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者介紹
陳佩芸
訂閱接案維生。拍照也拍片,做和影像相關的事情。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碩士。
額外的興趣是打電玩 ♪
༼ ∗ ି ﹏ ି ∗ ༽
網站 https://peiyunchen.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peiyunchenn/
IG @peiyunchenn
文章列表ARTICLE LIST
-
編輯、邊急、鞭擊【編輯.邊急.鞭擊】大家出版總編賴淑玲: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書,往往十分難做
作者:柯若竹 攝影:陳佩芸 / 2016-06-23 瀏覽次數(43541)
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 「對我來說,一步步嘗試更難的路線很重要。你必需認清眼前該怎麼往下走、能力的極限到哪裡?那是個不斷探索,不斷思考和不斷發現的過程。」是指編輯與出版嗎?不是...
-
集散地【集散地】掀開脆弱版塊上的封印──專訪楊佳嫻《小火山群》
作者:李屏瑤 攝影:陳佩芸 / 2016-06-20 瀏覽次數(25861)
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原地。也許它繞路只是為了給我餘裕,才能真正打開掩埋的暗房,讓痛苦曝光。——〈退回洞穴〉,《小火山群》 小火山群 楊佳嫻適合紅色,適合火...
-
\ 本月大人物 /《不再沉默》的倖存者──陳潔晧:我用生命證明,痛苦的記憶不是忘記就會過去
採訪:柯若竹 攝影:陳佩芸 / 2016-05-27 瀏覽次數(278195)
《不再沉默》作者陳潔晧帶著妻子徐思寧一起受訪。 陳潔晧不是第一次出書,他與藝術家父親小魚合著過兩本篆刻印集。然而那時候的他並非「完整的陳潔晧」,34歲之前,他是藝術創作者,並積極...
-
編輯、邊急、鞭擊攝影集是跟世界溝通的媒體──專訪「赤赤舍」總編輯姬野希美
採訪:蔡雨辰 日文口譯:詹慕如 攝影:陳佩芸 / 2016-05-09 瀏覽次數(23810)
日本赤赤舍總編輯 姬野希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十位男女在黑暗中裸身奔來,粗獷的肉體,無聲的伊甸。往下翻閱,人數漸增,畫面逐漸聚焦在男女交合的瞬間,嚎叫與低吟,汁水四濺。書末,...
-
\ 本月大人物 /從秘魯傳統織品,看見與自然平衡共處的智慧──專訪康雅筑《織物地圖》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16-04-28 瀏覽次數(17671)
編織是門古老的技藝,布匹上,幾何化的紋樣首尾相續無盡綿延,寧靜有序,趨近永恆。將時間織就為空間,成為記憶的介面,或許便是織品的魅力。纖維藝術家康雅筑繼《織物地圖》後,再次尋訪「...
-
譯界人生【譯界人生】徐麗松:翻譯讓我甘願當個百分之一千的巨蟹座
作者:陳琡分 攝影:陳佩芸 / 2016-04-25 瀏覽次數(30282)
若你問徐麗松,翻譯這份工作帶給他什麼感覺,他會說,是種享受。 「譯書的時候,我最喜歡晚上七、八點就睡,凌晨兩點起床,泡一杯茶,然後直接工作。」徐麗松鉅細靡遺地描述著,語氣中不無興...
-
\ 本月大人物 /以詩撫平心中的地獄──專訪宋尚緯詩集《共生》《鎮痛》
採訪:李屏瑤 攝影:陳佩芸 / 2016-04-22 瀏覽次數(35653)
我這不是來了嗎來聽你們的聲音了你們都不夠安靜我沒有辦法進去到你們涉案的現場——節錄自〈馬英九〉 搜尋宋尚緯,google建議的相關字詞之一是「馬英九」。談起這個發現,他立刻雙...
-
\ 本月大人物 /番紅花:我把養育孩子當責任,未來的日子當緣分
作者:諶淑婷 攝影:陳佩芸 / 2016-04-20 瀏覽次數(62274)
就像許多的職業婦女,懷孕生子的時間,碰上了正要在職場站穩腳步的時機,番紅花沒有選擇立刻辭職,與其等著孩子上小學後再重返職場,她默默下定決心,最長十年,一定要回家自己帶孩子,為孩...
-
\ 本月大人物 /中藥行女兒的生活藥方──專訪江鵝《俗女養成記》
作者:李屏瑤 攝影:陳佩芸 / 2016-04-01 瀏覽次數(136718)
有這樣的女生,她們家教良好,卻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她們知道何時該收聲,何時又該據理力爭。她們有穩當的工作,還得經營周全的婚姻。她們心中有一張完美的淑女藍圖,時時揣摩對照。 不過,...
-
\ 本月大人物 /專訪《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郭坤仁:就當做了一件很瘋狂的事吧
作者:汪正翔 攝影:陳佩芸 / 2016-03-11 瀏覽次數(30316)
「我們究竟是怎麼搞的?這麼要好的同學、朋友,最後卻變成了死敵?是什麼力量挑撥了我們?分化了我們?」 ——凌耿,《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 郭坤仁與刻板印象中的「紅衛兵」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