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從前,書頁的中間有一道牆,牆的這頭有個小騎士,看著高高的牆,他心裡好安心。「還好有這座牆!」牆的那頭不只有兇狠的怪獸,還有超級可怕的大巨人,要是沒有這座牆,鐵定會被吃掉的啊。"
從小騎士視角出發的故事,讓讀者自然而然順著小騎士的敘述進入劇情,但同一時間,圖像帶出了另一條敘事線。牆的另一頭是什麼樣子?犀牛、老虎、猩猩盯著高牆,一隻疊著一隻,試圖爬上高牆,但卻失敗了。小騎士說,牆的這頭很安全,牆的那頭很危險,但小騎士的身後,危險正步步逼近,水越淹越高,水中的怪獸張著大嘴,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有雙大手抓住了小騎士……小騎士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作為讀者,同時接收到文字和圖像傳遞來的訊息,兩者說的既是同一個故事,卻也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如同強.艾吉的另一部作品《Life on Mars我的火星探險》,本書巧妙運用文字和圖像之間的反差,創造出值得一再玩味的閱讀體驗。從封面、扉頁、書名頁,一路到真正進入故事,書中的每張圖都是以跨頁呈現,由書頁中線轉化而成的高牆,將繪本創作和書本身的形式做了絕妙結合。透過版面設計上的巧思,高牆的兩側,不只是左右頁,更一劃而成兩個世界。簡單而互動性強的文字,更邀請讀者進入書中世界,看到小騎士陷入危機,身為讀者都不禁為小騎士著急,好想大喊提醒小騎士注意。隨著故事的推進,看似平靜的文字敘述下,實則洶湧波濤,而柔和淺淡色調的插圖和表情呆萌的角色們,恰到好處地緩和了故事的緊張感。
單純享受故事帶來的幽默和趣味之外,一層層精心鋪陳的伏筆,更挑戰讀者進一步思考。文和圖各自開展出令人充滿想像的空間,當彼此交會,碰撞出的不只是趣味,也是價值觀的衝擊。高牆保護書的這邊不受另一邊威脅,應該是要這樣的,不是嗎?小騎士認為牆的另一頭充滿危險,但他真的了解對面的世界嗎?他對於自己居住的世界,又有多熟悉?小騎士太過專注於外界的危險,而忽略了來自內部的威脅。
牆這頭的世界,存在著他沒意識到的危險,而牆的那頭,是他還沒機會認識的世界。
牆為什麼存在?從出版社製作的書籍影片中,彷彿看到了這個故事的「之前」。更早更早以前,美麗的草地上,動物們自由自在地奔跑,然而不知道為了什麼,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牆悄悄被築起,一開始只是道可以一躍而過的矮牆,但漸漸地,高牆讓世界就此一分為二。牆是保護?還是阻隔?從這頭,看不見另外那頭,所有的了解只能來自於傳聞和想像。牆圍住的不只是空間,也限縮了心靈的視野。少了實際的接觸,於是只能猜測和想像,多少恐懼和誤解就此產生。
《The W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Book》以「高牆」為喻,說的不單單是個能讓大小讀者開心共讀,回味再三的幽默故事,更打破書的界線,直接與讀者對話,並開啟更多討論的可能性。身處多元文化共存的複雜世界,人們思想觀念和價值的歧異,築起一道道有形或無形的高牆,面對紛擾的時代,這本書就像是作者的最佳回應。有沒有可能,我們像小騎士一樣,太專注於心中的恐懼,而忽略了真正的危險?或許我們一直以來的恐懼,其實並不可怕,要不要試著跨出步伐,看看世界的那頭是什麼樣子?一切都由你決定。越過高牆,也許一切都跟想像的不一樣,而恐懼都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別讓高牆阻隔你的世界,無論是大膽前進還是小心翼翼,保持好奇心勇敢探索,世界總有未知的驚喜在等待。
【博客來年度選書指南──2018】
集結了2018年,總計24篇年度選書推薦手札。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我們發現面對世界的態度,比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
盤旋在腦海有種種疑惑,渴求解答,於是這樣的喊出──我在找你,你在哪裡?
生活是一場「遊戲自黑暗」,在「摺紙動物園」裡,每每以為下一秒就要失去血脈,仍然要張牙舞爪,做困獸之鬥,
繃緊神經線,連做夢都看到自己在「看不見的雨林裡」不見天日。
世界很大,不用急,我們慢慢走好,跟著Oliver Jeffers的腳步──「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在閱讀中迷失方向的話,跟著這群人,有解。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