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季風》Vol.1和Vol.2(攝影/張志偉)
紀實漫畫是一種以非虛構故事為創作題材,畫面和敘事皆試圖打破一般劇情漫畫的敘事性,創造出宛如紙上紀錄片的閱讀體驗。從2012年開始醞釀「亞洲紀錄漫畫」出版計劃的慢工出版社,從2013年起以一年一版的慢工速度推出《工廠》、《前線Z.A》、《青空下的學堂》、《哈囉哈囉馬尼拉》等深度紀實漫畫,希望以視覺敘事的方式,出版亞洲地區不同創作者的紀實創作內容。
2017年起,慢工出版社推出《熱帶季風》刊物,目前已出版第二期。每期包含三大單元──亞洲原創漫畫作品、國際漫畫作品介紹及轉載、創作者談紀實工作經驗,希望透過這個刊物,持續而穩定地為亞洲地區的創作者,吹起一股以社會紀實為體的漫畫新浪潮,並且影響、培育出一批有著各式畫風、能夠作出深度內容的創作者。OKAPI特別邀請慢工出版社社長黃珮珊,分享這《熱帶季風》計劃的始末。
OKAPI:慢工出版社一直致力於製作紀實漫畫,這次選擇以刊物的形式,集結多位創作者短篇作品,分期出版,這樣規畫的考量為何?之後裡面收錄的作品是否有發行單行本的規畫?
這個計劃的型式經過非常多次的轉變,最初其實想過做漫畫報,市調和分析後覺得行不通,還是改成刊物。它的初衷是有幾個原型,像是法國的《La Revue Dessinée》、美國的《WW3》和韓國的《Sai》。慢工緩慢經營了四年,大概摸索出自己要做的東西和一些市場問題,這次做刊物是希望建立品牌,並同時推動創作和聚集讀者。
台灣的漫畫市場有一段時間缺乏多元化的累積,以致於在我們直接想要做有深度、有風格的長篇時面臨人才缺乏、讀者也不夠的窘境。 《熱帶季風》在慢工限定的「紀實漫畫」框架下去給出創作者一個平台,因為是短篇,他們不用一下子卡住一二年的時間畫,大家一下子都答應來畫了,以前找作者找的超辛苦,不是開玩笑的。真實世界裡有多少樣東西,
紀實漫畫就有多少種可能。其次對於一直不懂紀實漫畫是什麼、或者認為紀實漫畫就是談議題的讀者,我想一次的讓他們看見十餘個完全不同的作品,這樣他們就能理解,原來紀實漫畫既可以社會、又可以民俗、也可以是建築、是個人記憶、是歷史、當然也可以是生活小事、街頭觀察,甚至還可以是生物漫畫!真實世界裡有多少樣東西,紀實漫畫就有多少種可能,《熱帶季風》簡單來說就是用做端出一盤豐盛的刊物來宣誓這件事。
有些作者或作品希望發展成單行本,第一期的建築大叔我就請他直接進行單行本了。最初有個階段我是想讓十個人去做連載,最後我就會有十個單行本作品。不過在第一期結束後發現這樣對讀者來說刺激不夠,於是第二期我們就改成主題式的企劃了。創刊號是宣誓、展現寬度,第二期要走的更遠、展現深度,後面每期都會再繼續給自己、作者和讀者一些挑戰,我希望它每期都有不同的意圖。
OKAPI:慢工出版社亦強調紙本閱讀的重要性,並透過書籍裝幀、編輯的安排來提供讀者不同的實體閱讀感受,是否可以介紹一下《熱帶季風》的裝幀和印刷有哪些看點?
應該說我們一直在思考紙本在今日繼續存在的意義(雖然說彩色圖書還未被數位超越,但也是遲早的)。《熱帶季風》的印刷可以說是把我們過往用手工所做的事做出更大量的複製,其實沒有太華麗的裝訂方式或者開模打凸那些工藝,我們把所有的精力和錢都放在紙和墨上面。我認為這二樣東西對了,紙本就有不輸給原稿的可能,讓它能夠成為另一個作品,而不只是複製品。
讓紙本以不輸原稿的方式呈現,
成為另一個作品,而不是複製品。我們請到同時也是一名書法藝術家的裝幀設計師何佳興做整體的規劃,各期最後會呈現出有系列性的總視覺。其實應該叫他一聲藝術總監,從《熱帶季風》的標準字、整體風格、視覺、排版、裝幀、用紙、印刷工法,甚至一些製作的策略他都有參與,也會由他出發去影響作者的用色想法。書中的側書封、封底、標題頁、扉頁都有點像是他的版面,這些地方都有高度的藝術性展現。
排版的樣式相當當代,也是一個看點,我們也希望藉由這樣的做法去打破漫畫的既有形像。
OKAPI:《熱帶季風》Vol.1在編排上,每個短篇之間的界線並不明顯,Vol.2在每個故事之間則多了更多說明,兩本共同點是透過裝幀進行轉場,這樣的安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為什麼不同故事要採用不同紙張、印刷和裝訂方式?和故事內容的相互關係是什麼?
