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生產是媽媽與寶寶的第一次合作──諶淑婷《迎向溫柔生產之路》

  • 字級


(攝影/陳怡絜)(攝影/陳怡絜)


採訪那天,諶淑婷挺著甫進入36週的二胎肚,身邊圍繞著她人生至今的各項成果:桌上攤著的《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是她繼《餐桌上的真食》《有田有木,自給自足》《遜媽咪交換日記》之後的最新作品;一旁就著iPAD看BBC恐龍節目的4歲大兒子澄澄,便是這本新書的幕後主角,也是她在初次實現居家生產中、與她一同合作的小夥伴。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在澄澄入住諶淑婷的子宮之前,她對生產的認知和多數人差不多,認為那就是該在診所或醫院完成的事。「我去醫院探望過生小孩的親友,她們通常穿著病人服、下床移動要有人扶、手上掛著點滴。很虛弱,很痛,好像手術後的病人。」於是她想,產婦應該就是那樣吧。

某次因為工作,諶淑婷一連採訪到三位居家生產的媽媽,「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在家生小孩,感覺很不可思議。」遇到第一個時很驚訝「世界上竟然有人做這種事」,遇到第二個想說「可能不是很少見吧,不然怎又遇到」,等到遇上第三個就覺得「欸這還滿常見的嘛」,她半開玩笑地說,這簡直是三人成虎的最佳範例,或也可當成一種莫名的天啟,「可能老天爺的意思是:這件事沒什麼,這很正常。

諶淑婷說,「而且我很怕痛,我是那種光是生理痛都要吃兩顆止痛藥的人。」不過,居家生產的前輩們分享的經歷,都有別於在醫院生產者「這種痛我不想再經歷一次」、「生一胎就夠了」的駭人體驗,而是一種家庭的共同回憶,甚至成為邀請至交好友一起參與的派對。

真的那麼歡樂嗎?「也許不能講歡樂,應該說很祥和。」生澄澄那天,諶淑婷請結識十多年的高中同學來協助,身旁還有先生與助產師邱明秀(台灣第一位領有執照的助產師),以及家中的貓狗。沒有戲劇性的呼天搶地、兵荒馬亂,只有一個待產婦在家中隨著助產師的引導,不斷變換姿勢、或坐或蜷以減輕陣痛。同學與先生則隨時提供協助,貓咪偶爾過來探上一眼,大狗不時趴在一旁陪伴。同一個空間裡,大家各司其職,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圖片提供/諶淑婷)待產時,家中的大狗豆豆也在一旁陪伴(圖片提供 / 諶淑婷)


能實現如此美好的居家生產經驗,當然不只因為諶淑婷是幸運的低風險產婦,也是她在孕期中做足了功課,充分了解女性在面臨生產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以其所代表的意義。這讓諶淑婷決定寫下她的溫柔生產之路,也讓她更深入探討目前台灣在生產議題上,從孕產婦到醫療上的現況。

在台灣,催生、壓腹、剪會陰,是產程中司空見慣到被視為必要或正常的醫療介入行為,產婦只能被動接受,多數產婦也都曾施打減痛分娩(現在甚至到全程無痛無感)。「我們去做手術,就算只是開盲腸,都會把療程與術後狀況、時間、風險等等問清楚,醫師也會盡力告知,為什麼只有生小孩不會?醫師說要打減痛就打,要催生就催,要剪會陰、壓肚子,都無異議空間。但這中間只要出現一個差錯,就很容易導致醫療糾紛。」這無非是缺乏事前功課與溝通所埋下的地雷。不爆是幸運,一旦爆了,就成了一生的怨懟,及日後對醫護的不信任,等於兩敗俱傷。

不只生產,許多孕婦在產檢時就常常未能得到應當的重視,醫師不見得有充足的時間為孕婦釋疑,就連《孕婦健康手冊》對母體在孕期與產程的變化都付之闕如。假若孕婦本人毫無意識,也沒有尋求屬於自己身體的相關知識,只一味地想交給醫師就好、交給坐月子中心/婆婆/媽媽就好,孕期用「反正產檢就是這樣」「反正我的身體就是這樣」「寶寶比較重要」來安慰自己,生產時用「忍一忍就過去」「孩子平安生下來就好」來催眠自己,到了哺乳、育兒、教養,永遠就會處於「忍一忍就過去」的狀態,這一忍,就是一生。「其實這些是沒辦法忍、也不應該忍的,因為這是妳的一輩子。」諶淑婷說。

