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集〕
下半本沒想到劇情開始很錯綜複雜!Riley本來打的主意是用賣治酒癮藥方的錢來補償他對前妻Hope和女兒的愧歉,也順便讓Hope那位當律師的男友賺得一筆,這樣他日,若這對情侶想另組家庭就不用愁經濟問題了,再者,製藥商若將此藥上市,所有的酒鬼就會有救了,也不用一窩蜂地擠到都柏林鎮不可,這樣前妻鎮長的壓力也得以鬆緩,而且這個製藥商算是Riley的舊雇主,好幾年前他曾經派Riley及其妻Hope,一同到巴西偏遠地區出使傳教,Riley在這任務中失敗並導致該小村民的滅亡屠殺,就是因為不能原諒自己失職,Riley才成為一個酒鬼的,同時,Riley也一直相信這個製藥商是個良心商人,把藥方賣給對方,他以為自己選擇正確。他以為這一切都是最佳安排。
不過,Riley可真像是個被詛咒的人,凡是他碰過的都沒好結局,巴西的傳教任務是如此,如今處理這藥方的過程依然是一場大惡夢!儘管Riley很小心地隱瞞了自己的身分,他透過律師以及一個臨時成立的公司來賣藥方,但那製藥商居然定了個5000美元的天價要來銷售這個神藥──那些遊民怎麼可能買得起!即使這藥只需一劑就能療癒酒癮,但這價格註定只能是好野人才得以受惠。此外,Riley拿到錢後,偷偷付清了前妻Hope的房貸,還在她生日時匿名送了一輛名車,在所有鎮民都對鎮長極度不滿之時,鎮長得到這些好處無疑變成全民公敵,不只鎮民怨她,連遊民也恨她,多數人更懷疑是她將藥方賣給製藥商圖利,在這種內外交加的壓力下,突然還出現一名神秘人物要告Riley和Hope以及那個製藥商,理由是,Riley偷了他的藥方,他才是這個神奇藥方的發現者和擁有人!
沒錯,當初Riley是在教堂的捐獻籃中偷得此藥方,儘管捐獻者不求回報地捐出此方並希望由教堂牧師來統籌發放,卻不代表任何取得者就能以此來謀獲私利。Riley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作為不但誰也沒幫到,還更讓Hope陷入一場大災難,另他懷疑的是,到底告他們的人會是誰?在他如此謹慎賣藥方的程序下,對方怎麼還會知道賣的人是他?
我得說,Riley對我而言真不是個討喜的角色,故事到後面當然有回顧這一切的來龍去脈,Riley是個本質善良的人沒錯,如若不是如此,他不會因為極深的愧疚而成為酒鬼,而陪葬了自己的大半生和他的家庭。可是讀這本書竟然也像是我自己的回顧(是的,我完全不討厭此書,別誤會了),這兩年來我過得相當痛苦和糾結,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我明明就變得比以前善良體貼,怎麼日子反而會過得更痛苦!難道老天不長眼?「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畢竟是人類的自我安慰之詞?好一陣子我真是不懂,不懂天理何在……
一直一個月前我才突然了悟。我了悟了什麼?利用這本書來簡單回答就是:真正的善良是需要極大的強╱狠╱慧來通力合作的,認清世界真正的運行方式和確切的傷口在何處,對症下藥,要不然你只會淪為Riley,把所有的對都連結成一個錯,還不懂自己做錯了什麼,不懂老天是在搞什麼鬼,以為自己自哀自憐有理……
故事的最後,Riley又喝酒了,發明去酒癮神方的人曾經說,一旦服用了這藥又再度碰酒,酒癮就會以更強大的力道回來,可是這次Riley沾酒是故意的,也是自選的,因為,世界上最有效的藥並不是一劑5000美元的奇方,而是,不論再怎麼痛或不堪,也能勇敢地看清真相、面對自己。順便分享一句香港演員葉麗嘉小姐說過的話:你以為成長是累積,其實它是拋棄。雖然依我看,我覺得成長是不斷地累積+拋棄,不過葉小姐點出了常人極少注意到的拋棄面。
They said it wa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他們說施比受更好。
Integrity: Never be ashamed of doing what is right. Perseverance: Do not stop, do not give up. Teamwork: Find strength in the gifts of others.
正直:絕不羞於做對的事情。堅毅:不停止,不放棄。合作:從他人的才能中找到力量。
"They're coming up both ends of the street," said Riley, calmly. "We're boxed in."
「他們從街頭的兩端過來,」Riley冷靜地說。「我們被包圍了。」
There but for the grace of God go I.
若非神的恩點我也會那樣(無法倖免)。
When he awoke he had a bad crick in his neck.
當他醒來時他的頸部僵硬得很厲害(落枕)。
But the thing about being afraid is you have to embrace it, you know? You have to just let it come, whatever makes you frightened, because it's not the thing you're worried about that kill you so much as it is the worrying.
關於害怕這種事是你得去擁抱它,你知道嗎?你得讓任何使你惶恐的事情就這樣到來,因為擔心它的過程會比你憂懼的事本身更折磨你。
張妙如
從服裝設計跳到漫畫家,再轉而興起圖文創作的潮流,近年更嘗試寫偵探小說。著有《交換日記》、《西雅圖妙記》等,作品風格走輕鬆休閒路線,耐看又帶著時髦感。現今旅居西雅圖。最新作品為《交換日記15》《西雅圖妙記7》。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