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訂閱/取消電子報
登入
作者:馬欣 / 2022-08-16
動物與人在《不!NOPE》中有種陰森的死氣感,彷彿已被徹底物化了,如動物園裡的「獅子」表演的只是「活著」,與牠們的獵奇性,那種被摘除了個別性的存在,去了本質,放在電影的人物上,竟如會活動的標本一樣令人毛骨悚然。
作者:馬世芳 內容提供:大辣出版 / 2022-08-15
白人小伙子掀起搖滾和民謠大潮的年代,羅伯.強生屍骨已寒。他畢竟只活了27歲,死時窮途潦倒,無親無故,連棺材錢都湊不出。埋在密西西比荒鄉小鎮的羅伯.強生,不可能知道他的吉他、他的歌,將在二十年後輾轉改變半個世界青少年的生命。連他究竟埋在哪兒,也是眾說紛紜──潦倒死去,埋在沒有記號的墳,似乎是那年頭藍調歌手的宿命。他們總是把自己活成他們唱的一首首藍調怨曲……這麼說也不對,應該說他們的人生不知怎麼活成了那...
作者:翁稷安 / 2022-08-17
「記憶」從來不只是「記得事實」而已,就個人層面而言,要構成記憶,首先必須遺忘,依據意識或潛意識裡輕重緩急的標準,將每一瞬間發生的無數事實進行篩選,編成一組有順序和意義的敘事。要成為「群體記憶」就複雜了,不僅要將成千上萬的個人記憶彙整為一,反映集合體對當下的需求,如何在眾聲喧嘩中謀求多數人的理解或共識才是關鍵。一旦群體做出選擇,勢必會放大、刪削,甚或扭曲群體內部某些族群的經歷,成為歷史敘事的定案...
作者:李惠貞 / 2022-08-09
我是先看電影才看書的。電影裡達賴喇嘛和屠圖主教幾乎不間斷的笑聲,震撼了我,整場試映會嘴角都不自覺上揚。回來讀書,由於影像如此深刻,我仍能從文字中聽到那超越苦難、充滿對人世間關懷的有力笑聲。 原來兩位宗教領袖並不是「談喜悅」,他們內外一致地活在喜悅中。 過往我對達賴喇嘛有著不符實際的刻板印象,以為偉大的領袖一定難以親近。然而我大錯特錯。達賴喇嘛確實有令人不自覺升起敬意的威儀,然而更多時候,他其實...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 2022-08-08
在校霸凌別人的人,多數迅速忘了這小娛樂。如果發現小時候被他霸凌的孩子成了隨機殺人犯,那還能推卸責任嗎? 誠實面對者恐怕很少,但《愚行錄》作者貫井德郎的小說《惡之芽》做了這實驗。四十一歲的銀行課長安達,有妻有女幸福美滿,豪住東京兩層樓透天厝。他充分掌握人際要領,小心留意對方反應檢討是否越界,懂得工作時別對人發怒,休息時面帶笑容,被部屬搭話不聊太久,就不會被同事討厭。直到有一天這完美人生裂了縫。
暑假第一個月,我讀完《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第二段育兒期我已經不讀...
即便所謂「政治犯家屬」的樣貌多元、對自己家人所發生的政治苦難理解也...
這篇長文在余英時作品中,卻相當奇特。首先,他一向志在研究,著作都是...
1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2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3
個人意見占卜實驗:對方對我是什麼感覺、這段關係走向何方?
4
諶淑婷/女兒過得比母親幸福,為何會有罪惡感?──讀《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5
《獨舞》李琴峰:旁觀著自己筆下的主角受苦,讓寫作像是種自虐
6
「我特別注意女生的眼睛,喜歡睫毛在太陽下打在臉頰上的影子…」──專訪香港藝術家門小雷
7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經歷,如此而已──張曼娟談《我輩中人》(下)
8
你家也有一個吃飽就躺在沙發滑手機的男人嗎?──諶淑婷讀《第二輪班》
9
2020上半年青春排行榜閱讀揭密:這世界很煩但這幾本很值得看
10
成為自己不需要更努力,只要懂得留白—讀日本整理教主麻理惠夫妻新書《我要的新人生》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育兒有奪難,看婆婆的兒就知道
感謝穀子!讚嘆穀子!功德無量的新世代善書──專訪漫畫家穀子《T子%%走》
2021金鼎獎得獎公布!你喜歡的書有得獎嗎?
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跟爸爸訣別、跟媽媽出櫃,李屏瑤如何長成「台北家族裡的違章女生」?
「我想寫的,可能是那些離歷史主舞台很近、卻沒被看到的人。」感謝陳柔縉帶給我們的美好著作
【比才日常的講究】那些關於料理與生活裡,屬於自己的堅持
賀!2019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擒虎記》再入圍2020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獎!
新制多益達人解惑!阿滴和滴妹、多易滿分王許展維、英文易開罐、Ricky小蛋糕等英文達人教你致勝關鍵!
待過飲食產業的人,是不是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掌握另一種語言,就是擁有第二個靈魂。」包含那些失落、邊緣的語詞嗎?
「好久不見,但我想不出來跟你聊什麼」(!?)這五個冷知識你請自取
高中生讀什麼
作家專業書評
一起看圖文
不讀不知道!
最新文章一覽
獨厚心得
閱讀特輯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