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metoo專題:停止檢討受害者,讓身體自主權成為共識
別忘了,有些人只是沒說出來。無論身分位置、權力高低,當他的欲求無法被滿足,都不能用暴力的方式進行奪取。從這5篇精選文章看見水面下的故事,重新梳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結構脈絡,帶給你更多思考療癒。
2787 1
-
讓開口就性別歧視、性騷擾的人懂得閉嘴──讀《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誰叫她是笨女人》
男人可能無法想像,女人成長過程中會在各種正常或奇怪的場合被冒犯,家族聚會、班級活動、職場升遷、情感關係等等,就連搭計程車都可能被司機數落太晚回家。真的有不少男人會因為對方是女性...
-
用故事療傷,用話語奪權,在受傷最深的地方找回希望,30篇「#metoo」作品專文導讀
即便受害劇本雷同,性暴力受害者並不限於單一性別、面向,內心所承受的壓力,周圍的社群支援環境也大不相同。沒有一個故事可以去脈絡化地討論,也沒有一種單一的解方可以對應。選自OKAPI【性...
-
男人女人都不是獵物──讀《這不是沒關係:20則性暴力受害者的圖像故事》
無論是屏東女子命案或任何被媒體冠上「由愛生恨」的新聞,例如2017年世新大學「情殺」事件、2018年華山草原分屍案、2020年長榮女大生命案等,我都感到非常憤怒,某個人因為覺得另一個人的外...
-
妳/你不是一個人,我也在這裡──許菁芳讀《剝皮》
2024年的台灣,適合以何種心情來閱讀,又一本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呢?我想,同理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字。同理受害者,無批判也無指導,與感受同在,應是恰當的起點也是終點
-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讀《有真與有真》
《有真與有真》裡的兩個同名主角,在幼兒園時期都遭遇了性暴力,家人卻如上所述給了截然不同的反應。所以整個故事的關鍵句是:「當時妳的媽媽是怎麼對待妳的?」
2787 1
上下則文章
-
PREVIOUS ARTICLE
什麼是你戒不掉的癮?剝開人的脆弱外殼與社會表象,讓祕密見光 -
NEXT ARTICLE
\初五迎開工/ 新年期待新開始、工作疲乏好厭世?讓這5篇文章,成為你的人生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