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期間,我有幸與24位繪本創作者共進晚餐,這樣的因緣際會,是延續兩年前我為繪本作家所籌劃的「停聽看他們做繪本」展覽,加上近年常合作的插畫家與有話聊的資深創作家,大家一起分享工作經驗。創作本是孤獨的歷程,獨自工作的時候多,這樣的聚會讓大家抒發創作時那種「找不到了解的人」的心聲。關於出版,其中有件事情讓大家很有共鳴:很多書都被出版社「做小了」,哇!這真是親臨現場才能啟動的感受。經常有嘔心瀝血之作,卻難在出版時得到同理,以至於結果與預期相差甚多。當然這是一體兩面的,若是和一群編輯共餐的話,出版社也會有類似的另一面話題。我的工作讓我經常在創作者與出版者之間看到許多尚可精進的可能。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不同國情的創作者與出版者之間,少見多怪。在葡萄牙,就有幾位繪本創作者決定自己的書自己出,卯足了勁共同開創屬於自己的出版社Planeta Tangerina(橘子行星)。
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1999年他們從平面設計公司起步,2007年開始出版繪本,成員有繪者、作家、圖像設計師、通路管理者,可隨時彈性調配出不同的工作組合。主要文字作者是伊莎貝爾(Isabel Minhós Martins),繪者馬達琳娜.馬杜索(Madalena Matoso)、貝納多(Bernado P. Carvalho)、河野雅拉(Yara Kono)都經常與她合作。從獨立工作室出發,堅持小而美的特色,尤其注重對青少年讀者的啟發,並與現今的世界對話,關注環境、種族、遷徙、文化溝通、生命關懷等議題,有時搭配抽象的色彩表徵,以拼貼、版畫、多媒材進行插畫。
(圖片來源/ Planeta Tangerina網站)
Planeta Tangerina不僅在葡萄牙、在歐洲受到矚目,幾乎年年在波隆那童書展囊括不同獎項,並獲得英國泰德美術館的出版青睞,如 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 探討生命來去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們消失,到底是去了哪裡呢?所謂的「不見」、「消失」,如果沒有人發現,等同沒有人記得,無所謂消失與否。至少要有兩個人,才會發生有人「不見了」這樣的事——還在的人發現另一個已經不在了。
我們總說離去的人兩手空空,什麼都沒帶走;事實上,還存在的人充滿困惑,那種困惑不是月球有多重、海裡有多少水、天空離地球有多遠……這類可以量化或有答案的問題;而是比如「他去那裡了?」「我們會再見到他嗎?」這類很難回答的。我們無法確定是幸運或不幸運,因為不只是「人」會不見,有時候連「東西」也會不見,陽光、雲、樹葉……都有「不見了」的問題。於是作者開始探討雲是如何不見的?水窪是如何消失的?那沙土呢?再回到無限可能的生命。
對人類來說,太陽不見又升起。但對太陽來說,不見又出現的是人類,它一直都在原地。(圖/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 內頁)
人或東西都會有「不見了」的問題,對石頭而言,不見需要花很久的時間。(圖/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內頁)
經過種種舉例,最後一段文字停在一個「大提醒」(有如做完瑜珈要有個大休息),只要嘗試過,永遠比沒有做什麼來得有意義:
Better than nothing ...
Nothing is too empty a place to go.
And besides, if we all go there,
it will cease to be nothing in no time.
