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我們究竟對孩子做了什麼?——吳曉樂×謝宜暉《懸崖邊的學霸》對談側記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 2025-03-11

    這本書雖然是談美國,但裡頭所謂「有毒的成就文化」與臺灣十分相近,在希望孩子出類拔萃的升學主義下,其實藏著很多壓力及沒有被說出口的東西,而這本書的重要之處就在於,它除了將這些黑暗面揭露以外,也提供我們很多解方,作者華萊士本身是記者也是媽媽,因此她不用批判性角度書寫,而是用對談、聊心事的口吻呈現。

    More
  • 【宋瑛堂翻譯專欄】古書今譯,如何選字不NG?關鍵在「時空感」

    作者:宋瑛堂 / 2025-03-12

    小譯者我最怕翻譯古書,但比古書更可怕的是「樂古不疲」的同行。在加州一場朋友的新春聚會中,有位台灣朋友恭喜我獲得梁實秋翻譯獎,隨即拉我去認識一位東南亞華人譯者。與同業切磋是一大樂事,但這位譯者連恭維都省了,單刀直入考我:「翻譯大師嗎?Lolita 你怎麼翻?」 瞧不起口筆譯的業外人士很多,我在美國見慣了。這類美國佬一聽我是翻譯工,立即笑著列舉幾個近年瘋傳的中式英文,我認為這反應不足為奇。在我被抽考《Loli...

    More
  • 海狗房東/黑夜也有燦爛的一面──荷蘭新銳圖像創作者瑪麗特.寇可帶來《小黑暗》和《小紙團》

    作者:海狗房東 內容提供:水滴文化 / 2025-03-07

    《小黑暗》還有一項繪本少有的特色,全書的圖既非手繪也不是電繪,而是作者巧手製作物件、搭建布置場景,最後再打光、拍照而成。場景中除了有手作的物件,也加入許多自然之物:樹枝、花草、苔癬、石頭、水晶等等,每一頁都細緻得令人驚嘆。作者在個人網頁上,也有放上她製作繪本的影片,我隔著電腦螢幕都能感受到她無比享受整個過程,相信那道心流,也會穿越物理的限制、時空的隔閡,直達觀看者的心中。

    More
  • 演化是一場「將錯就錯」的混亂拼裝工程──讀《失控的演化群像》

    作者:黃貞祥 內容提供:行路出版 / 2025-03-10

    我們總以為演化是一場精雕細琢的「設計」,適者生存,留下的必然是最完美的方案。然而,《失控的演化群像》這本書卻顛覆了這種想法。作者安迪・道布森幽默地指出,演化並非精密規劃,而更像是一場「將錯就錯」的混亂拼裝工程——只要能讓物種存活,就算方案再爛,照樣能延續千萬年。 比如,鯙科魚類擁有一組能從喉嚨彈出的「第二組顎」,活像電影《異形》中恐怖的噬人怪物,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然而,這卻未必是最理想的設計

    More
  • 從虛構中看見現實:宮崎駿創作的後現代奇幻慰藉──讀《日本動畫的成熟與喪失:宮崎駿與他的孩子們》

    作者:馬立軒 內容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 2025-03-10

    喜歡奇幻創作的臺灣讀者勢必聽過托爾金的大名,而宮崎駿的作品則是伴隨許多臺灣觀眾長大的必看動畫;介紹並討論兩位創作者的作品已經有不少譯介進入臺灣,但如杉田俊介這般深入討論宮崎駿創作脈絡的著作我卻是第一次看到。當然,兩位創作者從創作年代到創作媒體的確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反過來說,從托爾金到宮崎駿、從西方到東方、從中土世界的樹人到《魔法公主》的山獸神,我感覺儼然具有某種奇幻創作對自然態度的脈絡轉變。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