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譯界人生

【譯界人生】《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黃亞紀:藝評與策展和翻譯的概念一樣

  • 字級


黃亞紀採訪01
(攝影/林阿讓)

遊走於台北、上海、東京和倫敦等一線城市,兼具藝術策展人、評論家、編輯、選書人和譯者等多重身分,甚至於2012年成立工作室,有計劃地出版北京攝影刊物《AURA》以及攝影名家的書寫與作品集,黃亞紀游刃有餘將這幾種角色演繹得精彩絕倫。她予人率性又亮麗的第一印象,在採訪的這天,當提到自己喜愛的日本攝影大師森山大道荒木經惟,雙眼便散發出晶透的光芒,一邊捧著由她翻譯的新書《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一邊分享踏入譯界人生的契機。

「其實我一開始是攝影家,也參加過展覽,但後來發現自己才能不足。」黃亞紀舉荒木經惟說過的一句話自嘲,「藝術就是看天才有沒有站在你這邊。」但自身的學經歷背景和對藝術的高度敏銳,讓她轉而在策展、評論等領域耕耘。

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
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
2009年,出版社通知黃亞紀說:「《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的版權簽到了!妳來翻譯吧?」她反覆思量,基於對攝影巨大的熱情,也積極想把森山大道這位攝影巨擘引薦給台灣讀者,便戰戰兢兢接下第一份翻譯工作,「不僅感到榮幸,也是我很重要的一步。」接觸翻譯之後,她則體認到原來過往種種的歷程和準備,其實都能串連在一起。

「寫藝術評論或是展覽規劃,基本上都和翻譯的概念一樣,就是試著把藝術家的作品和想法介紹給大家,而翻譯書籍是其中最直接的方式。」

黃亞紀採訪012
(攝影/林阿讓)
直言自己是典型天秤座,黃亞紀把生活分成兩塊,「每當進入翻譯的階段,我會窩在溫哥華的家,慢慢琢磨、慢慢研究。不過,因為策展的工作需求,又得頻繁飛往世界各地與眾多藝術家洽談、開會。」這種既極端又平衡的個性,也顯現在她面對翻譯的態度,「每一次的開始都好痛苦!但想想這麼好的書,只得硬著頭皮做下去;進行到後段終於苦盡甘來,又覺得好快樂!」

黃亞紀陸續接手《直到長出青苔》、《荒木經惟 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等攝影相關翻譯,為了深入瞭解攝影家在不同時期的作品和風格,她給自己的功課是蒐集更多資料和鑽研當時的背景,「我很幸運的地方是,攝影家想表達的東西都呈現在作品裡,透過作品,我就能更直接認識他們。」站在譯者的立場,除了揣摩原意,也得精準傳達作者的觀點,她強調,「好的譯文會隨時代不斷改變。如何保留日文原有的語感?維持句子的長度跟段落?在翻譯的過程中,我會經常和編輯討論。」

森山大道以高反差、粗粒子、模糊、晃動、失焦等特色的黑白相片聞名,他的著作在台灣也大放異彩,諸如:《犬的記憶》、《邁向另一個國度》、《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黃亞紀表示,「除了獨具特色的照片,森山大道的文字在日本也是公認的優美。」有別於前作,《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可說是一本集大成的書,她認為,「《犬的記憶》這類自傳和回憶書寫的題材,對作者本身而言有一定的框架,但透過與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對談,更可以觸碰到森山大道不曾顯露的內在,窺見他性格中帶點陰柔、瑣碎又溫柔的一面。」例如,《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當中這篇〈街道就是博物館、劇場、圖書館、舞台〉,這篇刊登在《PLAYBOY日本版》雜誌上的專訪,便少見地提及他對於「女人」的想法。

回憶起2008年在台灣舉辦的「EPSON攝影獎」,森山大道曾應邀來台擔任評審,會後,黃亞紀連同幾位攝影界的老師,第一次與森山大道在同個餐桌上吃飯,「他雖然不多話,整個飯局相當文靜,但感覺上很接近我對他的想像。」

當我們請她挑出最喜歡的攝影家?黃亞紀抓耳撓腮笑稱:「好難回答!」不過,從攝影的角度考量,她最欽佩的還是森山大道與中平卓馬;回歸到個人的情感面,她則選擇荒木經惟,「我之前採訪過他,一直到現在都非常熟悉。」當年《荒木經惟 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在日本一推出,也是她連忙通知台灣出版社去爭取版權,「因為這本是最貼近荒木經惟的生命、最誠摯的『真話大全』啊!」

越靠近攝影家的作品,就越把他們當作好朋友一般關心,除了策展,也透過翻譯,黃亞紀不僅為讀者鋪了一條通往日本攝影界的大道,也讓自己的生命與藝術有了更緊密的聯繫。


〔黃亞紀譯作〕
直到長出青苔
直到長出青苔
荒木經惟 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
荒木經惟 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
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
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
AURA:北井一夫 須田一政 荒木經惟 森山大道
AURA:北井一夫 須田一政 荒木經惟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
森山大道,我的寫真全貌
決鬥寫真論

決鬥寫真論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有看過文言文的格林童話嗎?跟翻譯偵探賴慈芸一起遇見美好的老譯本

19世紀初的格林童話帶有文言腔、徐志摩翻譯的《渦堤孩》竟是用來「藉譯傳情」?眾多從譯文考古出的趣味故事,讓賴慈芸為你娓娓道來......

6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