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何穎怡聽音樂

【♫|何穎怡聽音樂】聽披頭四的 Revolver 與 Eleanor讀成長小說《這不是告別》

  • 字級


Eleanor-1

這不是告別
這不是告別
我去年翻譯的一本書《這不是告別》(Eleanor and Park)剛上市。這書得了非常多獎,因為這本書,這個月我們要聽Beatles的傳世巨作《Revolver》

《這不是告別》的女主角是來自貧窮白人家庭的胖胖怪女孩。說她怪,是因為家有暴力繼父,說她怪,是因為她努力保護自己不受他人的眼光與揶揄傷害,因此她顯得冷淡高傲,與社會格格不入。

這本書,我翻譯了一半才突然想到這女孩叫做Eleanor啊。全世界的Eleanor都有個悲傷故事。作者在書裡幾次提到Beatles的歌曲,還特地錄了一卷《Revolver》送給男主角,因此我確信作者選Eleanor為主角名字是有深意的,典故來自這張專輯裡的歌曲〈Eleanor Rigby〉。

這首歌起首如此寫:

看啊,看那些寂寞的人
Eleanor Rigby撿起教堂婚禮過後的米粒
她活在夢裡
在窗前等候
門旁擺了一罐(冷霜)
那是她抹出來的臉
這是為了誰呢?

啊,所有這些寂寞的人
他們來自哪裡
啊,所有這些寂寞的人
他們又歸屬哪兒




Paul McCartney 2010年在白宮獻唱〈Eleanor Rigby〉


有關Eleanor Rigby究竟是誰,流行音樂研究者做過一番考據。〈Eleanor Rigby〉描述寂寞、憂鬱與死亡。很多人深信披頭四寫作此曲有所本,Eleanor Rigby真有其人。比較常見的說法是Eleanor Rigby是某個電影明星的名字加上一家酒鋪的名字,組合而成的虛構人物。

後來有人發現一個墓碑,上面的未亡人名字叫Eleanor Rigby,那是Paul McCartney與John Lennon年輕時常去曬太陽的墓園。靈感來自這裡?

許多年後,Paul McCartney捐出一張古老的羊皮紙文件,那是一家醫院的1911年薪資表,醫院女僕Eleanor Rigby簽領了1鎊11便士的薪水。是這位醫院女僕?

Eleanor Rigby
Eleanor Rigby
無需考據的是她代表了全世界孤獨的人,令我訝異的是我先後看過兩本書女主角都叫Eleanor,都是胖女孩。另一本是《X世代》(X-Generation)作家Douglas Coupland寫的《Eleanor Rigby》,這不是巧合,而是內心深處我們認為圓圓的胖臉蛋之下就該是個孤寂的心。

但是我跟你保證《這不是告別》裡的Eleanor或許也會孤獨終老,但她不會是個坐在窗前、為男人塗抹面霜、日復一日等待的人。

因為胖未必不好,孤獨也未必不好。重點是知道自己是誰。

Eleanor-2
The Beatles / Revolver

Eleanor-3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回到《Revolver》,它是《滾石雜誌》史上500大專輯的第三名,第一名是Beatles在一年後推出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排名雖比較後面,但是不可否認《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在錄音室音響技術上的實驗源自《Revolver》

聆聽《Revolver》,音響要好,如果沒有,我建議戴上耳機,一副好耳機勝過百萬音響。

Beatles在這張專輯大量使用ADT(automatic double-tracking)技術,所謂double tracking是把兩軌重複搭上,譬如歌手先收音一次唱腔,然後聽著自己先前所唱,再唱一次,兩軌搭起來,就叫double tracking。自動double tracking是將兩台錄音設備連起來,讓它們自動搭。這套技術1966年4月才開發出來,Beatles便馬上使用了。

許多樂評人視《Revolver》為流行音樂史的一大突破,因為它勇敢橫跨pop、electronic、world music、punk rock。但是這些類型的繽紛表現都比不上它在音響上的實驗,譬如〈I'm Only Sleeping〉有一段仿印度西塔琴的吉他倒放,〈And Your Bird Can Sing〉的吉他重複搭疊,最厲害的是〈Tomorrow Never Knows〉不但使用loop,還有吉他的層層overdub,John Lennon的唱腔居然是用收風琴的麥克風收音的,造成一種特殊聲響效果。







《Revolver》在音響打造上的成就,現今已經不算什麼。而且整張專輯曲風跳躍頗大,曲與曲之間也無概念上的聯繫。但是當我們討論一張專輯偉大與否,必須放在時代脈絡裡去檢視,它的時代意義就是它的音響成就。

而胖Eleanor必定就是孤獨的Eleanor嗎?這也得放在女性自覺的歷史脈絡去檢驗。看了《這不是告別》後,你就知道《X世代》作者筆下的Eleanor Rigby還是留在X世代好了。


何穎怡
政大新聞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現專任翻譯。譯作有時間裡的癡人《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嘻哈美國在路上裸體午餐《行過地獄之路》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0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