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乎不曾是哪位特定作家的書迷,……總認定「一個作家不可能寫出那麼多本傑作」。……然而,松本清張先生是少數讓抱持錯誤觀念的我持續閱讀的作家之一。
──東野圭吾〈少年時期的衝動〉,《大概是最後的招呼》
說到松本清張,第一個在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果然還是「社會派」三個字吧。以一己之力,在日本掀起劇烈「社會派」風潮的松本清張,生於明治42年、西元1909年。當時,日本已經獲得台灣做為海外殖民地,同時正緊鑼密鼓地確認一年後「日韓合併」的執行細節。此時的日本社會維新有成,萬事萬物欣欣向榮,日本邁向大日本帝國的未來似乎指日可待──生在這樣的時代,清張應該是幸福……的吧?
松本清張。(圖片來源 / wiki)
對他何其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帝國的榮光雖然遍及海外,但卻似乎無法射入自身社會的底層。誕生於廣島的清張,很快地隨父母移居小倉,並在樂觀的父親與悲觀的母親之間飽嚐生活的艱辛。「從十六歲開始幫忙家計,直至三十歲為止,因為家庭和父母的因素讓我的人生寸步難行。──我幾乎沒有什麼值得懷念的青春可言。前半生都是慘白黯淡的。」清張在《半生記》中如是說。
而正當家計步上軌道之時,戰爭爆發了。堪稱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清張感受到以國家為單位的力量如何操縱著個人的命運──多多少少抗拒著體制動員的清張,因此成了國家體制下必須被懲罰與馴服的對象。諷刺的是,正是因為被徵召入伍,使得清張首次感受到平等與自由的滋味。這樣的經歷,使得清張的寫作並非一昧地追求左派或右翼的理念,而更是從角色的個體經驗出發,描繪他們所面臨的甘與苦,以及這份甘苦是如何為社會體制這隻無形的大手所操縱。
長期在社會底層生活的經驗者清張,在1951年,以〈西鄉紙幣〉獲得《週刊朝日》百萬人小說三等獎,同時入圍第25回直木賞。受到這樣的激勵,松本清張踏上了創作之路。隔年,他在木木高太郎的鼓勵下,發表了〈某《小倉日記》傳〉。這篇小說創下了同時入圍直木賞與芥川賞,並且拿到芥川賞的優秀成績。1955年,松本清張寫下著名的《點與線》,自此聲名大噪,同時壯大了「社會派推理」的聲勢。四年後,清張出版《小說帝銀事件》,則是他正式透過創作介入社會當下事件的先聲。1960年,《日本之黑霧》出版,這本直指戰後日本諸多懸案中都有GHQ(盟軍最高司令部)身影的非虛構作品,切中了日本社會在戰後對自身處境的不安,使得「黑霧」一詞,迄今仍用來描述權力籠罩下不透明到極點的政經情勢。
在描繪體制間的鬥爭之時,松本清張並未放棄以個體經驗反思體制問題的路線。他最著名的小說《砂之器》亦是於此時寫成。他的創作力之驚人,待松本清張於1992年過世之時,他的作品總數已經超過700篇。即使是以選集的方式編選,文藝春秋出版的《松本清張全集》,總數仍達到66卷之多。
文藝春秋出版的《松本清張全集》(圖片來源 / 文藝春秋官網)
憑藉著如此驚人的創作速度,以及相當數量的佳作,松本清張以著一己之力,打響了「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名號,引發了之後長達30多年的社會派熱潮。因此,在日本推理史上,清張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甚至曾有「清張以前」和「清張以後」的分期。松本清張的主要貢獻,是讓日本的推理小說脫離對詭計的不懈追求,轉而開始關注自身社會的問題。而這樣的精神經過後續作家的轉化,已經成為日本推理小說中無法抹滅的一道血脈。
★ 認識清張,從這些作品開始 ★
1.《半生記》
推薦給重度推理小說讀者,以及完全不是推理小說讀者,但對日本戰前戰後史有一定興趣的讀者。《半生記》與其說是一個飽嘗艱辛的文學家寫下的回憶錄,不如說是一個活過底層生活的成功者誠實袒露內心那永遠無法澆熄的憤怒之來源所在。
2.《點與線》
輕薄短小但精悍無比的大師傑作。特別推薦給想要體會「社會派推理」小說的本格推理愛好者,以及想要了解松本清張寫作風格的讀者。本作巧妙地結合了經典本格詭計與難解的官商勾結議題。
3.《日本之黑霧》
在擺脫了戰爭陰影,往「更美好的未來」邁進的1950年代,日本社會發生了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社會案件,比如,國鐵總裁下山定則神秘失蹤死亡的「下山事件」,左翼作家鹿地亘在路上被美軍綁走監禁的「鹿地亘事件」……這些事件背後,都有星條旗飄揚的影子嗎?推薦給對戰後日本社會史有濃厚興趣,或是熱愛推理(不是推理小說)的讀者。
3.《信玄戰旗》
本作為少有的清張歷史翻譯作,推薦給清張愛好者日本戰國史愛好者。《信玄戰旗》的觀點在今日看起來可能已經有些陳舊,但清張的寫作手法仍頗有一覽的價值。
4.松本清張短篇集(上)(中)(下)
這套短篇集相當特殊,是由「松本清張的女兒」宮部美幸從松本清張260個短篇中挑選26個短篇集結而成。此一選集收錄了〈西鄉紙幣〉與〈某「小倉日記」傳〉這兩篇大師早期作品,值得一讀。
路那(推理評論家)
疑案辦副主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員、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小說嗜讀者,評論散見各處。合著有《圖解台灣史》、《現代日本的形成》。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