( We can't do that to it. )
由創作者共同創辦的Planeta Tangerina有什麼特別的營運方式呢?他們有如「合作社」般的運作,所有收入與支出全歸出版社所有,所以作者在本地不收版稅,這是他們對團體的貢獻。因為這麼無私的舉動很難得到共識,他們在邀請夥伴時也就特別謹慎,目前成員只有8人,受聘的員工則正常領薪水。
8位創作者共同創辦的Planeta Tangerina,收入與支出全歸出版社所有。(圖/Planeta Tangerina官網)
他們的個人收入有年終分紅、海外版權收入、演講、工作坊種種,根據其中一位夥伴Yara Kono的解釋,這出發點緣自於他們對這個出版社的熱情。提到年終分紅,當然有不同比例,不過她也微笑表示:有盈餘的話才有得分。
畫家河野雅拉(Yara Kono)(圖片來源/ Planeta Tangerina網站)
應在地合作社的邀請,Planeta Tangerina第一次出訪到台灣,由繪者Yara Kono代表,即將在台中精武圖書館分享這個實行社會主義理想的出版工作室,並舉辦工作坊、簽書會。
Yara Kono,日裔、巴西出生長大,目前定居葡萄牙里斯本,作品中可窺見她平面設計上的豐富經驗,應用了獨特的色彩搭配,巴西國旗上的黃、綠色經常出現在其作品裡,加上不同明度與彩度的紅色,演化到橘色、粉紅色,總是在書堆中名目張膽的讓讀者先睹為快。有次在波隆那書展,我被 Abzzzz...: A Bedtime Alphabet 這本字母書吸引,走進出版社的攤位,這位張大嘴的女孩,想睡覺的呵欠,毫無疑問在選美賽中得冠。
Abzzzz...: A Bedtime Alphabet有明亮的色彩。(圖/Abzzzz...: A Bedtime Alphabet內頁)
開始尋找她的作品後,馬上發現她所有繪本都是Planeta Tagerina出的!她是整個公司裡與最多不同作家合作的繪者,而且動作非常迅速,她看到文本之後,只要打定主意,可以在幾個月內畫完,是所有我曾經訪問過的作家中最明快果決的。《三球毛線,編織自由》(Three Balls of Wool )翻譯成英文版後,我深感她創作時帶著直覺的執著,從決定畫材、使用的色彩明麗,邊界清晰,有層疊但不混雜,處處有乾淨俐落的視覺變化,還透著日系侘寂感,即使尖銳話題也平和處理。
《三球毛線,編織自由》色彩明麗,邊界清晰,有層疊但不混雜,處處有乾淨俐落的視覺變化。(圖/《三球毛線,編織自由》內頁)
Telefone Sem Fio(電話壞了)
Yara Kono最新的作品是Telefone Sem Fio(電話壞了),從故事到畫面都是她的創作。一台線路不通的電話,要如何傳話呢?就像小學生玩的「傳宗接代」遊戲,以口語傳話的經驗,讓錯誤百出、造成許多誤會。因為「電話壞了」,一段話從一個人傳到各地所發生的變化?遠超過我們的想像,Yara Kono以拼貼詮釋,造型與色彩又是一絕,不侷限每個人豐富的表情,有的以半邊臉出現,有的以背影或是上半身穿梭在畫面中。
Telefone sem fio from Planeta Tangerina on Vimeo.
Image 是另一本在線條、色塊中討論視覺的作品;Cem Sementes que Voaram (100顆種子)中提到種子飄離樹木在他處落地生根,更深入討論了這個世界的植物生態與移民的共通觀點;A Ilha(島嶼)原本說的是葡萄牙,但我讀來更像台灣!這是他們創作時沒料想到的。
Image 是一本在線條、色塊中討論視覺的作品。(圖/Image內頁)
透過種子飄離樹木再落地生根,看見世界植物生態與移民的共通觀點。(圖/100顆種子 內頁)
A Ilha原本說的是葡萄牙,但讀來更像台灣。(圖/A Ilha內頁)
經歷南半球的成長,到歐洲的繪本國度,Yara Kono清麗的風格,彷彿一顆種子從亞洲飄移到南美洲,再隨行到伊比利半島;她一直說來到台灣是到了「地球的另一邊」。這一陣Planeta Tangerina的繪本風,已經在台灣吹起了春天的暇意,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更多Planeta Tangerina成員的作品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