(攝影/陳怡絜)(攝影/陳怡絜)


一般人覺得,去醫院生小孩就是要降低風險,或有人幫妳分擔,然而醫院也有風險,並不是去醫院生就能少掉產婦需要負擔的責任。「醫院的好處是遇到風險可以較快處理,但現在醫護人力多半不足,才會導致有問題時就改剖腹,產婦被迫『吃全餐』。」近20年來,台灣每10個新生兒就有3個是藉由剖腹誕生。

諶淑婷說,溫柔生產或「生產改革行動聯盟」並不是要與醫療體系作對,也不以「在家生小孩」為推動的目標。「對我來說,最終目標是孕產婦可以獲得友善對待重點不是在哪裡生、怎麼生,而是在充分了解的狀況下,知道自己有哪些選擇,再去選最適合自己的;不是只能被告知,更不是『被要求做這個選擇,還覺得我選擇了』。」在這種「擁有權力且被尊重」的狀況下完成生產,才是她心中理想的溫柔生產。

她觀察到,現今從醫院甚至到孕產婦本人,都在生產上弱化女性自身具備的力量。「有個朋友說她陣痛了去醫院,醫院的人告訴她:『妳進了醫院就是病人,一切由我們處理。』但她是去生小孩的,產婦不是病人啊。」或許,我們都聽過太多生小孩的恐怖故事,說生產的痛好比被十輛大卡車碾過,因為恐懼,便順理成章地將自己當成病人,將那樣剝奪本能的照顧視為享受。

(攝影/陳怡絜)(攝影/陳怡絜)

很多女性認為生產是難得的大事,只想躺著不動、無痛無感地完成它。加上現在醫療便利,如果只要按個鈕就可以不痛,為什麼不?也有人說,這是女性主義的伸張。「這些觀念在所難免,也各有立場,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文明進展到現在,或許能反過來想:我們如何和疼痛共處、理解疼痛的意義,而不是靠著藥劑讓自己無感、不痛。」諶淑婷說。

「生產過程的疼痛,除了讓我知道產程進展,更讓我覺得:我是靠自己和寶寶一起完成的。那些痛不只是痛,而是寶寶在調整姿勢、在努力尋找出來的方法。不只是『我』生下他,而是媽媽與寶寶的第一次合作。」多一點預習,多一個轉念,不僅可以減少醫療介入、降低醫事糾紛,更可以少了日後對孩子叨唸「當初生你吃了多少苦頭,你怎麼可以不孝順!」的情緒勒索。

目前,台灣從醫療院所到孕婦本人都急於縮短產程,使得催生率居高不下。也許是醫師為了更掌握時間,或產婦想縮短待產的疼痛。即使是產程已經開始啟動的產婦,仍會遇到「不然來催一下」的外力,強制改變母嬰原本的慢舞節奏,而產婦多半也不會拒絕。諶淑婷說,「但都已經懷孕九個月了,那一天急什麼?早點生出來,也不會讓妳的產程和產後育兒生活比較快活,不用逞一時之快啊。


編按:訪問刊出後一個月,淑婷在家產下了第二胎,過程平靜溫馨,點連結看詳細經過
http://cclitier.blogspot.tw/2017/08/41.html


 諶淑婷作品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延伸閱讀  
第一個擁抱:溫柔生產的順勢之愛

第一個擁抱:溫柔生產的順勢之愛

喚回失落的溫柔

喚回失落的溫柔

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與痛苦

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與痛苦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呼叫助產士:關於生命、喜悅與艱困年代的真實故事

呼叫助產士:關於生命、喜悅與艱困年代的真實故事

母親進行式

母親進行式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尋找懷孕、生產、教養的更多可能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尋找懷孕、生產、教養的更多可能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嚴厲的、像摯友的、不可靠的......父親有著各種面貌

認同你才華的父親、把你從深淵拉回的父親、不是好人但是好爸爸的父親、缺席的父親.....你的父親又有何種面貌?

25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