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讓人工流產不再難以啟齒,它只是過日子的普通選擇──專訪《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主編吳曉樂

    採訪:諶淑婷 攝影:陳佩芸 / 2025-06-20

    人工流產,是許多女性人生中無法言說的一章,許多故事,被藏得太深太久,連最親密的人也從未得知,也鮮少成為創作的主題。因此,當游擊文化2023年買下《她們的選擇:關於人工流產,作家們想說》繁中版權,同時想製作一本「台灣版別冊」以補足該書缺少的台灣案例,邀吳曉樂推薦可收錄哪些作品時,她想了又想,只想到胡淑雯2006年的小說〈墮胎者〉,基於一股不甘心,原本輕薄短小的別冊計畫,在吳曉樂的統籌主編下,擴展成文學形...

    More
  • 劉奕酉/當引爆點變成武器:我們正活在一場被設計的敘事裡──讀《暗黑引爆點》

    作者:劉奕酉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 2025-06-16

    「每一場社會變動的背後,不是突發的事件,而是被安排好的敘事節奏。」 這是我闔上《暗黑引爆點》後腦中浮現的一句話。 25年前,葛拉威爾透過《引爆趨勢》一書告訴我們:小變化可以引爆巨大趨勢。如今他卻用新書《暗黑引爆點》後警告我們:這些趨勢不再是自然發生,而是被精心策畫。我們正活在一場被設計的敘事裡。 這本書不是對舊理論的更新,而是一場自我否定與揭露:當社會開始懂得如何製造引爆點,引爆點便不再是自然的,而...

    More
  • 【馬欣專欄】找不到愛自己的理由於是選擇了自戀——《我們與惡的距離2》的政客高張玉敏

    作者:馬欣 / 2025-06-18

    高張玉敏水面上顯露的如人形看板,連她自己都愛上了自己的人格面具,於是她的水面都是她古道熱腸的笑臉拼圖。她的主體只是一個小小的人並在上面施工,每天為她自己的形象塗油漆。她沒有任何愛自己的理由於是只能選擇自戀。 人一旦自戀了,就不惜砍掉自己主體,那麼她的親人也成為她小小戲台上的工具。她本身被高家的政治門楣與那個象徵勢力的老宅子給取代了,她如同那世家老宅一般,有形式有架勢。

    More
  • 潘家欣/言談就是抵抗消亡——讀吳明益《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

    作者:潘家欣 / 2025-06-16

    因為捕獸鋏而只剩三隻腳的食蟹獴,其象徵十分清晰:牠是被人類傷害的自然界證明,也理所當然成為人類少女和自然巨人之間的引路者。

    More
  • 朱嘉漢/凝視日常的深淵──讀《沒有神在的青春》

    作者:朱嘉漢 內容提供:菓子文化 / 2025-06-16

    雖然是本德文作品,讀完《沒有神在的青春》後,我心中反覆咀嚼一個法文字:l'indifférence,即冷漠。這個字,是「差異」加上否定的詞首。換句話說,「冷漠」就是一種「沒有差別」的心態。在這種沒有差別,也無需思考差別的世界裡,主體讓位給工具化,而他者成為單純的「對象-物」。人,於是可以在命令之中,無動於衷的殺戮他人。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