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馬欣專欄】當權力無所不在時,只有孤身能走出希望——《秘密會議》

    作者:馬欣 / 2025-03-19

    人是體制下的小小影子,要如何不活成其中的一個檔案?《秘密會議》就是這樣的美感,很像是主教長勞倫斯的一場重播夢境。

    More
  • 泥巴國不是小孩專屬,你我化解不開的情緒也都收在那裡──讀《泥巴殿下:泥巴國的公主》

    作者:黃筱茵 / 2025-03-19

    怒氣與情緒時常難以名狀,像某種黑沉沉的低氣壓,讓人喘不過氣,又想大吼。兒童的怒氣尤其讓成人不知所措,只要孩子一發脾氣,成人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指責與壓制,「你又發脾氣了!」、「這麼愛生氣!」……,我們很難找到妥切的方式面對孩子與自己的情緒,因為坊間有太多訊息,要我們提高情緒智商,容易動怒的人,不分大人小孩,都會認為自己是「需要調整的人」。 讀到《泥巴殿下:泥巴國的公主》時,我心底有什麼東西融化了。永...

    More
  • 若非一心想逃,也就無從受困──讀井子漫畫《溫河幻覺》

    作者:李華 / 2025-03-18

    從某時開始,我們喜愛談論夢境,時常還勝過現實。因為外面的世界昭然若揭,所有的神祕地帶都早已被探索完畢──能見的都是已能預見的;能做的也都是他人已經做過的。唯一的神話叫「失落」,例如北極曾有過的企鵝,而唯一晦澀難解的迷霧,則只在自己心中。 工業化是否為我們漸漸失去冒險樂園的開端?只知道《溫河幻覺》裡的主角林路受困的小鎮上,除了一座永遠在冒黑煙的工廠,就沒有其他什麼值得一提的了。從林路走進她將一連坐...

    More
  • 我家就是微型片場!──專訪荷蘭新銳圖像創作者瑪麗特.寇可與《小黑暗》、《小紙團》

    內容提供:水滴文化 / 2025-03-18

    瑪麗特.寇可是荷蘭微型藝術家,她的繪本創作並非傳統手繪,也非現代電繪,當然更不是AI生成,而是手工一個一個製作出所有道具及布景,如同拍攝定格動畫一般,一幕一幕搭景、打光、擺設,再加上以獨特視角訴說出迷人故事,串連成既具真實感、又充滿奇幻色彩的非典型繪本。

    More
  • 【宋瑛堂翻譯專欄】古書今譯,如何選字不NG?關鍵在「時空感」

    作者:宋瑛堂 / 2025-03-12

    小譯者我最怕翻譯古書,但比古書更可怕的是「樂古不疲」的同行。在加州一場朋友的新春聚會中,有位台灣朋友恭喜我獲得梁實秋翻譯獎,隨即拉我去認識一位東南亞華人譯者。與同業切磋是一大樂事,但這位譯者連恭維都省了,單刀直入考我:「翻譯大師嗎?Lolita 你怎麼翻?」 瞧不起口筆譯的業外人士很多,我在美國見慣了。這類美國佬一聽我是翻譯工,立即笑著列舉幾個近年瘋傳的中式英文,我認為這反應不足為奇。在我被抽考《Loli...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