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馬欣專欄】歷史總在前方,知更鳥仍在荊棘中唱歌——《罪人》

    作者:馬欣 / 2025-04-23

    這部電影相當程度地諷刺了現今的世界局勢,與大美國的縮影。像是祖先在召喚著後代醒醒,歷史從沒離開過。《罪人》用IMAX膠捲拍出了恢弘的美國南方美景,也拍出了大地從始至終的召喚。它將1930年連結到了今日的詭譎現實。 惡土與罪性、求救與祈禱,我們在其中拉扯與拔河,它非指誰是罪人,而是在這滿滿罪性的歷史中,人離開了戲謔的「吸血鬼」與死透的恨意,仍然往那不明確的光跑去,最後的彩蛋便是如此感人精彩,有如荊棘中的...

    More
  • 吳曉樂/以舞蹈打破世界之殼吧──讀《spring》

    作者:吳曉樂 內容提供:圓神出版 / 2025-04-24

    如果你是《蜜蜂與遠雷》的讀者,那這本《spring》你一定有似曾相識感。

    More
  • 少數不等同於邪惡,因此我要為消逝的事物投射光芒──專訪《奇譚蒐集錄》作者清水朔

    內容提供:獨步文化 / 2025-04-17

    日本文壇有許多重要獎項頗受讀者關注,更有不少優秀作者從中脫穎而出。清水朔的《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便入選曾孕育出知名作家小野不由美、恩田陸的「日本奇幻小說大獎」決選,以交織「琉球島嶼」與「喪葬文化」的淒美物語打動評審與讀者的心。 站在日本時代交界的帝大講師、來歷不明的劍士書生,來到曾經歷屠殺的日本孤島──他們遭遇的不只是以琉球花草為名的送葬少女,背後更藏著詭異的「洗骨詛咒」與懸疑的民俗謎...

    More
  • 「你要在沒有人期待的地方表達關心,留下細緻的心意。」──專訪建築師托馬斯.海澤維克

    提問、整理:Emily Chan / 2025-04-16

    英國建築師托馬斯.海澤維克在他的著作《人本建築》指出,我們正遭受名為「無趣」的瘟疫攻擊,現代人被乏味的建築包圍,大腦已經被餓壞。他在這次訪談中重申,有時我們會忘記,建築是公共生活的背景。作為設計師,我們必須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責任,並要記得問:這些建築,每天給路人帶來什麼? 他相信建築不僅是功能性的載體,更是我們的生態環境,並具有情感交流的角色地位。然而,近代建築往往太注重經濟效益與效率,設計過...

    More
  • 盧郁佳/只我一人活下來報信給你──讀《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網路與書出版 / 2025-04-23

    「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信世昌教授主編的《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邀集臺灣十幾位教授,紀錄父母長輩口述四九年逃難來台經過,彌足珍貴,解釋我們出生前另一個世界是什麼樣。 徐漢昌的父親徐文珊先生回憶清末,夏三餐,冬兩餐,餓了早睡就不餓。北方米貴,過節才吃米。遠途靠騎驢,有人進城走路四、五天,沒郵電、汽車。不懂民主,憧憬真命天子。有手工業,沒...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