紙張代表的是質感,每個故事和每種風格的圖都像有它們各自想表達的質地,如果你用紙張把這個質地表達出來了,那就會更強調這個質地。大家看過原稿的就知道,原稿上有很多顏色、力量和細節在印刷之後會消失,你可以說就這方面機械的技術還沒有超越人,那我們要怎麼彌補那些消失的力量和細節呢,紙和墨的選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漫畫裡的氛圍襯托到最極致、讓圖像給讀者的感受更強烈。
創刊號我們基本沒有轉場,我們想讓圖、紙、墨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清楚的「下一篇」,這個做法大概讓很多人喘不過氣來,不過當時也是有點想戰傳統。第二期在轉場上做了一些改變,這期的調性比較沉,更需要喘息空間,並且有一個清楚的大主題,緊扣主題的各篇名稱有了更強的重要性,所以每篇都加了一個開門頁,結尾我們也加了很豐富的延伸的閱讀,企圖讓讀者看完漫畫能夠走進真實。
《熱帶季風》Vol.1基本沒有轉場,以圖、紙、墨的轉變帶出「下一篇」。
《熱帶季風》Vol.2每篇都加了一個開門頁,結尾也加了很豐富的延伸的閱讀。
OKAPI:除了創作者短篇之外,每季另外邀請各界創作者針對「紀實漫畫」分享閱讀、創作體驗,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邀請的人選是如何決定的?
這個單元叫做「紀實力」,目的是要給予漫畫創作者對「行動」和「紀實」的想像,當然同時也希望讓讀者更深入的思考 「紀實」的可能性,並了解紀實創作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工作。
第一期我們請記者廖芸婕, 芸婕涉獵過一些報導漫畫和諷刺畫,知道慢工後主動和我聯繫,後來我也邀她來做培訓課。不知道這樣說她會不會不開心,她的報導《遙遠人聲》對我來說與其說是報導,更像一個裝置作品,我覺得她有創作的特質,心思很細膩,全球蹲點做報導但一直有她的核心,這樣的背景和紀實漫畫的創作是有連結性的。
《遙遠人聲 DISTANT ECHOES》為自由記者廖芸婕製作的白俄羅斯車諾比核災30年倖存者紀實報導,2萬字以上的報導分為4個卷軸式章節與5個box呈現,搭配近十部短片和聲音素材、360度環景等,以多媒體報導網站的形式呈現。
讓讀者更深入的思考 「紀實」的可能性,
並讓讀者去「體驗」紙本詮釋與線上紀錄片。
第二期本來就想找和紀錄片有關的,剛好今年認識了giloo(線上紀錄影音平台)的藝術總監鄧兆旻,他在台北國際書展買了《熱帶季風》創刊號,和我說他看了以後從沙潑上跳起來,我看到giloo時也跳起來了,所以一拍即合,我們就來想想能怎麼合作。根據二期的主題〈東南亞映像〉我們選了平台上二部泰國紀錄片,然後不斷來回討論要怎麼呈現。最後決定既不用漫畫做直接的影評、也不找導演寫文章,而是用圖文去重現紀錄片裡的氛圍。企圖以平面的形式勾起讀者的慾望,然後自己去看片(你點擊QR code、付錢就可以看了),我們要談的第一點是線上紀錄片平台帶來的改革、第二是這二部片的內容和手法,但我們希望讀者去「體驗」這二件事,而不是聽我們講,這也是一個小實驗。《熱帶季風》Vol.2用圖文去重現紀錄片氛圍,【紀實力】單元和giloo線上紀錄影音平台合作,附紀實影片《#BKKY》和《音樂共和國》的線上觀看Qrcode。其他單元亦透過延伸閱讀指引觀賞紀實影片預告。
OKAPI:《熱帶季風》的位創作者來自亞洲各個國家,創作主題也遍及從生活、旅遊、生態、文化、不同族群體驗等,請問每一期的主題如何訂定與挑選,與創作者間如何進行內容或版面上的溝通?
