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當今天要處理的問題關乎情感、人性,我們怎知做到什麼程度才是夠了?
作者:DL / 2009-04-23 瀏覽次數(3249)
昨天,拖著加班後疲累的身軀回到家,打開電視的第一則新聞,看到的是10個月的小女嬰走了。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這是霸占了好幾天媒體版面的虐童新聞。
其實我一直是抗拒觀看的,除了新聞台噬血的24小時連續轟炸;還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標題跟延伸報導;還有,我一直以為它不是新聞,它只是一則八卦。對不起,容我這麼說,只是看到新聞的感覺確實如此。如果這個事件沒有延伸到更深層廣泛的討論,只是不停重複播放哭泣的母親兄長、醫院裡設置的靈堂、參加歌唱比賽的護士為小女嬰唱歌,討論爸爸會被判什麼罪、媽媽究竟有沒有教唆殺人;然後接下來幾天孩子受虐的新聞,標題總會加上「又一則虐童……」,它不就是一則八卦嗎?
然後我想到了幾個星期前讀的這本書,《希望的孩子》。議題有一點點相關,書講的是一個寄養家庭孩子的故事。因為母親的精神疾病,書的主角安迪,也就是作者,從小在寄養家庭長大。念完大學後,他成為一個律師,一位非常熱心寄養兒童權益的律師,然後他寫下自己的故事。這樣的描述好像太簡單了點?
在這幾天的新聞中,某個聲音曾經提過社工制度的介入問題。這個議題於我來說是相當不熟悉的,常在新聞上看到的獨居老人照顧、受虐兒的寄養安置、家暴婦女庇護之類的議題;我每次都會想像,對於那個離開父母的孩子來說,他知道發生什麼事嗎?他想不想?這些明顯模仿自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我們做的夠好嗎?如果是一個不夠完善的制度,我們該依賴到什麼程度?當今天要處理的問題關乎情感、人性,我們怎知做到什麼程度才是夠了?怎麼樣才不會被稱作「我家的事不用一個外人來管?」
或許,許多都是我們很難想清楚;或是就算想的再清楚也無解的問題。
安迪從三、四歲跟外祖母住在一起的日子開始寫起,三、四歲的小孩會記得些什麼?他說有一次,外祖母下班後到寄放鄰居家接他,回家路上,走在前面的外祖母突然彎下身,捏起一把雪球,回身一丟,祖孫倆在傍晚的街道打了一場小小的雪仗。七歲以前,他有段短暫停留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有一年媽媽在常去的雜貨店偷了個玩具送他,可是媽媽把玩具偷偷放進外套的經過,安迪全看到了。
七歲以後,他開始寄養家庭的生活。他儘量避免交朋友、他也不參加球隊,因為熟識朋友會分享太多家庭細節,會到彼此家裡作客,他不想讓人知道他是寄養家庭的孩子。
他知道政府每個月固定寄來支票,支付他生活的全部開銷;他也知道寄養家庭的父親每個月都等著收到那張支票。
寄養家庭的母親有一本剪貼簿,每一個中途寄養孩子她都會拍的一張照片,記錄一些東西。越住越久之後,他不禁跑去偷翻關於自己的那一頁,跟別的孩子的有沒有不同。
故事主角跳出來說故事,總是可以讓我們看到好多細節。一些我們描述一件事時可能會覺得不重要的枝枝節節,一些小事,可是安迪都認真的寫下來了,這僅僅是他生活中的一件事,足以讓他記憶的。只是對於觀者如我,感受卻大不相同。
我希望,之後在看每一則新聞時,能有更多關於細節的揣想,或許,就能更清楚對於這世界分寸的拿捏。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