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國內外陸續出現幾本精彩的「小雜誌」。所謂的小,除了團隊規模小,發行數字小,選題內容也有別於一般雜誌的無所不包,走向更微小的個人命題。這波逐漸湧起的小雜誌風潮,將帶給讀者什麼樣的閱讀樂趣?且讓幾位雜誌人就自身觀察與經驗一同分享。
文:許育華/前《美麗佳人》報導總監,現任《Shopping Design》報導總監
我從小學開始讀、訂閱雜誌,出社會後除了做雜誌也沒做過別的事,環顧家中那堆積如山數不清的出版品,無論是身為一位忠實讀者或雜誌從業者,這十多幾年來台灣主流/大眾雜誌的歷史我都是參與了一部分。雜誌是時代背景與社會面貌的縮影,呈現著市場裡群眾的價值觀與興趣;90年代的台灣時尚雜誌裡,國際精品廣告不是主流,雲門舞者可以上封面;我至今仍鍾愛的台灣版《People》,裡頭是政治人物與作家們的黑白portrait與長篇採訪;電影雜誌裡,把好萊塢明星報導寫得深刻如傳奇……然而,在此時此刻的台灣,當我們一覽便利商店架上的封面與標題,大多時候我只看見明星、名人、以及玩樂吃喝、美容資訊,生活裡的其他重點,都不知道是被淹沒了、忽略了或者是消失不見?
或許帶有偏見,但讀雜誌的我們長大了,我們在關心流行、食衣住行的美學與資訊、休閒娛樂之外,我們也關心這個世界的政治、國際、經濟、文化、別人的思想與態度、與眾不同的風格……然而,本地市場的雜誌卻沒有跟我們一起長大,我們開始找不到一本想花些時間好好讀的雜誌,愈來愈少時候我們掏出荷包買下本地雜誌,而卻定期把《Monocle》《Brutus》《Pen》《Figaro Nippon》帶回家。
尤其在網路化與電子化的今日,紙本媒體面臨的巨大衝擊,國際上不少雜誌收攤告別,預測家總信誓旦旦地說,再過幾年幾年報紙與雜誌都會消失;於是,禁不起銷售數字萎縮的本地雜誌,只好更媚俗地向廣告業主與主流讀者品味靠攏,印刷精美的頁面上是空洞的內容,不滿足的專業讀者只好選擇國外雜誌,於是銷量愈來愈差的台灣雜誌只好下更重、更不美好的重藥來刺激銷售,讀者埋怨雜誌不好看,愈不想買,最後是一場惡性循環。
然而,我從不相信紙本雜誌會有滅亡的一天,也不認為雜誌編輯或整個產業工作者關心的只是銷售數字,卻忘記雜誌的責任除了在提供資訊之外,還應該提供「想像」與「靈感」;否則,《Brutus》不會在這種歹歹時機,還會做出小眾如「佛教」或「落語」這樣的主題,西班牙的《Apartamento》不會被定位為居家雜誌,卻沒有光鮮亮麗的設計空間,而是帶點混亂與樂趣的真實居家場景;否則,柏林的半年刊旅行雜誌《The Travel Almanac》不會選擇半年出一本、定價(是不可親的)10歐元、多數黑白印刷,但卻有好讀的旅行觀點與內容。
Murmur
這幾年,台灣是有一些小雜誌萌芽了,它們有著樸素的印刷,關心世界、文化與生活態度多一點,鼓勵消費少一點,雖然我總擔心一本100元左右的定價讓它們可能活不下去,但顯然在出版洪流裡它們似乎也沒被沖遠(如《蘑菇》或《大誌》),這讓我樂觀地相信,台灣的小雜誌時代或許不遠了。
每次,遇見對雜誌仍懷抱熱情的人們,我總想說,愛雜誌的人站起來吧,去做一本自己想做的小雜誌,讀雜誌的人也站起來吧!買下、支持一本與你氣味相投的小雜誌;當大雜誌與小雜誌一起日漸茁壯,百花齊放時,那才是那片土地的文化與媒體美好盛世。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