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最甜蜜的季節,朱天衣與她的山居同伴們

  • 字級


朱天衣-1
(攝影/郭上嘉)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去年冬天真不是個好年,雨下得什麼東西都種不活。」農曆年後,台灣島仍籠罩在濕冷雲霧雨團,在新竹山間定居多年的朱天衣,忙碌招呼一群群來訪友朋,仍一股氣定神閒,穿巡在名為「甯苑」的山間居所。小時候走跳於盆地南端邊緣的木柵,成年後往淡水、三芝北新莊遷居,看似不定向的尋找理想家園,不變的原則是靠山靠河,往人少的地方搬。在完成系列寫作教學書的出版,寫作世家的小妹朱天衣,因報紙副刊的邀稿,開始書寫在新竹關西錦山上,與蟲雨鳥鳴、貓狗相伴的山居歲月——《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朱天衣-2
朱天衣的山居小屋「甯苑」(攝影/郭上嘉)

數年的離居,讓她對大自然這既熟悉又天天都有新事物的好朋友,更加深切而篤定。「一切,都是從自力起厝開始的,」延著溪流築居,讓朱天衣更了解水道對土地的重要性,也是這股溪水,讓她得以與現在的家相遇。為何不稱之為夢想中的家呢?跟所有的都市人一樣,朱天衣有自己版本的夢想家園,「當然是很女生的,浪漫小木屋那樣的。頭一回來這裡,滿地大石頭,絕對不是現在看到的樣子,沒人要的一塊地,」日夜不停的溪水,聽在許多人耳裡是噪音,鄰近開墾時遺留放置的石頭,是理想家居前身的「原住民」,她約花了半年整地,居處的時間久了,時節的變換只會更加提醒她與之良善相處的必要,「水道與人走的山路一樣重要,平常看來沒什麼的溪流,夏天雷雨颱風洪汛一來,足以把幾疊石頭高的駁坎淹沒。」

朱天衣-4

朱天衣-5

朱天衣-3

朱天衣-9
(攝影/郭上嘉)

書名的關鍵字「山居動物同伴們」,投入動保志工多時的朱天衣笑說,自己是有意識地將她的動物伙伴們控制在「狗兒貓女近四十隻、雞十幾隻、鴿子四隻、鵝兩隻」的規模,「只是你無法控制生命的來去。」書寫時,朱天衣非常有意識的避免將動物擬人化,「我不確定大家對這些阿貓阿狗的故事有沒有興趣,但牠們是活生生的生命,我既無法坐視不管,也不會訓練牠們坐下、握手。」身為他們的一員,朱天衣的用情深刻,顯現在對待每一隻同伴的「差別待遇」上,「牠今天臉有點腫,不知道被什麼東西螫了,」這是寵舍裡很安靜的哈士奇;「牠早上非常不乖,現在還在生氣,」庭園大樹下一隻神氣的八哥鳥正擺著姿態;還有會「留」人一下,無非是希望陪牠「玩一下」的貓,每個動物伙伴的狀況,都逃不過朱天衣的法眼。樹間展顯爬樹美技、領頭一吠全園皆沸然,動物們的種種表現,是與人類之間神祕又難以言說的溝通密碼,「這隻曾短暫離開過,現在回來,在貓群間的位階就不一樣了,得『重新計算年資』,很吃虧呢!」朱天衣邊說,手裡又多了另一隻喜歡嬰兒抱的貓咪。

朱天衣-6
(攝影/郭上嘉)

「如果分貓黨狗黨,天心跟媽媽是貓那邊的,爸爸跟我算是狗國的。」朱天衣還記得小時候養的第一隻寵物,曾說對動物可能比對自己女兒還有耐心的作家劉慕沙,在不算寬敞的家裡,小時候的朱天衣跟許多小孩都不同,她養的是烏龜,「我從很小就習慣自己一個,姊姊們大我幾歲,早過了扮家家的年紀。我跟媽媽一樣,對動物總是很有耐心。」朱天衣說起木柵老家,有段快樂時光是在家後頭的山坡度過,「媽媽為了讓整晚寫稿的父親好好補個眠,週日一早就會帶我們姊妹上山玩,一路唱歌。其實我們都知道,媽媽是要讓爸爸睡個好覺。」

曾與父親朱西甯約好合寫一本狗書的她,在新書《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裡壓軸的〈四季桂〉一篇,寫到父親為女兒植桂的浪漫,她坦承,這是自己全書最看重的一篇,「我的反應一向較慢,沒法在第一時間對哀傷做出什麼反應,」朱天衣說,晚一點就輪到杏花的季節了。此時的她,眼眶也漫出當季正盛放、山櫻花掛枝的雨露。

朱天衣-7

朱天衣-8
咖啡樹(攝影/郭上嘉)

穿著新入手的雨靴,屬於女孩的粉色系,一瞬間,作家回到了兒時的那個朱天衣。童心未泯,要來者猜猜壘實的鮮紅漿果是什麼,「別擔心,可以吃的,我全試過了。」躺在手心兩瓣淺黃的咖啡豆,新鮮得有滋有味。山居的動物伙伴成為故事,植物的長成則提醒時光的流逝,「說植物安靜,我覺得它們其實都長得好快!」在朱天衣的園子裡,數量最多的植株是桂花,我們嘴裡含著一盈桂花,甜蜜帶點苦澀,山居歲月靜好,朱天衣的故事看來也尚未說盡。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