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為什麼恐龍研究如此重要?

  • 字級

恐龍的啟示:為什麼了解恐龍,可以改變我們的未來?(TED Books系列)

恐龍的啟示:為什麼了解恐龍,可以改變我們的未來?(TED Books系列)

台灣島的地質年代相對亞洲大陸來說非常年輕,所以我們並沒有任何恐龍化石紀錄。然而幾乎所有人都聽過恐龍,許多小朋友喜愛恐龍,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恐龍」兩字也是如影隨形。在台灣,這兩字特別被拿來形容反應遲鈍、腦袋不靈光、邏輯異於常人的人。然而我們對恐龍的了解究竟有多少?

以目前的教材來說,課本頂多讓恐龍出現在一、兩個章節,而且只存在於「演化的證據」或者「物種的滅絕」這樣的橋段。但是多數課本對於「恐龍究竟是什麼」並沒有任何陳述。即使在大學生物相關科系中,除非有「脊椎動物學」、「鳥類學」、「兩棲爬行動物學」或「演化生物學」的課程,否則「恐龍」兩字就算再怎麼常見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不具有什麼科學上的意義,更別說與人類的關聯性了。

本書作者拉科瓦拉是任教於美國羅文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除了古生物學,尤其是恐龍化石的研究之外,他也是相當傑出的科普作家與演說家。他在這本書中提到許許多多公眾,甚至是與前端科學研究脫節的科普書對恐龍的迷思。例如「恐龍究竟是什麼」,就可能讓許多讀者感到非常困惑。坊間經常流傳著印尼的科摩多巨蜥是「恐龍後代」的說法,事實上巨蜥所屬的有鱗類爬蟲類的起源比恐龍還早,絕無可能是恐龍後代。拉科瓦拉在書中試圖告訴讀者,為什麼恐龍只是廣義爬蟲類的一個成員,而蜥蜴、蛇、守宮與喙頭蜥的共祖出現的時間遠早於恐龍。

此外,「許多動物有『恐龍』之名,但無恐龍之實」,也可能對許多讀者來說感到新鮮。例如翼龍的名字中有個「龍」字,然而牠僅是爬行類動物演化歷程中第一個出現飛行能力的成員,但牠不是恐龍的一份子。盤龍看起來就是個「恐龍樣」,但牠卻與我們哺乳類一樣屬於合弓類。這幾年在好萊塢電影的動畫特效中經常出現的滄龍,居然也不是恐龍,而是一種海生的大型蜥蜴。

拉科瓦拉甚至提到「恐龍也是魚」,還有「非鳥類恐龍」的概念。我相信許多讀者在缺乏譜系發育學與演化學的知識背景下,會感到有些不理解。所以我在此高度建議讀者在閱讀這本有趣的書時,可上網查找「羊膜類 + 親緣關係」或是「肉鰭魚+親緣關係」這類關鍵詞來獲得協助解讀這些困惑的科學資訊。

恐龍這群令人著迷的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2億4000萬年,而其留在世上的唯一後代就是鳥類。為什麼恐龍研究如此重要?因為從未有任何一群陸生脊椎動物曾經在地球上如此成功、如此多樣、如此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動並演化出各種令人讚嘆的型態與生態。

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在協助讀者打爆與澄清有關恐龍的過時資訊、荒謬假說,並提供讀者有關恐龍議題的新視野。我也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會感到驚奇、驚喜與獲得新知的喜悅。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帶你認識4本最新得獎作品

恭喜《鱷眼晨曦》獲小說獎;《失敗者回憶錄》獲非小說獎;《明天,我會去到什麼地方?》、《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獲兒童及青少年獎。還有更多入圍及得獎作品,請見台北國際書展官方社群網站

20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