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何穎怡聽音樂

【♫|何穎怡聽音樂】歡迎光臨Ian Curtis的殘酷秀

  • 字級


Joy Division-1

1980年7月18日,英國Joy Division樂團的主唱Ian Curtis上吊自殺兩個月後,樂團推出他生前錄音的《Closer》專輯,套句樂評人與音樂社會學者Simon Reynolds的說法:「一上市即成傳奇(instant legend)」。

Joy Division / Closer (2CD)
Joy Division /
Closer (2CD)
世間有許多經典專輯,傳奇,卻需要時空要素的搭配。如果Joy Division不是恰好在後龐克時代拓展了「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哥德搖滾(gothic rock)音樂視野;如果主唱Ian Curtis不是診斷出癲癇症,不時在舞台上發作,構成「音樂奇觀」;如果他不是徘徊在婚姻與外遇間;如果他的歌詞不是那麼黑暗,不是啟蒙自 T.S. EliotJ. G. BallardWilliam Burroughs的文學作品,不是在死後一行一字地驗證了他對世間與人性的疲倦,Joy Division的《Closer》會是經典,而不會是傳奇。

或許你會說,這樣的傳奇,不要也罷,寧可要Ian Curtis、Janis JoplinJim MorrisonJimi HendrixKurt Cobain還活著,繼續創作。

很抱歉。傳奇的意義往往就在他們「彰顯、放大、照妖」了我們對奇觀的嘖嘖讚賞。因為距離,我們安全。所以,我們崇拜。

《Closer》,你很難不被它的樂音吸引。即便已經問世34年。第一個鼓點、第一聲貝斯出來,我相信還是可以橫掃舞廳。

它是《滾石雜誌》史上500大專輯的第157名,評語為「史上最令人膽寒的專輯之一,吉他反覆嗚鳴、貝斯線條冷冽、唱腔宏亮撼人,還不用提歌詞指涉主唱Ian Curtis的癲癇與破裂的婚姻。當Ian Curtis在1980年5月20日上吊自殺,年僅23歲,《Closer》正式成為搖滾傳奇。」

你若問我,我會說《滾石雜誌》講的是實話,卻也很令人失望。它應該多強調「故事」外的音樂價值。它能在34年後依然撼動人心,挑戰耳朵,是因為Joy Division幹了幾件足稱先鋒的事:

1. 它大膽讓貝斯成為旋律主線。一般來說,四件組搖滾配置的旋律樂器為主吉他(又稱旋律吉他),貝斯與鼓算是節奏樂器。它的貝斯冷酷無情推進,構成它的奇特未來感。一個誕生於20世紀卻明顯21世紀的聲音。

2. 它讓吉他成為斷裂式的噪音。它不需負擔旋律,只要不時發出長達數秒的噪音攻擊。因此《Closer》裡看不到常見的吉他抒情敘述語法。

3. 它的鼓不是用來固定拍速,像時鐘一樣,而是圍繞著某個音符、某個和弦做加花表演,有時,貝斯反而更像固定節奏的部門。你仔細聽,它的鼓很奇妙,聽覺上是圓圓的、圍繞某個東西旋轉的感覺。

根據allmusic.com的說法,Joy Division的貢獻是在後龐克時代創建了另類搖滾的語法。它認為龐克的精髓在憤怒與能量,Joy Division的精髓在疏離抑鬱與深沉的表達,為80年代的另類搖滾定調。

這種疏離有可能源自Ian Curtis的「自覺」。他無法確定觀眾是喜歡他們的音樂,還是聞風而至──這個主唱隨時可能癲癇發作,倒在台上,還有啊,他扭動肢體的方式就是癲癇發作的動作。

Joy Division的剩下團員是在Ian Curtis自殺後,仔細研讀《Closer》的歌詞,才知道這些黑暗歌詞都是自況,如果他們細心一點,早該察覺Ian Curtis的厭世傾向,或許有機會阻止,鼓手Stephen Morris至今仍自責不已。

控制 DVD
控制 DVD
我很討厭人家說Ian Curtis是受不了樂團與經紀人的壓力,擺不平老婆與外遇的糾葛,以及厭煩了癲癇症的折磨而自殺。根據他老婆Deborah Curtis寫的傳記《Touching From a Distance》改編的電影《Control》就有這種強大暗示。

這簡直就是否定Ian Curtis有選擇「自殺」的權利,把「自殺」當成「弱者」才有的選項。我很想說,Ian Curtis就是「不想活了」,不可以嗎?《自殺論》的作者涂爾幹將自殺定義為「人的最終暴力」。因為生之欲是我們「不可自主」的原欲,抹殺原欲,就是徹底毀滅「生物之所以為生物」的東西,也就是我們能想像出來的最終暴力。

而犯罪學者Enrico Ferri 否認尼采的超人說,他從理性主義出發,認為「人都有拋棄生命逃避社會生活的自由,邏輯上,生的權利裡就包含了死的權利」。

我呢,一向支持「自殺是人生選項」,所以比較偏向用「寓言」的角度來看《Closer》。譬如開場曲〈Atrocity Exhibition〉典故來自J. G. Ballard在1970年出版的小說。這本小說以各自獨立的章節串成,主述者是一個罹患精神病的精神病醫師,他試圖為某些世界大事(譬如暗殺甘乃迪)賦予「人性」角度,儘管是個「精神病患角度」。

在J. G. Ballard的筆下,身體是一種「景觀」,心靈是一種「景觀」,外界又是一種「景觀」,這三個景觀經常界線重疊。觀諸J. G. Ballard對人與機器結合的興趣(譬如經典作《超速性追緝》〔Crash〕),我們可以說,正常人觀看「內在」與「外在」分野的方式,無疑是「封閉而未開發的」,而精神病患穿梭於「景觀」之間,卻更像先知在預言。

歌迷自己搭配影片的〈Atrocity Exhibition〉單曲。影片來源為大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1970年拍攝的短片《The Grandmother》


Touching from a Distance: Ian Curtis and Joy Division
Ian Curtis的遺孀寫的
Ian Curtis傳記
自殺論
社會學者涂爾幹寫的《自殺論》也是經典
The Atrocity Exhibition
已故科幻作家J. G.
Ballard的《Atrocity
Exhibition》是遠遠超越時代的作品

現在回頭看Ian Curtis所寫的〈Atrocity Exhibition〉,那是明白的控訴,正常人把異常人當「奇觀」──請往這邊走,請進來一觀(This is the way, step inside)。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我們怎麼證明自己是「正常」呢?一切關乎「對照」與「控制」。就如同傅柯在《古典時期瘋狂史》所言,這是「醫療社會化」,這是「道德規訓」。

所以,Ian Curtis的自殺揭示的是一則寓言。一則重奪「自我定義」的寓言,而這則寓言的種種都藏在《Closer》專輯裡。


電影版的〈Isolation〉單曲畫面


〈Transmission〉的official mv


2007年,《Closer》以數位版、雙CD形式再上市,收了這首〈Love Will Tear Us Apart〉,是Ian Curtis 死後才發表的作品,也是Joy Division歷年最暢銷的單曲。Ian Curtis的墓誌銘就是這句話。




何穎怡
政大新聞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現專任翻譯。譯作有時間裡的癡人《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嘻哈美國在路上裸體午餐《行過地獄之路》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理解是邁向救贖的開始,願所有痛苦的靈魂都能逃出名為憂鬱症的黑暗隧道

憂鬱症是什麼?罹患憂鬱症或是身邊有憂鬱症患者,該如何自處?從不同文學作品中,或許能找到答案與救贖。

41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