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江鵝:又阿花又有態度啊!我的神經外科能給他教到真是太好了──讀《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身為理科落後生,我對神經外科的求知慾大概可以用影集《實習醫生》裡面的Dr. Shepherd做為說明:不必教我太多細節,老師本身迷人最重要。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非常符合這個條件,作者用精彩的歷史個案,說明大腦區塊,故事各個甜美多汁(大腦在物理特性上本來就比其他器官多汁一點),加上作者說故事的口氣聰明幽默,時時可見天命異稟的腦漿,在出人意表之處ㄉㄨㄞㄉㄨㄞ晃晃,扣人心弦可比Dr. Shepherd眯眼亂笑,叫我驚喜。

《實習醫生格蕾》裡面的Dr. Shepherd,專場是神經外科,瞇眼笑,以及帥。()《實習醫生》的Dr. Shepherd,專場是神經外科,瞇眼笑,以及帥。(圖片來源 /wiki)


驚喜第一章就來了。我本來雙手抱胸,冷眼旁觀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穿著向情婦致意的盔甲,上場跟人比武,結果被對手用碎裂的長矛從眼睛戳進腦袋。想當然,亨利回宮躺了幾天都沒好,太醫給他吃大黃,和埃及木乃伊燒成的灰,雖然讀到這種處方令我精神一振,但國王本人不見受用,亨利當時需要的顯然不是清腸與活性炭排毒,但那是西元1559年啊,誰會知道!他自己只是一心想見情婦黛安娜,這時候皇后凱瑟琳倒是冷靜果敢,鐵腕禁止小三入宮,並且叫人砍下四名罪犯的頭顱當樣本,叫當時束手無策的醫療團隊拿去研究治療方法。亨利的淒慘與凱瑟琳的氣魄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讓我想起《紙牌屋》第六季預告片,自此食慾大開,淅瀝呼嚕讀完整本,吮指有味。

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從恐怖醫學院到外科手術新紀元,消毒之父約瑟夫.李斯特的信念與革命。

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從恐怖醫學院到外科手術新紀元,消毒之父約瑟夫.李斯特的信念與革命。

亨利二世那個年代,人類還以為頭殼沒破就是腦袋沒壞。前不久讀過《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才知道,早期的外科醫生並不是特別受人尊敬的職業,這也合理,畢竟在科學知識有限的條件下,尤其微生物學還沒問世,人被切開以後還能活的不多。我們得感謝早年的外科醫生,願意以近乎追求信仰的熱忱,到處去偷屍體搶屍體來解剖,逐步揭露人皮底下的各種結構。對這些外科先鋒來說,「死者為大」不如「死者為大體」,大體是當時唯一的課本,而外科先鋒們「偷課本」的故事,有些相當驚人。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裡有個偷課本的故事,或嚴格來說,是偷撕課本。1911年的神經外科醫師哈維.庫欣(Harvey Cushing)叫第一天到任的住院醫師夏普(Sharp)到殯儀館買通牧師,好把死者透納(John Turner)所有的內分泌腺和臟器包括蛋蛋都摘回來研究。夏普在採摘腦下垂體的時候遇上魔王關,透納生前患有腦下垂體異常,顱骨過度生長厚達2.5公分,夏普在房裡鋸得大粒汗細粒汗,家屬在外面對著擋門的牧師鼓譟,幸好門被衝開那當口,夏普終於抱著他那袋贓腺贓臟從後門逃走,跳上計程車火速離開,沒被悲憤的家屬亂石砸死。

透納是知名的巨人,早逝於36歲,死後遭庫欣不道德解剖,卻也成為「肢端肥大症」的研究先例。(圖片來源 / )透納是知名巨人,早逝於36歲,死後遭庫欣不道德解剖,卻也成為「肢端肥大症」的研究先例。(圖片來源 / semanticscholar


計程車是牧師事先叫好的,庫欣撥下的行賄預算是50美金,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來換算,相當於2017年的1330美金,折合目前新台幣4萬塊左右。牧師果真可靠,收錢有辦事,開門把風兼叫車。我在看到牧師叫車的時候笑出聲,自覺對不起哀慟的透納一家,但又無法不欣賞作者微酸的幽默感。題外話,他自己嘴壞不夠,還要在書末的註釋頁把南丁格爾供出來,說她提及某次外科手術,是她「唯一看過死亡率百分之三百的外科手術」,因為開刀的醫生不小心砍傷自己和旁人,引發敗血症,病患後來也沒能存活。截一條肢死了三個人,百分之三百。唉呦喂。

在這樣愉快的閱讀過程裡,我居然無痛提升了一點神經外科的知識水平,多認識了幾個詞彙和概念:神經元發射、聯覺、顳葉癲癇、臉盲症、庫魯症、分區分職、噠噠噠、滴滴滴、等等等,但還是無法完整覆述深入的細節。好比,我還是無法完整解釋為什麼我從小覺得阿拉伯數字3是黃色,那是一種「聯覺」。書裡說是神經迴路的緣故,迴路在行進的過程裡發生某些狀況,造成知覺的聯結,以上就是我吸收程度的極限,謝謝大家。從前我對於理科上的落後難免自責讀書不夠努力,但讀完這本書開始相信,或許我的文科腦就是有某一塊比別人大,或皺折多,天生如此。每顆腦袋都有事先畫好的重點,沒有誰輸誰的問題。

