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夏天的序幕】青春的百憂解:滑板與龐克樂

  • 字級


夏天的序幕banner

earwax
關於EARWAX:
專辦好玩好看的演唱會。始於 2011年初的 Deerhunter 台北演唱會。去年製作Don’t Look Back系列活動,握了Thurston Moore的手之後,發現還想握到更多人的手,於是會繼續努力下去。


文/ 小玉
帥氣的滑板玩家,Facebook 「I'm skater我是滑板人」粉絲頁管理者。天生喜歡挑戰,喜歡溜滑板的速度感還有搖滾樂。對於滑板的一切如數家珍,最常出沒的地點就是新生橋下。

Skate And Destroy: The First 25 Years of Thrasher Magazine
Skate And Destroy: The First 25 Years of Thrasher Magazine
近幾年託Thrasher滑板雜誌編輯Jake Phelps的福,每年的SXSW都有《Thrasher》雜誌與Converse聯手舉辦的Death Match活動,一座U板,室內室外各一個迷你舞台,與其說重現,不如說是進化了一九八零年代的Skate Rock光景,彷彿帶領我們這個世代回到過去:

那些滑板龐克狂人組的樂團, JFA、Minor Threat、Suicidal Tendecies、NOFX、The Big Boys等,每天玩板甚至為它寫歌;或有滑板選手於其中的樂團,諸如The Faction(Steve "Cab" Caballero)、Skoundrelz(Tony Alva,昔日的Z-Boys之一)等。他們無比大聲的暴吼對這世界的不滿,吉他、貝斯與鼓齊下狂飆的速度張力像試圖將一切狗屁倒灶的規矩打散,以及台前(舞台有時是一座U板)看表演的一群少年仔互相衝撞,極有可能失控打起群架,啤酒亂灑滿天飛,絕非一般井然有序的演唱會,這就是Skate Rock。

看了影片就知道,包含選擇的音樂、參與者大力展示的「態度」等等


可點連結來看看今年Death Match的樂團表演清單,便能一目了然。(眼尖的朋友在0.5秒內就能看到WAVVES)

從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至今日,街道滑板(Street Skateboarding)技巧與招式的發展急速,創立滑板品牌的概念不停地萌芽,並贊助各種不同類型的選手,滑板像流行音樂一樣無所不在。滑板人不再只是一貫的Z-Boys硬漢風格,而有各形各色的樣貌,似乎那種地下化秘密組織的氛圍已逐漸減弱,變的很陽光(刺眼)、不需要為了玩某個乾涸的泳池而違法闖入民宅,因為處處都有滑板公園讓你盡情地發洩精力。現在的警察也不會因你去卡公共設施就追著你跑,或將你撲倒上手銬,頂多規勸一下,請你快點做完招就離開。

這紀錄片留下了曾經的黃金年代事情怎麼進行


一切是如此和平,不刺激,不硬蕊,也沒什麼好嘶吼,滑板人不一定是Skate Punk;學校與家人支持你玩板,甚至媽媽都覺得小孩玩滑板是件又帥又酷的事,得到贊助則像明星般備受歡迎,會翻板飛樓梯和卡手扶桿就不會被當作失敗者。在這麼順遂的狀況下,和音樂則產生相似疑惑:還會有真正的創意和另類思維嗎?突然間,有點恐慌地認同龐克樂團Total Abuse的鼓手所說:「我從不莫名崇拜人們認為酷的人,只因為他們會玩板。」

從11歲開始玩板,曾折過手腕,受過一堆皮肉傷的WAVVES主腦Nathan Williams,在2009年《Thrasher》滑板雜誌專訪中,曾回答成名的樂團與剛升職業的滑板選手有何雷同:

「得到職業滑板贊助和玩音樂而成名,我覺得兩者是很相像的東西,剛升職業的選手可能像我一樣,突然賺錢變的容易,巡迴時,沉迷酒精、派對狂歡,失去自我。巡迴拍影片和巡迴表演一樣,必須每一天都要讓你的粉絲驚豔。只是我想我無法完全以這樣的狀態呈現自己。」

然後,他們迷失了。並非遭遇極度的不幸,只是少年得志易喪志,當選手的沒有突破,玩音樂的沒有新意,滑板變成最有療效的百憂解。

玩板是種全身的思考,像彈奏樂器般地拆解神經,只為在某個板點的障礙物完成一項自己喜歡的招式,大摔小摔數不清,用盡全力展現最完美的滑板動作與技巧,那是你所表達的聲音。而滑板就是一種獨特的語言,一旦投入其中,它將成為自我本位最直接的體現,無論在視覺藝術創作、玩音樂、生活態度,總有屬於個人的風格,終歸是為滑板人的靈光。只是,隨著長大要對抗的生活難題,更別說奢求全世界都能體認玩板令人著迷之處,Nathan也說過他曾夢想在南加州的海灘,每個人都踩著滑板,沒人覺得不正經是個問題,滑板人的烏托邦啊。

「像Smashing PumpkinsSonic Youth那樣的音樂,從我少年至今仍能表達我心之所想,青春的百無聊賴理應隨著長大而消除。但我現在二十來歲,還在為此掙扎著。」





身為一個玩板的樂迷,依舊打從心底認為玩滑板很酷,同樣玩板的WAVVES嘰嘰嘎嘎地唱著青春的失意更是酷到不行,和《美麗失敗者》裡的Ed Templeton、Harmony Korine這些藝術家(滑板人)一樣,宛如自己曾和這些人擁有共同的私密感受而感動莫名。

紀錄片《美麗失敗者》,我們怎麼抵抗那樣的悲劇降臨:有一天睡醒,別人說你已經是個大人


作者註:
1. 若不知Z-Boys為何許人,可從已逝希斯萊傑曾演出的《Lord of Dogtown》研究
一下:



2. 關於Steve "Cab" Caballero的傳奇,他在1981年發明了Backside Fakie 360豚跳:





最新相關影音商品:
Mum / Finally We Are No One
Mum / Finally We Are No One
British Sea Power / Valhalla Dancehall (2CD)
British Sea Power / Valhalla Dancehall (2CD)
British Sea Power / Machineries of Joy
British Sea Power / Machineries of Joy

相關活動訊息:
Hostess Club 台北場:Wavves. Mum. British Sea Power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孤獨的形狀,自定義

    孤獨、寂寞、獨處、獨身......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狀態的詞彙如此之多,但單/獨、雙/對、寂寞/狂歡並非二元對立,如果孤寂,在於瞭解自己,何不自定義?

    2740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孤獨的形狀,自定義

孤獨、寂寞、獨處、獨身......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狀態的詞彙如此之多,但單/獨、雙/對、寂寞/狂歡並非二元對立,如果孤寂,在於瞭解自己,何不自定義?

27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