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閱讀Remix
【週一|混搭】個人意見:魔女嘉莉佐魔女嘉莉佐魔女嘉莉
作者:個人意見 / 2013-12-16 瀏覽次數(19667)
我說過《魔女嘉莉》是我最喜歡的史蒂芬金小說,而我是忠實的恐怖片迷,不管多爛只要有恐怖元素我就看得下去,所以我看過1976年版本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主演的,也看了最近才上映的克蘿伊莫瑞茲(Chloe Moretz)的版本,從小說跨到電影,再從1976年跨到2013年,同一個故事在不同媒材,不同時代背景,由不同的人演繹,中間產生出的差異是鮮明而有趣的。
當然,史蒂芬金自己並不喜歡這個故事是「史蒂芬金神話」的一個重要橋段,我認為從字紙簍裡撿出原稿的史蒂芬金太太,是被這個故事特有的女性感給觸動了,女性在社會團體裡的處境,女性與女性間特有的友誼和敵意,這是史蒂芬金在後來的作品裡絕少觸及的主題。
首先當然要比較一下主角了,在史蒂芬金的原著裡,嘉莉是一個平凡普通,臉孔有點像牛的胖妹,我在看的時候不禁要想,如果這部電影找電影《珍愛人生》(Precious)的胖妹女主角來演,是否更符合原著精神?(而且黑人版本的嘉莉似乎會非常有趣),但小說其實本身到後面有點搭不起來,女主角的形象在小說裡不太連貫,最後的舞會皇后當選雖說是做票,但如果真如小說裡描述的那般平凡,連女主角本人都不太可能相信。
於是,改編成電影以後,想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也為了她穿上畢業晚會禮服以後可以華麗變身,76年的西西史派克楚楚可憐十分動人,2013年版的嘉莉更是美麗甚而帶點邪氣(網路上有一大堆克蘿伊莫瑞茲太正不該演嘉莉的討論,可見一斑)。
我反而認為電影的改編更接近現實,被霸凌的對象不見得會有什麼外貌上的共通特徵。小說裡把嘉莉設定成外貌普通,是一種男性中心的想當然爾,嘉莉遭受到同學那樣的對待不是因為長相,而是她的與眾不同,是她的家庭讓她無法融入,因而顯得邊緣,顯得奇怪,從而被排斥。
社會的邏輯是這樣,一個小說改編成電影大家必定要說不如書,一部電影如果重拍一定是原版比較好,但1976年版的男性中心觀點仍然讓我覺得不耐,好比女高中生集體淋浴露兩點的畫面是有必要的嗎?(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朋友會大喊:「有必要有必要!」吧。)當然西西史派克的表演是影史經典,但其實當時的版本實在相當B級趣味。
我覺得2013年的版本,添加了更多女性觀點在裡面,從選角就可以看出,霸凌人的未必是最美麗的女王蜂,受害者也不見得有什麼表面上的理由,這是更貼近事實的。選角非常棒,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是演瘋媽媽的不二人選,嘉莉的初潮與之後超能力的覺醒,其實可以視作女性力量的一個隱喻。但這電影有很多好機會都被放過了,好比小說是一種事後參雜報導的有趣寫法,但2013年版幾乎重複了1976年版本的情節,沒有從新的角度來看這個大家極度熟悉的故事,是可惜之處。
《魔女嘉莉》這個故事在現今看來,也許會讓人想說她該加入「X戰警」,但真正令人戰慄,而且持續引人共鳴歷久彌新的,是霸凌這個議題,我們會如何無意間的傷害別人,或如何因為別人的行為和自己的不同而受到傷害,最後超能力的展現,是所有被霸凌過的人共同的怒氣結合成電影上漂亮的特效畫面吧。
陳祺勳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