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多重人格的科學新解?──真實案例自傳《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 字級



「超殺女」克蘿伊摩蕾茲在《我發瘋的那段日子》詮釋遭精神疾病囚禁的苦難靈魂


文/林慧雯(行路出版總編輯)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一個大腦疾病真實案例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一個大腦疾病真實案例

我注意到《我發瘋的那段日子》Brain on Fire: My Month of Madness)這本書,是在某科普雜誌任職時。那本雜誌邀了本書作者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寫了一篇文章,當中提到有某類型患者沒來由的出現奇怪病症:手臂不時抽搐,慣用手彎成不自然的角度並且不時卡住,意識清楚卻控制不住身體,乃至逐漸喪失記憶等。然而轉診各科別先後做了磁振造影、腦波圖、腰脊穿刺等多項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別說不明就裡的一般民眾看來,可能會用「中邪」形容這些人,其實就連一些醫師都束手無策。

小時候我就深深為書刊中的多重人格故事著迷,因此一看到這個報導,腦筋便閃過念頭:「這根本是《24個比利》的科學新解啊!」報導中的一句話更是打到我:「這個領域的進展很快,教科書完全跟不上(來不及收)。」它說的是「神經免疫學」領域,原來這些人錯亂離奇的表現,是免疫系統攻擊大腦所致。在「教科書完全跟不上」這句話裡,看到了《我發瘋的那段日子》做為補充教材甚至正式教科書的潛力。這篇報導也提到,在部分學者解開這類病症的起因之後,許多醫生因而意識到,以往判定「無藥醫」的某些病症,從免疫系統下手或許有解。這令我生出一股使命感——我希望讓台灣的學界和醫界都知道這本書。

當時我僅是雜誌社的特約人員,並沒有選書來做的空間,為了讓它在台灣得以面市,我先後主動跟在出版社上班的朋友數名,推薦過這本書,講了一些我的判斷。但是出書品味是這麼回事:你不熟悉的領域,你就不容易看出它的價值和市場。結果這本書,終究還是我在2015年於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成立「行路」出版社後,才簽了下來。首刷上市前我跟書店介紹時,提及引進此書的原因:醫學新發現,就好比一把更大的「篩子」,擁有這把新篩子之前,我們極可能誤診某些病例,而有了它,我們或能診斷出、乃至於治癒以往認為無解的個案。所以我的用意就類似作者在書一開頭的獻詞講的,是「獻給那些,沒有診斷出來的人」。

   ※以下劇透,請見諒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是蘇珊娜.卡哈蘭的親身經歷。她20出頭時漸漸出現一些異樣,先是老覺得左手刺痛,之後是健忘、情緒起伏大、疲累但睡不著,接著是頻繁恍神、莫名恐慌、幻視幻聽,天天接觸的事物突然覺得陌生,周遭物體扭曲變形向她壓來,極度畏光且疑似靈魂出竅。在旁人看來,她是精神崩潰了。

然而詭異的是,她做了幾百項醫療檢查,結果統統顯示正常……。最後,她幸運的遇到一名醫師,將她在被送入療養院度過餘生之前救了出來。我們則幸運的,有了一本出色的紀實報導——蘇珊娜.卡哈蘭發病前是《紐約郵報》的出色記者,訪查和撰文的功夫都十分了得。病癒後她先是將自身這個經歷寫成報導發表報刊,沒想到引發全美關注,最後獲邀寫了這本書。她將涉及醫療專業的內容寫得盡量平易,並且穿插病重期間親人、朋友、戀人和醫生們的細膩互動,讀來令人覺得非常「有戲」。

是的,很「有戲」。這本書在2013年出版後,跟蘇珊娜.卡哈蘭那篇短篇報導一樣,很快引發各界關注和探討,除了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並且長銷至今、售出20國版權之外,奧斯卡影后莎莉賽隆也很快相中它簽下,擔綱監製,邀請「超殺女」克蘿伊摩蕾茲演出主角蘇珊娜。2017年5月5日,這本書的同名改編電影就要在台灣上映了。台灣片商與行路出版攜手,要讓這個故事更為人所知,倘若能藉此機會(如國外某推薦者所言)「帶動各界探討一種可能影響全世界無數人的疾病,背後先進的神經科學道理」,那麼真是編輯莫大的榮幸。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電影劇照

Brain on Fire: My Month of Madness

Brain on Fire: My Month of Madness

最後我要聊一下中文書名。中文書名有人叫好(「讓人很有想像空間。」),有人皺眉(「為什麼不用正向一點的書名?」),實際上中文版主書名是從原文書的副書名而來。不過國外編輯和我確實有考量不同的地方,國外不論取書名和章名,都刻意營造懸疑的感覺;但我決定破題點出結局,主要原因是:當時我判斷,台灣醫界有越來越多人會需要這本書,我希望他們在網路搜尋時找得到它。

但這麼做有點疑慮:都被你說破了,讀起來還有什麼樂趣?請放心,這點我也思考過的,它好看到就算略微劇透,還是令人覺得極精彩。博客來網路書店上這本書的商品頁下方,一名給了此書五星好評的神經科醫師留言,佐證了我的判斷。他說:「這是一本充滿魔力的書……在曉得作者順利康復的前提下」,他仍不斷因內容而揪著心、心情起伏,忍不住一路讀下去。

 


  延伸閱讀  
如何讓受苦的人們獲得正確的治療和應享的服務與資源?──5本書更理解精神疾病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惡意是怎麼成形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透過文學、戲劇作品和當事人、當事人家屬的自白,我們是否有機會離真相更近一些?

573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