就連這本講神經科學的書,我也能畫出文科生的重點來。我看到的重點不是任何一種大腦病症,而是一段發生在「幻肢症」歷史裡的插曲。在基礎知識不夠充分的時代,幻肢症非常考驗人類的理解與推論能力,明明不在的軀體部分,感覺起來卻還在,這是一道很容易往神學或哲學方向發展的題目,笛卡兒就曾經為這個現象頗為燒腦。一直到美國南北戰爭開打,因為普遍使用某種爆裂性子彈,導致許多傷兵必須截肢,臨床上出現大量案例,讓當時的米契爾醫生(Silas Weir Mitchell)得以對幻肢症進行原創性的研究,才開始懷疑幻肢與大腦之間有所關聯,為後人找出正確的方向。

但是,這個米契爾首先發表的,卻不是關於幻肢症的論文,而是匿名創作出一篇關於鬼肢降靈的自白式小說:戴德洛上尉因傷先後截去四肢,除了精神上的痛苦,截除後的手腳也如鬼魂似的,回來以痛癢折磨他,在一次降靈會上,他召來雙腳的鬼魂,與身軀再度結合,竟藉此成功走了幾步路,但最後還是摔回冷硬的地面。戴德洛說,他本來想把事件發表在醫學期刊卻被退稿,只好改成個人的敘述,投到《大西洋月刊》。

整篇文章只有幻肢症狀是真的,其他全為虛構,但是在南北戰爭的背景下,故事卻觸動許多人真實的痛苦與哀傷,造成出乎意料的迴響,也讓幻肢症因此普遍獲得正視,程度甚至比規矩的學術論文大上許多。米契爾雖然是個優秀的神經科學家,卻一直對寫作充滿熱忱,他其實是在看到故事的正面迴響之後,才著手準備正式論文的發表,而且隨著年紀愈來愈大,他在科學上的研究愈來愈少,反而全把心力花在寫作上,一生出版過20多本小說。姑且不論把臨床案例寫成小說的道德爭議,米契爾除了出色的幻肢研究之外,其實意外示範了文學的感性表述,有時候會成為理性科學論述的助力,甚至是開路先導。

躺槍的艾略特(T. S. Eliot),194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誰?誰cue我?」躺槍的艾略特,194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圖片來源 /wiki

第220頁,作者安排艾略特(T. S. Eliot)在某個醫生的生平裡,以路人姿態出現在牛津大學跑龍套的時候,隨手給他安上「窮酸無名」的形容詞,像文人常有的自知自嘲。文人的自知自嘲,最好別依著字面上的意思聽信,應該已經是常識。他在這本講述神經科學的書裡,花費篇幅交代米契爾棄醫從文的細節,像極了淡淡在說:科學發現再怎麼了不起,還是要寫得好看,才有人想知道,是吧?文章要寫得好看,所需要的經營和科學探索一樣,都是窮盡一生的事哦。

接著他又淡淡轉開,沒事似的,說回人腦的故事。但我已經以文科人的立場,添補了一點良好自我感覺,內心大讚作者山姆.肯恩(Sam Kean),風趣機靈又不卑不亢,熟悉科學又會講故事,文腦理腦文心理心都照顧到了。我必須承認,看完整本書,印象最深的除了幾個聳人聽聞的大腦病症以外,最吸引我的其實是作者本人。他在自己的官方網站自介頁面放了一個連結,說有秘密,點進去會看到他的非官方自介,第一句說他每個月至少會被叫成Sean一次;最後一句則是他認為開放式的單片三明治大勝一般三明治。

又聰明又細心,又阿花又有態度啊這個人,我的神經外科能給他教到真是太好了!

4. 作者山姆基恩(Sam Kean)的個人簡介頁面 http://samkean.com/samkean/,點下方的「Click for a Secret」可以看到他的非官方自介。作者山姆.肯恩(Sam Kean)的個人簡介頁面,點下方的「Click for a Secret」可以看到他的非官方自介。(圖片來源 / 作者官網


作者簡介

前OL,貓飼主,淡水居民。著有《高跟鞋與蘑菇頭》《俗女養成記》
江鵝的粉絲頁可對人言的二三事」
 
 


  山姆肯恩作品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小提琴家的大拇指:基因密碼裡關於愛情、戰爭與天才的失落傳奇

小提琴家的大拇指:基因密碼裡關於愛情、戰爭與天才的失落傳奇

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

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


 延伸閱讀 
但求無傷:一個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自大、自省與自我療癒的歷程

但求無傷:一個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自大、自省與自我療癒的歷程

是鴨子還是兔子 : 當腦神經學遇上哲學,探討記憶如何更新連結未來的樣貌

是鴨子還是兔子 : 當腦神經學遇上哲學,探討記憶如何更新連結未來的樣貌

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

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詐騙的故事?

    從《創造安娜》、《Tinder大騙徒》到各種離奇的詐騙犯罪,在經過串流平台的包裝後大受歡迎,但當我們看這些騙人與被騙的故事時,我們真正想看的是什麼?而這類影片是否只是幫助騙子們獲得更多關注?

    1356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詐騙的故事?

從《創造安娜》、《Tinder大騙徒》到各種離奇的詐騙犯罪,在經過串流平台的包裝後大受歡迎,但當我們看這些騙人與被騙的故事時,我們真正想看的是什麼?而這類影片是否只是幫助騙子們獲得更多關注?

13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