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鄧小樺/不要怕,是技術性調整:移臺港人適應故事——李紹基《半場香港,半場臺灣》

    作者:鄧小樺 內容提供:二○四六出版 / 2025-03-24

    本書以足球賽的「上下半場」為編輯概念,這個「半」的觀念值得細思。有些人以為「移居」就是和舊地一刀兩斷,開展美麗新世界新生活;但其實「移居」可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許多曖昧不明的狀態,而正正是這個「半途」的混雜狀態,更具複雜性與趣味。

    More
  • 【國際書展講座紀實】朱立熙教授談:跨越45年之後,韓國戒嚴的今昔對比與歷史教訓《5.18光州!光州》

    口述:朱立熙 記錄:張乃文 內容提供:二十張出版 / 2025-03-27

    ◎口述:朱立熙◎記錄:張乃文在二○二四年十二月三日引發的韓國戒嚴風波中,尹錫悅真的是個奇葩的政治人物,身在民主時代卻宣布戒嚴。目前尹錫悅正在收押中,但是憲法法庭還在審查引用的法條,所以他大概會被關六個月,然後這六個月當中憲法法庭會做出裁決。我跟幾個韓國的法學教授談過,尹錫悅理應會照內亂罪被判無期徒刑或死刑;但因為他在從宣布戒嚴到解除戒嚴的六小時當中並沒有殺人,所以可能不會判到無期徒刑,大概是判二十...

    More
  • 泥巴國不是小孩專屬,你我化解不開的情緒也都收在那裡──讀《泥巴殿下:泥巴國的公主》

    作者:黃筱茵 / 2025-03-19

    怒氣與情緒時常難以名狀,像某種黑沉沉的低氣壓,讓人喘不過氣,又想大吼。兒童的怒氣尤其讓成人不知所措,只要孩子一發脾氣,成人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指責與壓制,「你又發脾氣了!」、「這麼愛生氣!」……,我們很難找到妥切的方式面對孩子與自己的情緒,因為坊間有太多訊息,要我們提高情緒智商,容易動怒的人,不分大人小孩,都會認為自己是「需要調整的人」。 讀到《泥巴殿下:泥巴國的公主》時,我心底有什麼東西融化了。永...

    More
  • 生命軌跡迥然不同,但與「這裡」及「那裡」的每次相遇都赤誠擁抱──專訪《這裡,那裡》作者盧心遠

    內容提供:青林出版 / 2025-03-24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都有這兩種人:一種人像海鷗一樣,永遠在路上,永遠在流浪,世界再大都要親自去看看;而另一種人則像樹一樣,追求安定感,追求歸屬感,紮根於一處後便落地生根。 保有玩心、不斷探索創新的繪本作家盧心遠,以雙冊對翻的獨特形式呈現,將看似兩種全然不同的人生軌跡相互輝映與交織,讓堅定的自己與嚮往的生活產生共鳴,創作出引人反覆品味的《這裡,那裡》,並獲得2024年《紐約時報》暨紐約公共圖書館年度...

    More
  • 蔣亞妮/而我聽見心裡的聲音—— 讀《我親愛的甜橙樹》

    作者:蔣亞妮 內容提供:寂寞出版 / 2025-03-21

    澤澤的甜橙樹是一個只有他能聽見它說話的朋友,他總稱它為「小拇指」,像這樣的朋友,或許我們都曾經遇見,比如《魔女宅急便》的黑貓奇奇、比如小智與他的皮卡丘,往深處說,或許某些恐怖片的背後音總也是那些只存於想像的朋友,澤澤心裡的聲音還有許多,比如一隻會歌唱的「小鳥」、比如「惡魔乾爹」……每個聲音指向著他不同的行為,或許更接近他的叔叔伊吉蒙督所說的:「人在長大的時候呢,你說的『一邊說話、一邊看見心裡在說...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