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忘了在波隆那書展的哪個角落,拿了一張書單,這張書單可精彩呢,上面列了100本與電影有關的童書。我覺得像是武功秘笈,可是卻又練不來,原因是語文太多種類,有的是義大利文、有的是法文、有的是西班牙文,只有少數是英文,而且遺漏日文、德文。書單帶著莫名的奇妙規則,有的就是戲;我單就手邊有的部分來介紹;其實這是一張無限延伸的書單,只要對繪本有興趣的朋友,多半喜歡看電影,所以可以列出比100本更多更多的相關閱讀。我來起個頭,讓大家接龍,順便整理書櫃,該買的、該放在一起的,就趁機儲備為夏天躲太陽的必需品。
我分為幾類與大家分享:
—— 關於電影
已經拍成電影的繪本有:
- 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雨果的祕密)
- Wonderstruck(奇光下的祕密)
-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丁丁歷險記)
- Jumanji(野蠻遊戲)
- Polar Express(北極特快車)
- Shrek(史瑞克)
-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波特小姐:彼得兔的誕生)
- Puss in Boots(鞋貓劍客)
-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獸冒險樂園)
- The Story of Ferdinand(萌牛費迪南)
其他還有很多童書、少年小說,譬如The Wizard of Oz、The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The Giver、Holes、Wonder、BFG、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Fantastic Mr. Fox、The Hunger Games⋯⋯就姑且放一邊。
有一類是採紙上電影的方式:Q版的ET, The Extra-Terrestrial,改寫自Melissa Mathison原ET劇本,為現代小孩開啟另一個ET影像;Mary Poppins, Up, Up and Away是Helene Druvert的作品,使用雷射切割與黑白對比的層次,鋪陳有如劇場的效果,同場加映作者另一本作品Paris, Up, Up and Away。.
(圖/E.T. the Extra-Terrestrial 內頁)
(圖/Mary Poppins Up, Up and Away內頁)
(圖/Paris Up, Up and Away內頁)
若說雷射切割,那一定要讀Rebecca Dautremer的Le Petit Theatre de Rebecca;但如果提到繪本中的劇場效果,首推蘇西.李(Suzy Lee)的《愛麗絲幻遊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 )。Il Teatro di Pinocchio 整本書的設計就是一個劇場,讀者同時也是遊戲者,加上劇本,以大色塊為背景的設計,還可以自己切、割之後前後穿格,造成如布景般的說故事背景;完全是皮影戲的紙化版。
要看繪本中的劇場效果,首推Suzy Lee的《愛麗絲幻遊奇境》(圖/Alice in Wonderland內頁)
Il Teatro di Pinocchio整本書的設計就是一個劇場,完全是皮影戲的紙化版(圖/Il Teatro di Pinocchio內頁)
有一本以默劇為時代背景的繪本Silent Movie,記敘百年前許多歐洲移民到美國時,一個男孩隨著母親到紐約找父親,但因為下船時人太多了,彼此失訊,又遇到扒手,情況糟到不能再糟了,貧寒交迫,母子忙著找工作。這孩子在路邊抓扒手時被導演看見而錄用為演員,默劇沒有對白,頂多使用字幕稍微解釋劇情,所以當時不懂英文的小男孩可以參與演出;也因此被父親尋獲,是個皆大歡喜的故事。創作者Avi回憶小時候看卓别林、勞萊與哈台的短片,一個五分錢銅板(nickel)即可,於是Nickelodeon成為與影片相關的用語。繪者C.B. Mordan參與Silent Movie這本書,採用如默片時代的黑白手法,將墨色畫在陶板上;畫面分格,設定每一頁如樂譜上的一小節,讀者在單面格數多的閱讀速度就會快一點,這樣的「配速」進行閱讀。
Silent Movie採用如默片時代的黑白手法,畫格相當於影格。(圖/Silent Movie內頁)
Lights on Broadway, A Theatrical Tour from A to Z 一看就知道是以百老匯為主的字母書,譬如A is for audition, B is for broadway, C is for costumes, D is for dressing room,......;Young Charlotte Filmmaker 由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出版,介紹了美術館建立於1935年的電影部門,有三萬部電影的館藏,以一位喜歡黑白電影的女孩穿越電影時空,從黑白到彩色。法文的Clap Zoom 解說了電影的拍攝過程,還有現場的工作人員需要做些什麼事;過去的電影與現在的電影、角色的設定。
