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人間》親筆簽名書進行中,鏡頭之外共有日方與台方共五人協助用印,歷時近四小時。
/葉怡慧(悅知文化總編輯)
每年年底都覺得時間飛逝,尤其2017的轉速特別快,還清晰記得二月的台北國際書展,覆面書活動、《誰的青春不迷茫》作家劉同訪台,以及悅知攤場上象徵《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那棵高高被架起的櫻花樹……回想當時聽到讀者說:「等等逛完書展,我們約櫻花樹下見」,此刻我的心仍感到無比幸福。
這篇文章的主題原為「2017暢銷作連發的幕後秘辛」,說來慚愧,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沒有一本書在推出前能讓我們自信地說出完全沒問題。面對市場的驟變,徬惶與不安是隨侍在側的,對於過程只能再三確認,做足做滿,然後靜待時間讓一切發生。《松浦彌太郎的基本100》提到的「八勝七敗的美學」,經常提醒著我們勝負之外更重要的事──
透過一本書,我們期待觸及到什麼樣的讀者?在人人都能創作的網路時代,這本書為何值得出版?可以從中提煉出什麼與讀者對話?藉由這本書,我們能夠營造出什麼樣的閱讀氛圍?為何是悅知,我們如何能做得比別人更好?理性的決策系統往往是非常複雜的,但我也必須誠實,不乏情感凌駕理性之上的選書,《在咖啡冷掉之前》便是。
日本這幾年非常流行「淚活」小說,即讀了會讓人哭泣的小說,或許是因為不知不覺中,我們都長成了哭不出來的大人,透過閱讀、流淚,進而洗滌心靈,以便能有餘裕繼續行走。《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在咖啡冷掉之前》便是其中代表作品。第一次讀到《在咖啡冷掉之前》,我淚流不止,同樣情況發生在悅知的第一本小說《生命清單》,我不會說眼淚是選書的度量衡,但即使身為非普通讀者,面對這樣的書也只能全面卸甲,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出版像這樣觸動人心的溫暖作品。
隨書附贈時光票卡「如果能回到那一天,你想見到誰」。
《在咖啡冷掉之前》第一波活動限量作家簽名書。
確實從後來的銷售數字看來,關於選書的所有理性推估有時不如共感實證來得精準。
五月,在東京採訪《便利店人間》作者村田沙耶香,她提到這是她首部實際以身體勞動來創作的小說,常年在便利店工作的她,藉由聆聽、觀察工作現場,讓讀者如實經歷一場全然的共感。純文學小說往往因閱讀門檻高而受眾有限,難得的是這部作品企圖藉由便利店這個場域所闡述的社會化議題,對身處台灣的我們並不陌生。將共感傳遞給讀者,與讀者的人生經驗連結,進而讓讀者成為故事的參與者,《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便是這樣的作品。
《便利店人間》在日本出版時,記者會是在便利商店裡實地舉辦。
發現蔡傑曦,他的攝影募資計劃剛開始,Insttagram追蹤人數才破千,然而,每幅影像都如詩般動人,除了驚喜這樣年輕豐沛的創作能量,也因為企劃《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讓我們學習到社群創作與商業出版的各自價值是能夠串聯及延伸的,而非直接的變現。
即便寫了這些,我還是認為成功模式無法複製,每本書都有它當時最需要、且做對了的事。站在暢銷書榜前,我仍然感到渺小,仍然戰戰兢兢地挑選你也會喜愛的作品。
悅知文化作品【看更多】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