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水》企劃甘苦談──舊時雜誌的企劃再生
文:張鐵志/圖:《新活水》提供
一年前在籌備《Fountain 新活水》時,心情是忐忑的,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本雜誌將會長成什麼樣,是否會有讀者喜歡。
我們計畫每期做一個大封面故事來探索台灣重要文化議題、挖掘新浮現的文化趨勢。因為在這資訊紛雜的時代,雜誌應該要更有重量、讓人願意收藏。我們也希望在視覺上更大膽、更實驗性,當我和設計師第一次溝通時,他說像《Studio Voice》嗎?我說正是。
Fountain也希望成為跨域理解的文化平臺:跨領域、跨世代、跨地域,封面故事每期都很跨界,跨世代則表現在每期都有一個先鋒人物系列向文化的開拓者致敬,且盡可能在每期封面故事重視文化歷史的考掘。此外,每一期都有台灣與台灣以外的作家就一個主題跨域對寫。
第一期回首三十年前解嚴的文化爆炸,也是一個重新出發的自我期許:因為那是一場台灣歷史上非常巨大但卻未被徹底檢視的文藝革命。
第二期的「新台劇」是因為該年有非常多優秀台劇,我們試圖深入檢視這是一時的燦放還是代表一場新的運動。
第三期「我的雜誌、我的世界」是以「小誌」為主,因為看到這兩年小誌市集都很熱門,也看到許多創作者喜歡用雜誌來說自己的故事,於是我們鑽進了數十位小誌創作者內心深邃而美麗的井。
第四期「台灣美學:尋找屬於我們的視覺語彙」是因為越來越多設計師從草根文化與民間信仰出發創造新的視覺語言,所以除了介紹當代創作者,我們也特別回望前輩設計師們如何思考屬於台灣的美學,例如劉開。
第五期「成人愛漫畫」是因為希望從鄭問到年輕世代漫畫家,讓大家認識漫畫不只是娛樂,也是一門藝術形式,希望大家長大了還是要繼續看漫畫。
第六期「眾聲喧言:他們正在重新定義流行音樂」是這個文化正在出現劇烈的變動,且新世代創作者很誠懇地在音樂中表達他們的生活。
第七期的「重回民間:當前衛藝術遇上民間信仰」也是看到從當代藝術到設計、音樂等,都有一個新趨向:都試圖從民間文化尋找啟發與思想資源。
總之,我們關注當前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創造者,並讓Fountain希望成為一名誠懇的記錄者,並用編輯和設計這門技藝來理解與詮釋這個時代的文化想像。
《新活水》雜誌周年慶期間,任選二刊79折 >>>前往活動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