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我們與善之間的距離──四月選書《行為》

  • 字級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分割善與惡的那條線劃過每一個人類的心。有誰願意毀掉自己心中的一部分呢?」――索忍尼辛,《古拉格群島》

《行為》這本大部頭的著作時,一定會很佩服羅伯・薩波斯基可以從頭開玩笑到尾,當他的學生實在太幸福!但其實他不僅是個擅長說故事、博學又幽默的世界級科學家,科學家的身分沒讓他冷眼觀世,只要讀這本書,就會發現字裡行間埋藏著深刻的人道關懷。

事實上,打從序言開始,薩伯斯基就毫不隱瞞自己有個熱切的暴力幻想--活抓希特勒,好好折磨羞辱他一頓。對付希特勒這個史上最壞的惡魔、最該被懲罰的靈魂,不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之身,還真難忍這口怒氣。

但是問題並沒有就此結束。若深入思考人類的暴力問題,就會發現沒有那麼簡單,而是令人感到混淆。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可以行出如此惡劣之事,但又有人可以行出最慈悲高尚的善行?而「邪惡的平庸性」告訴我們,罪惡很多時候是跟你我一樣平凡善良的人做出來的。

透過整本書,薩伯斯基想要告訴我們:一個行為的發生,是許許多多因素的綜合結果,他多層次地反覆檢視一個行為,無非告訴我們,裝著不同學科的籃子並不存在。我們不可能將一項行為的起因歸結為一個基因、一種荷爾蒙、一樁童年創傷,因為在你借助其中一種解釋的那一秒鐘,其實就同時採用了所有其他的解釋。每一個解釋都無法單獨切割,而是環環相扣。

這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既然沒有單一因素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所有行為都是多因素的,那就代表沒有一個因素是決定性的(罕見例子除外)。人既然可以選擇惡的行為,當然也可以選擇善的行為,關鍵就是知道我們的行為到底從何而來?又受到什麼東西影響和操縱?

答案是脈絡。

薩波斯基說,我們總是在潛意識中把世界分成我群和他群,並偏好我群。我們很容易被操弄,在幾秒之內就決定誰是我群、誰是他群,而分類標準往往是微小差異、隨機的標準。這種我群和他群的劃分,若加上從眾心理,再加上對於混淆真實和象徵的暴力隱喻,加上人從同理到付出行動減緩他人痛苦之間的距離,就很可能讓人身陷當下情境,而做出最糟的那種行為。

好消息是,暴力在脈絡下呈現,善行也是在脈絡下產生意義,當我們瞭解文化、脈絡與學習如何塑造我們的基因、大腦、荷爾蒙和神經元所做的一切時,我們也更能從中失敗的記取教訓。要記住:做出最好、最無私行為的那些人,和我們並沒有太大差別,暴力不是我們無可避免的命運。

生物學不只讓我們找回良知,也讓我們知道如何使用良知。這是一本良善之書,也是一本希望之書,

我們與善的距離,最終是可以跨越的。


成怡夏
八旗文化 科普線主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