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現代的普遍場景之一,也是當代焦慮激增最顯著的其中一個面向。過去十年來,各式研究「不平等」的書籍盡出,反思消費主義的《No Logo》、記錄抗爭貧富不均的華爾街運動《為什麼上街頭?》、以及從稅制切入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各從不同面向提出貧富差距帶來的高度社會競爭,以及其對國家體制的危害。而與此同時,關於底層的報導文學未曾缺少,《地下紐約》、《窮忙》、《下一個家在何方?》等書籍描繪出一個低自信、自尊心、受抑鬱與各式精神疾病所苦的社會。儘管書中人物離我們尚有一段距離,然而對於金錢缺稀的痛苦還有低社會地位的焦慮,卻在在勾起相同的感受。
上述兩類書籍其關連性為何?要如何將嚴肅的社會論述與底層的報導文學牽連一起?心靈困境與貧富的關係又是如何?以上答案,公衛學者凱特.皮凱特與理查.威金森,透過《社會不平等》與《收入不平等》提供了解答。在這兩書中,威金森與皮凱特指出,邁入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發展至末期,社會貧富差距越大,人們變得更加只能以金錢及消費品來彰顯身分地位。過往貴族與平民的階級壁壘分明,人們習於自己的身分,無須過度裝飾;但如今,「品味」一詞已經讓各種競爭白熱化,衣著、音樂、居住環境、裝飾品、臉書貼文,「比較」無所不在,而「居於人下」的焦慮也就因此如影隨形,捆縛現代人的心靈。
這也回到第一段我們提到的當代心靈困境,當生活的各種面向皆面臨檢驗並成為一種競爭,「害怕被評價」的焦慮便造就了公衛數據上超越三成人口的精神疾病罹患率。作者寫到,這樣的心情會造成兩種發展:一是低落的自信與自尊心,另一種則是防禦性的自戀,靠著包裝完美的自我形象來保護自己不受外在威脅。
自此,我們已不能再認為「競爭是好事」、不應擁抱優越主義、也不該再說貧富差距與我們無關,不會賺錢是個人能力問題;因為透過近十年的數據,兩位作者已經證實了高度競爭與貧富差距對全球國家均造成危害。憂鬱症將在2020成為最主要的精神疾病,而反思社會出了什麼問題,並從改善薪資、支持經濟民主、邁向平等社會開始做起,不啻為解決當代身心困境的快速途徑。
陳怡慈
時報文化人文科學線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