍舊虎視眈眈,當我們還來得及選擇,且選擇權交到我們手中時,我們會不會像維雅所言——「不會跌入同一個深坑,卻會以同樣可笑的姿態跌入另一個深坑」?
徐凡
麥田翻譯文學線主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