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曾經表示,他的電影受到侯孝賢導演的影響很大,我個人覺得「家人一起吃飯」的情節,在台日兩導演的作品當中,占有微妙而重要的地位,即使菜色普通,對話尋常,有什麼不滿或怨言,都要坐下來吃頓飯,看著看著,家人之間的情感總是可以從電影畫面的光影流動中,滲出珍貴的養分。我相信,這種恬恬淡淡卻後勁強烈的感動,在是枝裕和未來的作品裡面,應該還會持續。
電影《奇蹟》第一天上映的午後,整個廳,只有我一人,以260元何其奢侈的價錢包場。我看著「前田兄弟」在電影之中那般自然而惹人疼愛的演出,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所相信的傳說或奇蹟,在往後逐漸長大老去的歲月裡,顯得多麼珍貴,重新回憶起來,會覺得當初堅信不移的奇蹟,是成長之後得來不易的純粹,我們自以為聰明了,卻相對愚笨了,一旦這麼體悟,就會想要在短暫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之中,幫小朋友們賣力加油。
「一定可以達成啊,千萬不要放棄~~」對,類似這樣的吶喊,在一個人包場的電影院裡。
那些在同學之間流竄的說法多麼荒唐,可是轉述的人都十分堅定,譬如,半夜12點鐘,熄燈,點一根蠟燭,在鏡子前用小刀削蘋果,如果蘋果皮完整沒有斷掉,就可以在鏡子裡面看到自己未來的婚姻伴侶……
譬如,半夜12點過後,撥盤電話持續撥0,可以從話筒聽到地獄的聲音……
譬如,幸運手環某一天以自然狀態斷裂了,心願就能達成……
我們究竟是相信了奇蹟,還是因為相信而產生了力量呢?
是枝裕和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一對父母離異的小兄弟,哥哥跟隨母親回到娘家鹿兒島,弟弟隨父親去了福岡,他們內心都很渴望父母可以繼續相愛,一家人能夠回到大阪生活,於是哥哥負責監視母親有沒有新戀情,弟弟也要回報父親有沒有交女朋友,小兄弟經常電話聯繫,交換情報,兩人之間的對話,看起來如孩子們的閒聊,如我這樣的大人聽來,某些時候還是會鼻酸啊!
哥哥的心思細膩,面對事情難免會有杞人憂天的小小煩惱,弟弟則是天然系的樂觀快活,不過內心仍然對母親曾經說過的一段話耿耿於懷……「媽媽妳說過我跟爸爸很像,所以我才以為,妳可能不喜歡我!」所以弟弟努力栽種蠶豆,希望收成的時候,可以請媽媽來吃蠶豆一邊喝啤酒(這段真的好催淚!)
好了,不管是在鹿兒島的哥哥,還是在福岡的弟弟,身旁都有兩、三位死黨好友,哥哥聽說,北九州新幹線通車的「Sakura」列車第一次南北交會時,倘若可以在那瞬間許下心願,就會有奇蹟發生,因此孩子們開始拿出地圖和鐵道路線圖,計算兩車交會的地點,每天都苦於櫻島火山灰的哥哥甚至希望火山大噴發,說不定可以因為避難,分離的家人能夠重新聚在一起。
電影當中,小兒子跟那位藝術家性格的爸爸「小田切讓」有一段對話:
「爸,媽媽常說你是沒用的東西。」
「這世間總是需要沒用的東西啊,如果每樣東西都有意義,你會窒息的啦!」
穿得很俗氣邋遢的阿部寬老師,要同學寫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怎麼寫『放浪兄弟』?要寫職業啊~~寫ICHIRO是什麼意思,起碼應該是『職棒選手』才對啊~~還有還有,這位同學,你寫『昆蟲』是什麼意思……」
以為要成為ICHIRO就要吃咖哩飯當早餐……
討厭櫻島火山灰,卻因為聽說火山灰要拿去甲子園當球場的土,而有了不同的想法……
小孩子的視野,大人們逐漸遺失的童心,唉,電影讓我體內澎湃的熱血都燒燙起來了。
總之,北九州新幹線通車的第一次列車交會時,孩子們能不能即時趕上?有沒有辦法大聲呼喊出自己的願望?奇蹟可以發生嗎?
即使是一個人包場的電影院裡面,我還是忍不住握拳為他們加油,忍不住熱淚盈眶啊!
是枝裕和的腳本,是枝裕和的電影,家人之間的某些尋常到不行的小情節,總讓人會心一笑,「同樣的畫面,同樣的對話,我家也發生過啊~~」
只要相信奇蹟,全世界都會一起幫你完成。我喜歡這種相信的力量,就算被當成笨蛋,也無所謂。而且看完電影,我好想去鹿兒島!
米果MIMIKO
寫小說、散文、棒球隨筆、部落格/重度網路使用者,很少看歐美電影與歐美翻譯小說,因為對西洋人有辨識障礙/喜歡書寫,但恐懼出書/想要靠書寫小說維生,但已經知道不可能。部落格【私‧生活意見】。最新作品有《慾望街右轉》《只想一個人,不行嗎?》《極地天堂》。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