Lights on Broadway, A Theatrical Tour from A to Z
Clap Zoom
Lights on Broadway由字母A到Z呈現百老匯相關的字彙。(圖/Lights on Broadway內頁)
由小女孩為主線,介紹Moma的電影部門史。(圖/Young Charlotte Filmmaker內頁)
Clap Zoom說明電影拍攝過程與分工。(圖/Clap Zoom內頁)
——關於明星:著名影星、歌舞明星、默劇演員、樂手
《戲在不言中》為大家介紹了默片之王卓別林;近年來由西班牙作家Isabel Sanchez Vegara的「Little Peolple, Big Dreams」系列,介紹了Audrey Hepburn、Ella Fitzgerald,當然,這麼著名的明星還有別的版本:Just Being Audrey by Julia Denos and Margaret Cardillo、Ella Fitzgerald by Andrea David Pinkney and Brian Pinkney,各有特色。
還有著名舞者Josephine Baker,不同風格的Josephine by Patricia Hruby Powell & Christian Robinson、Jazz Age Josephine by Jonah Winter & Marjorie Priceman展現出這位歌舞高手突破傳統,在不被看好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這位因為表演得太累而一覺不起的歌舞巨星,讓我想起另一本有舞台效果的Swan, the life and Dance of Anna Pavlova,這位貧苦女孩因為觀賞芭蕾舞而得到啟發,在經過嚴謹的學習與苦練後成名,到世界各地表演,卻因為風寒而早逝。生命有盡時,可以在他們最盡情揮灑的舞台上結束,也是另一場戲。
法國默劇之神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也出現在兩本不同作者、繪者與風格的繪本裡:Monsieur Marceau 與Marcel Marceau: Master of Mime。馬歇.馬叟為了躲避納粹的搜尋,直接更改了猶太姓氏,他特有的白臉小丑造型「Bip先生」,總是穿著條紋工作服,戴著老舊的高圓筒帽,在逗笑的表演下,暗藏了為同胞哭泣的眼淚。默劇原為古希臘的藝術,全程表演不說話,只使用肢體語言,現在全世界都有默劇表演,身為默劇表演者,馬叟認為要成為好的默劇表演者,必須身具畫家、作家、雕塑家、詩人、音樂家的角色,並以超強的耐力與天份完成。
Marcel Marceau: Master of Mime描繪默劇之神馬叟的故事。(圖/Marcel Marceau: Master of Mime內頁)
Esquivel!, Space-age Sound Artist,在電子音樂初始的時代,Esquivel應該是混音始祖吧,從日常音樂中找到各種樂器配合,成為當地配音;後來到紐約發展,幾乎是最早期使用兩聲道錄音技巧的樂者。現在的電子合成音樂可以模擬多種樂器,但當時的模擬粗糙,加上回音、延長的效果,擬造另一種說不出來什麼樂器的風格,說是模擬鋼琴、吉他、風琴、笛子,但充滿「假聲」,Esquivel以對聲音的敏銳度開創出混音、錄音,加上他融入來自墨西哥的曲風,因此在迪斯可、輕音樂、流行音樂的進化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
——其他關於表演:馬戲團、歌劇、音樂劇
許多繪本中以馬戲團、表演者為背景或是主角,一如電影中的魔術表演。
桑貝的Musiques以音樂為主題,表現了表演者的日常種種
書單上的The Marvels(奇蹟之屋)、Bluffton、Sandy's Circus、The Other Side、Life Is Magic、Le Chien et la Lune以及我即時在波隆那收集到的新書The Circus of the Dwarf and the Bearded Lady 都是與馬戲團有關;儘管現在居於動物保護的立場,動物馬戲團漸漸式微,在20世紀初,這類的表演活動讓許多觀賞的孩子們萌生許多想像與對未知的憧憬,其後續遺留的影響無限深遠;沒有被動物保護法限制的表演活動,保留好幾百年的音樂欣賞,從皇室獨享到平民共享,我想以這本桑貝先生2017年最新作品、法文版的Musiques總結我的書單。桑貝的作品總透著對眾生態的一點揶揄,這本以音樂為主題,表現了表演者的日常練習、舞台表演、餐廳或路邊表演的種種。
書單總是掛一漏萬,好書讀不盡,相信以這樣紛雜的書目,每一位讀者都能以各自的閱讀經驗、不同方式做自己的連結,寫下更多聯想,期待迴響。
Life Is Magic
Le Chien et la Lune
作者簡介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延伸閱讀
1.讓讀者的「回想」成為故事情節一部分──專訪《奇蹟之屋》作者布萊恩‧賽茲尼克
2.賴嘉綾:萌牛費迪南為何不好鬥?──繪本《愛花的牛》暗藏的時代線索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