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部分研究者企圖尋覓更早的源流起點,候選作品包括曾當過法國保安局長(在此之前,他可是個著名的罪犯!)的尤金.法蘭索瓦.維多克所寫的《回憶錄》、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伏爾泰的〈札第格〉、《魯賓遜漂流記》作者丹尼爾.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記載該隱殺死弟弟亞伯的《聖經》等,就連中國的公案小說《包公案》都名列其中,但這些故事展現的多半是機智過人的臨場反應而非邏輯推導、教化意涵大大強過對犯罪偵查的描述。最為近似的是威廉.葛德溫於1794年出版的《凱勒伯.威廉斯》,書中有無辜之人遭凶手誣陷並且冷血殺害、緊張的逃亡與追逐、為覓得真相所做的線索鋪排以及控訴審判,但深究其書寫動機和主題是為了鼓吹葛德溫堅信的無政府主義,與日後發展的偵探推理書寫有所不同。
話說回來,昔日作品多為哥德小說的愛倫.坡,其實並沒有費心開創嶄新類型的雄偉企圖,英國推理作家兼評論者朱利安.西蒙斯曾用「無心插柳」來描述這位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曾反駁當時的書評家:「我寫的並不是偵探小說,而是推論故事(tales of ratiocination)。」事實上,在〈莫爾格街凶殺案〉、〈瑪麗.羅傑奇案〉與〈失竊的信函〉三部短篇故事中活躍的,正是偵探C. 奧古斯特.杜賓──只是少了「偵探」這個名銜而已。
哥德小說通常也具有謎團,不過主要利用身陷險境的主角來營造恐懼氣氛以便挑起讀者閱讀興致,具有高度的神祕性質甚至允許超自然情節的發生,《科學怪人》、《化身博士》、《諾桑覺寺》、《吸血鬼德古拉》都是流傳至今的傑作,但它們都欠缺了合理解釋謎團的決心與現實性。愛倫.坡這三篇故事裡,有令人費解的怪案、經歷完整調查的線索羅列,透過主角運用邏輯推導的方式還原事件的來龍去脈或指出真相,幾乎就是往後一百七十餘年時間發展、多數推理小說不脫的基礎與框架。再放大一點標準,〈金甲蟲〉與〈汝即真凶〉所採用的暗號元素與敘事視角,也都能在其他推理小說裡看見更多元的發展,這五篇作品遂成為後世推理書寫重要的原型,「推理小說之父」美名自然由愛倫.坡接下,只可惜他生前無福享受這個殊榮,在剛過四十歲的1849年便辭世了。
下一回,我們來談談第一位讓偵探推理小說大放異彩的作家及其創造的偵探,亞瑟.柯南.道爾以及夏洛克.福爾摩斯要出場囉!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出版社文學小說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stery/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