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曹馭博/在機器文明開始之前,我們要先認識死亡——讀金英夏《告別》

    作者:曹馭博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 2024-05-13

    初讀金英夏《告別》讓我不斷回想起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AI人工智慧》:同樣是困於人類和機器身份的男孩,同樣遇見全知者且更高階的存在,以及不斷在行動中與苦難的他者相遇,藉由一場場死亡去認識自己的哀傷旅程。但比起電影,《告別》的敘事視角是將死之人的回憶

    More
  • 高妍/正是因為有水平線,海才成為海──關於我所敬愛的安西水丸

    作者:高妍 內容提供:鯨嶼文化 / 2024-05-31

    「我是就連現在,仍在畫著小學生般塗鴉的普通人。」這是1984年安西水丸登場於新聞廣告時所使用的文案。從三歲至中學畢業前,都在千葉縣千倉町的海邊渡過年少時代的安西水丸,在另類和前衛漫畫鼻祖——《月刊漫畫GARO》上繪製了一系列以少年「小西昇」為主角的自傳式漫畫。 在安西水丸的首部漫畫單行本《青之時代》裡,第一次出現小西昇的身影。他曾說,自己小時候是個怪小鬼,喜歡一個人躲起來安靜地畫畫。所以他描繪了一個眼神...

    More
  • 論證我的愛與萌──為什麼一定要看《BL教科書》?

    作者:Miyako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 2024-05-29

    每當開啟BL的話題,凡事看源頭,我常免不了要從八〇年代末期談起,或許來到如今會被視作倚老賣老,但這回有《BL教科書》裡眾位學者引領陪伴,感覺便不那樣勢單力薄。 到如今我依然認為自己是幸運的,與BL相遇在一個最壞的,也是最好的年代。八〇年代末,「BL」與「同人」、「二創」等概念一起傳入臺灣,「同人」是載體,「二創」是創作方式,「BL」則是題材。彼時「二創」的最熱門文本,是日本第二次同人熱潮《聖鬥士星矢》。...

    More
  • 【OKAPI編輯室選讀|6月編輯精選】請相信現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樣貌。10本書為你開啟探索之旅

    作者:#OKAPI 選書推薦 / 2024-05-25

    衝突、對立、變動氛圍滿溢到無法忽視,我們需要透過閱讀沉浸自己心靈,以跳脫現實中的框架和看待事物的既有角度。10本選書為你開啟一趟自由解放、不受管制的探索之旅,藉他人真實或奇幻的故事劇情,進行最低成本的探險,透過神秘又可愛的咒語,溫馨又共感的分享,重新認識自己的感受、穩定自己的心神。

    More
  • 喬齊安/不經大腦發文按讚轉貼,你我都可能淪為「網路冤罪犯」──淺倉秋成《奪命炎上》

    作者:喬齊安 內容提供:采實文化 / 2024-05-27

    小說開宗明義告訴我們:泰介根本沒有使用這些社交軟體,他沒有殺人、也沒有發推文。然而,雖然追蹤數與發文不多,這個帳號的說話語氣、擁有的物品、出沒區域所拍攝的照片,都唯妙唯肖地與泰介劃上等號,連他本人看了也會誤以為自己有在用X,何況是親友們。要命的是,這帳號更新的頻率長達10年,顯然不是臨時創建的,無疑加深可信度。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使用這個帳號持續扮演泰介?他怎麼取得泰介的個資?有如此深謀遠慮的惡...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