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陽
最近兩個星期,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有位公眾人物的告白已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不是來自沒發生過什麼大事的出版業,也不是口水橫飛的政治界,而是五光十色、八卦不斷的演藝娛樂圈,聚光燈的投射點是出道二十餘年的天王巨星劉德華。媒體的報導資訊已是鋪天蓋地的多,就容我不在此贅述了。然而,經過劉天王在鏡頭前一番感性告白後,這場風暴會瞬間平息雨過天青嗎?所有人會就此心滿意足地停止談論嗎?你我都很清楚,這不過是起頭而已,大眾的好奇、媒體的追索才正要蔓延開來,直到新聞熱度消退,或有更大條的新聞爆開為止。
這不禁讓我想起湊佳苗的《告白》──這部小說有一半以上的情節,都是自一位中學女老師對全班學生「告白」後開始的。
什麼是「告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這次沒有出槌,上頭列有兩條解釋:一是「明白告述」(語出《晉書》),一是「對公眾的告示、廣告等(語出《文明小史》)。除此之外,「告白」的背後大抵還隱藏著祕密的、不欲人知的、甚或羞怯的心理狀態,例如對心儀的人吐露情愫、臨終時脫口的陳年往事云云。
若將「告白」拉回推理小說的範疇討論,多半是聚焦在犯罪者的陳述上,包括犯罪手法、動機、心境變化等等,在一部推理小說的設計表現上,往往被作者埋藏在故事的底層,透過偵探角色的抽絲剝繭,次第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是鬥智解謎型推理小說為顧及公平性必須提供給讀者的破案線索,然則在犯罪驚悚類作品中,這類「告白」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才能完整解釋犯罪者種種偏離社會規範與人性的行動,讓作品築穩寫實的基底。
甚至可以這麼說:一部推理小說精采與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作者如何設計安排「告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致。
湊佳苗的《告白》一書所使用的「告白」手段,正如書名一般,是那種大剌剌的「開門見山破題法」。
女老師的四歲女兒在校園中溺斃,原以為是樁不幸的意外,經女老師私下調查後發現,竟是自己班上兩位學生下的手!學期的最後一天,老師在全班面前娓娓道出驚人的「告白」──內容不光是她的調查經過與結論,還包括了她的「復仇行動」……
這場告白,就如同劉天王的感性發言,不過是所有後續的開端罷了。只不過令人寒毛直豎的是,女老師的告白就像是啟動了一枚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會炸開、會造成多大傷亡,沒人能給正確答案,也沒人知道這場災難會怎麼蔓延開來、誰會被捲入其中。然而更令人深感不安與恐懼的是,蔓延開的不是有形的災難,而是無形的闇黑惡意。
大多數的推理小說,懷有惡意並且實際執行的,多是犯罪者一人(或單一團體),故事最後收攏、懲罰的對象,也聚焦在此一個體上。像在《告白》中呈現的「蔓延之惡」,反倒為此書增添了一些些「反推理」的色彩,在諸多推理小說中顯得特立獨行。
如果想換個口味、嘗嘗「不一樣」的推理故事,可別錯過《告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