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大流行的顛峰,約當1960年代中期,暱稱是「蜘蛛」(spider),以形肖而得名。它是美國人Thomas Hutchison在1960年代初應RCA集團總裁David Sarnoff要求,銜命設計,此後廣布市面。沒有人知道它的總生產量,但在1960年代,每年銷出的「蜘蛛」大概都有幾千萬枚。推算起來,在全世界流通的「蜘蛛」少說有上億隻。
「蜘蛛」的作用,是在每分鐘33又1/3轉的唱機播放45轉七吋單曲唱片時,把它固定在唱盤中央的軸棍上──早年的45轉小唱片,孔洞遠大於33又1/3轉的LP唱片。至於為什麼唱片製造商不在一開始就統一洞徑,那得從頭說起了:
愛迪生1877年發明的留聲機,是把聲紋刻在圓筒上,十年後才有人發明圓盤狀的錄音載體。二十世紀初,留聲機的載體規格大勢底定:盤徑十吋,每分鐘78轉的SP唱片(Standard Play)成為工業標準。SP唱片每面可錄三到四分鐘,材料以蟲膠(shellac)為主。囿於SP的容量,若要完整聽一齣歌劇,往往得費上十多張唱片,出版商把這一大套唱片裝訂成冊,喚曰「album」──此字原本就是相簿、畫冊之意。1950年代以降,LP(Long Play)唱片漸漸普及,兩面總共可以容納46分鐘,不需要再把許多唱片釘成一冊了。album這個詞,倒是一直留到現在。
範盤,已經提供了類似「蜘蛛」的轉換
軸,但當然沒那麼漂亮。
1950到1960年代,搖滾初興,以青少年為目標的流行歌曲市場快速成長。對年輕人來說,LP多半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45轉的七吋單曲小唱片才是消費主力。1960年代中期以前的流行單曲長度很少超過四分鐘,便是配合七吋碟的容量限制。單曲唱片AB兩面各擺一首歌,A面主打,B面則是「附贈」──通常賣相比較差,畢竟具備商業潛力的歌不會放在單曲B面,而會新做一張單曲。但所謂B-Side也常有意外驚喜,成了樂迷挖寶的另一片天地。歌史也有過兩面都是強打而難分AB面,索性叫「雙A面」的單曲(Double A-Side Single),最有名的是貓王Elvis Presley的Don't Be Cruel / Hound Dog(1956)和Beatles的Day Tripper / We Can Work It Out (1965)。
西方早年所謂單曲榜(Single Chart),若非依電台播放次數統計排名,便是計算七吋單曲的銷量。直到1960年代中期,「專輯」與「單曲」內容往往各自分流,LP的曲目經常不包括同時期已經發行七吋單曲的歌,這是有道理的:年輕人多半已經買了心愛樂團的單曲唱片,若是好不容易攢了零用錢買了LP專輯,裡面卻有許多重複的歌,往往被視為誠意不夠。許多經典單曲是過了好一段時間才收進精選輯,首度以LP形式出版。
七吋單曲的黃金時代從1950年代初延續到1960年代晚期,隨著搖滾的進化與發展,愈來愈多音樂人轉戰整張LP的篇幅,實現更宏大的創作野心,「專輯」與「單曲」分流的現象漸漸終結,「專輯搖滾」(Album Rock)時代來臨。據統計,1964年左右,若要奪下英國單曲榜冠軍,至少要賣出75萬張七吋單曲唱片。到了1969年,只要15萬張就能奪冠。隨著七吋小唱片失勢,手提式塑膠殼單曲唱機也從千萬青少年的臥房撤退,換成立體身歷聲(Stereo)音響,那隻曾是千萬年輕人生活一部分的「蜘蛛」,就這樣從「日常用品」昇華成懷舊的精神象徵了。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關於唱片載體規格的考據
●維基百科關於45轉唱片轉接軸的介紹
●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許多以「蜘蛛」圖樣設計的商品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