創刊號各篇的主題是依每個作者的調性去選的,沒有共同的主題,第一期單純想呈現這個區塊的風情和紀實的多樣性。後來認真思考了繼續做下去應該與讀者有什麼樣的對話,決定後續要有主題。但我不想做太精準的主題,太精準的話會綁住作者。〈東南亞映像〉是沒有遲疑就決定好的,慢工一直希望聚焦東南亞,但是有很多的困難,不管是市場的興趣不大或者適合的作者難找,所以我想一定要利用《熱帶季風》的力量好好的呈現一次,於是在我的記憶之海中撈出了所有我曾經有興趣的故事和人,一個一個的把它們組起來。
《熱帶季風》提供的是一個體驗和
一個被重新詮釋過的真實切片它的程序是這樣的,我想到的如果是「作者+故事」,那就直接聯繫作者進行;想到的如果只有「故事」,就先聯繫關係人,了解協助發展下去的可能性,然後思考誰的畫風適合、也會對主題有興趣。接下來如果是後者就是和作者一起採訪或看資料,聊到差不多了腳本就會出來。如果是前者我基本上直接等腳本來就好了。腳本出來以後和其它漫畫的工作應該沒有什麼差別,有意見我會給,有專業和核實的需要時我們會找夠專業的人來查核。然後就是分鏡、完稿。
以Adoor在第二期中的《倖存者》為例,這個故事是她提給我的,我們一起去採訪了主角之一,然後她給了我非常豐富的一個筆記,裡面用了一些哲學和藝術的角度去談她怎麼看這個故事,後來第一版的腳本來了以後是較直敘的講故事,我覺得可惜少了那些抽象的東西,我們來回之後加回那些哲學性的東西,為了使一些資料上的文字能夠放入漫畫中,這篇漫畫請了一位編輯修改語句、二位審稿人分別審校歷史和哲學的部份,每次修改後也要再請Adoor看過。
《熱帶季風》Vol.2中的《倖存者》篇,作品描述柬共倖存者與戰爭創傷共存的餘生,由作者、編者、文字作者和審稿人共同協力完成。
OKAPI:慢工許多作品都有發行多語文版本,《熱帶季風》內容收錄涵蓋亞洲不同地區的創作者,是否也有發行不同版本的規劃?
來啦,第二期是中英雙語,一個人仰馬翻加大燒錢的計劃。創刊號即便沒有英文,還是有外國人來買,我們同時希望這些內容可以被亞洲不同國家的人看見,也讓歐美國家的人看見亞洲漫畫家自述下的亞洲,這一直是慢工的初衷。今年底預計會帶《熱帶季風》去巴黎參加展售、也會去德國,韓國書展上一位北歐的漫畫出版人也表示會盡力邀慢工去丹麥的漫畫節。我們自譯英文,至少有興趣的出版社能了解內容,未來有沒有其他的譯本出現就看緣份了。
我們的初衷是這些內容可以被亞洲不同國家的人看見,
也讓歐美國家的人看見亞洲漫畫家自述下的亞洲
OKAPI:針對從未讀過紀實漫畫的讀者,你建議他們該如何閱讀《熱帶季風》?
一頁一頁看下去就對了,不要想太多,就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想法,沒有標準的,有些會打中你,有些不會,但那都不重要,你買的是一個體驗和一個被重新詮釋過的真實切片。
歐美的紀實漫畫已經有幾種既定的模式了,在製作《熱帶季風》的過程中,我開始覺得我們可以生出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希望讀者和創作者都不要有任何的包袱。
比起告訴大家怎麼看,我更想知道大家看了覺得怎麼樣?
OKAPI:對於開始認識紀實漫畫並產生興趣的讀者,您是否還有更多類似《熱帶季風》的刊物可以推薦給讀者?
我之前曾介紹過《韓國新漫畫》,是韓國一間出版社的選輯,裡面有些作品其實是長篇漫畫裡的一章,算是一次性的去呈現「韓國中生代有如此豐富的、對社會關注的漫畫作品」。其實《熱帶季風》更接近該出版社出的刊物《SAI》,《SAI》在十多年前開始為韓國讀者介紹了歐洲漫畫、日本獨立漫畫,並聚集了一群韓國青年漫畫家在上面創作,因為時代背景的關係,這群作者的作品有對現實的濃厚關注。
《熱帶季風》的背景也有點相似,我們做了每期二篇的國際經典介紹,也是為了給國內更多的刺激和討論。作者方面有大量的新人、或者從插畫界跨進來的人,我希望《熱帶季風》成為一個時代的開端,所以我們有句slogan是「捲起漫畫新浪潮」,十年後說不定國外也會出一本慢工的選輯來談日本以外的亞洲漫畫。
法國的刊物《Topo》展現了漫畫做為一種展現手法的各種可能性。
另外可以介紹的是法國的刊物《La Revue Dessinée》和《Topo》,它是一個由十位編輯、編劇和記者組成的團隊,三個月一刊,二百多頁,有一二篇深度報導漫畫,其它則是一些固定單元,整本都是非虛構的題材,其實就像一般的雜誌,但是整本都是漫畫。第一次看到《La Revue Dessinée》我真的是驚呆了,那個就叫做實力,在法國,漫畫就是各種手法中的一種,你要拿它來做什麼內容都可以,就是這樣,在台灣,「原來漫畫可以拿來紀實」就震驚不少人了,震驚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代表沒有被普遍接受,所以要走到很深很多元的內容,得先打破第一層的結界,非常費力。
延伸閱讀➧➧➧ 一年做一本,以慢工絹印、手做裝幀的細緻出版,向紀實漫畫的創作者表達敬意
其他慢工出版社作品
*什麼是紀錄漫畫?
以漫畫的形式紀錄真實的內容,如同紀錄片或者紀錄文學。 這樣的作品不僅僅為「紀錄」提供了新的平台,也能將漫畫藝術帶到另一個層次。 點此見完整介紹和書單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