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叢書館「發現日本」系列,主旨在於日本文化的深度剖析。
/曹仲堯(EZ叢書館副總編輯)
在出版品的世界裡,語言學習書相對是一種「剛性需求」,尤其是教材和考試用書。閱讀是為了能夠應考過關,為了取得畢業、錄取、就業、升遷等各種資格,這是大部分語言書讀者最切身的需求。
因此,我們的語言書市場便呈現如此樣貌:凸顯「功效」的書很多,多半都會搭配一種學習工具,例如「圖解」、「記憶口訣」、「套用替換」,甚至「不用背」等;強調「數量」的書很多,從1,000項到20,000則,單字、文法、會話、寫作、模擬試題,應有盡有;講求「速成」的書更多,你會看到「30天巧取黃金證書」、「1星期豪奪900分」等類似的標榜……
不覺得壓力很大嗎?這樣的閱讀動機與型態,似乎並不快樂。
身為編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兩個最基本的問題:「這本書能解決讀者什麼問題?」「讀者能從這本書裡學到什麼?」語言學習書的主要需求,造就了上述的必然現象,也讓有意拓展出版廣度的我們面臨困境。
於是,我們延伸出第三個問題:「學語言的讀者,更想知道什麼?」
二○一七年,我們出版了《京都,其實你不懂》、《京都,其實很可怕》、《帶媽媽去旅行3》、《紐約時報百年經典寫作指南》,以及「BIG IDEAS 輕鬆讀系列」的《經濟學百科》、《科學百科》、《哲學百科》、《葡萄酒密碼》等書。這些書都不是典型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語言學習書,而我們就是「奮不顧身」地做了。坦白說,確實是有點冒險,但我們並非閉著眼睛任意亂出,而是緊扣著「學語言的讀者,更想知道什麼?」這個命題來找尋更多的可能。
以「發現日本」系列的《京都,其實你不懂》和《京都,其實很可怕》這兩本書而言,之所以決定出版,是因為我們長期側寫日語學習者所得到的結論。日語學習者和日本文化愛好者的重疊度極高,但若後者的語文能力還不夠強,那我們是否能給予語言學習以外的其他支援?事實上,EZ Japan的「Nippon所藏」系列期刊,也是出自於同樣的思考邏輯,從讀者的興趣與愛好出發,用議題來帶學習。
說起《紐約時報百年經典寫作指南》這本書,則是讓編輯傷透腦筋,它的原文版本有太多劣勢,包括英語程度太高、規格過於龐大、文化差異、用途、原書編排方式太單調等等,在決定是否引進繁體中文版之初,就預料其工程浩大,「這麼做值得嗎?」「成本划得來嗎?」「台灣讀者真的需要紐約記者的寫作指導嗎?」這些疑慮始終困擾著我們,不過,編輯們還是努力克服了一切難關,賦予這本書全新的樣貌,終於以銷售佳績證明了這本書的出版是正確的。
《紐約時報百年經典寫作指南》原文書翻開之內頁照片
《紐約時報百年經典寫作指南》中文版翻開之內頁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百年經典寫作指南》總共有4,898則條目,延伸而出的單字、片語、例句都是上萬起跳,但我們並未採用「大數量」概念去取書名,甚至在簡介裡也不強調這件事。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它是「學語言的讀者更想知道」的事,我們就不是在隨波逐流,而是創造出新的需求。
EZ叢書館作品【看更多】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