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想像你今天遭到解雇,會最先聯絡哪5個人,徵詢下一步該怎麼走?
作者:陶比獅 / 2013-03-19 瀏覽次數(4072)
是吧?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創業家。
一個牛津大學哲學所畢業生,怎麼會想要勇闖美國科技聖地矽谷?你可以親自聽聽雷德.霍夫曼本人的現身說法,就《在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新創企業家改寫生涯的方程式》這本書中。他曾是PayPal頂尖跨國線上支付平台的執行副總,現在是會員超過2億的全球最大專業社群Linkin共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
雷德.霍夫曼和多數美國人一樣,見證了當代美國汽車業的崩解,繁榮一時的底特律從天堂掉入經濟絕境,但同樣看到了是矽谷的成功模式,是蘋果、甲骨文、皮克斯、古歌、eBay到最近的FB與Youtube、Twitter這些新創企業,一直都能跟著全球市場不斷演進、新生,調整腳步!在二十年的工作生涯裡他體悟到,這些新創事業所採用的商業策略,其實和成功個人所採用的職業策略非常相似!因為創業通常是在資源相對匱乏、時間緊迫、凡事都不確定的條件下做決定,需要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情況就跟我們現在每個人經營職業生涯所面臨的情況非常類似!
因此,便開始把在矽谷幸運學到的東西成策略架構,發展出「每個人都是小事業」的概念,以隨時「start-up」來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永遠都處於 beta 版本!因為你會改變,你周遭的環境也會改變,你的盟友與對手都會改變,惟獨如此,就像那些新創企業一樣隨時與時俱進,記住:無論你於哪一個人生階段,讓單一夢想主導你的一切,並不聰明!
先確認你的優勢
創業家生存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比競爭對手優秀!對顧客好得有點誇張的網路鞋店Zappos的優勢,就是以顧客為導向做到的頂級服務。
雷德.霍夫曼告訴讀者,可以由三塊拼圖來檢視自己的競爭優勢:「資產」、「抱負/價值觀」、「市場實際狀況」。其中軟性資產是個人無法用金錢取得的,不像現金、股票、房產這些硬性資產能輕易計算,但是卻是你解決問題很寶貴的能力,諸如別人對你的信任、領域知識與個人品牌。
如同其他成功法類書籍所述,一份工作如果讓你覺得「當你在做自己在乎的事情」那麼你不但會更努力也會做得更好。但最困難的卻是在尋找所謂「真實自我」熱情所在。作者在這邊給了一個相當實際的提點,就是無論你的價值觀與抱負是什麼,要知道「它們都會隨時間而變化。」而且必須設法對市場深入了解,再厲害的想法或是產品,但是市場不存在,聰明也枉然。
像個厲害的創業家一樣,擁有對人生的應變能力── 你的「A、B、Z計畫」
你知道相片分享網站Flicker,最初目的是要做一款多人線上遊戲而已嗎?而Facebook的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最出的職涯是在印度作公共衛生計畫,回饋世界上不幸的人。我們其實都在曲折中打造人生,桑德伯格說:「我之所以沒有計畫,是因為計畫會把我局限在現有的選項中。」,工作生涯沒有確切的起點、中點或終點,無論你年紀多大、哪個階段、隨時都需要調整與規畫。關於職涯發展,書中提出了一個能讓你不怕試誤的調整型規畫─「A、B、Z計畫」:
A 計畫,是你測試構想的起點,也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B 計畫,是你需要改變目標或方法時,所採取的應變對策,它大致上和A計畫差不多。但會跟著你學到的經驗而調整方向。
Z計畫,就是一個你非常確定的救生艇計畫。
Flicker的A計畫就是發展線上遊戲平台,而B計畫就是針對社群空間裡分享相片使用人氣攀升時,領導團隊選擇專注開發相片應用程式與社群的新方向。
依照現在職場的波動,應變往往不見得是自願產生,而是被迫改採B計畫。最好的B計畫,是和你目前作的事情不一樣,但密切相關。當你在思考B計畫的選項時,最好選擇能夠一腳站穩在原領域,另一腳跨足新領域的選項,朝鄰近的利基點採取應變行動。怎麼說呢?除非迫在眉梢,否則你可以透過兼職的方式投入B計畫。比方說,開始利用晚上與週末學習新技能,或開始與相關產業的人培養關係、應徵兼職實習工作。3M、GOOGLE與LinKedIn,這些公司都讓員工在上班時間挪出部分時間,實驗次要專案,把這種做法也納入你的個人職業生涯,有何不可呢?隨時都能為自己,在每週、每個月、甚至每幾個月騰出一天、做點屬於B計畫的事情。
Z計畫,是當AB計畫讓你都不再有信心,或是計畫被嚴重破壞,就靠Z計畫作你支持的有力後盾,就像是有天你無家可歸時,你可以搬回老家父母,或是被創業失敗後,你還留有的退休老本,但並非是你的終點。而是讓你得以暫時退下歇歇,然後再度振作,繼續踏入旅程開始A計畫。
你有幾成的把握渡過下一次的人生風險?
卓越的創業家之所以與眾不同,不是因為對風險的接受度高,而是他們具有審慎評估風險與管理風險的能力。
不少人認為減少風險就讓職業穩定,但諷刺的是,作者卻告訴你:「瞬息萬變的世界裡,那反而是最危險的作法。」真實的狀況是,如果常常承受短期的風險,將可以增加長期的穩定,因為常處於波動的狀態,應變力的培養將更健全!
管理風險最明智的方法,就是追求那些原本就有波動性的機會,然後機靈因應那些衝擊。如果環境的波動越小,911事件或是311地震,這種黑天鵝事件來臨時,破壞性越大。這一樣適用於職場生涯上,公職、教育等聽起來穩定的工作的確風險較低,但是一旦沒有長期雇用制或是突然退休金破產了、或是政府縮編?真的有一天發生極度誇張的危機,這些職位就沒辦法像原本隨時就處於動盪的房產業務搬,知道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
身為全球最大也是目前最成功專業社群LinkedIn的創辦人與經營者,雷德.霍夫曼肯定能給讀者一些職場人脈或是社交上的建議。人脈對於我們人生或是工作與思想上的助益,確實廣不可及,但他認為培養關係裡最重要的一點卻是「用心交往」,不斤斤計較人情或是商業上的利益,從對方的觀點看事情以及思考如何能幫助對方,開始一種「我們」而非「你我」的關係建立。書中不但提供讀者真誠的建議,更本文標題般幫助讀者自我尋找、自我對話,一旦個人優勢、應變計畫、人脈、機會、風險情報你都有意識把握與面對,即便沉浮在各種趨勢波浪與各種改變,只要是創業精神下的beta版本人生,永遠都值得期待!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