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in
1960年代的舊金山,自由、開放、勇於接受新思潮的年輕藝術家群聚,形成了嬉皮文化的搖籃;他們反對1950年代保守、內斂且威權的美國主流文化,狂放不羈、追求愛與自由的氣質,展現在從外表、行為、乃至藝術創作等等各方面,從1950年代的「敲打一族」(beat generation)文學運動,乃至有別於主流流行音樂的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都是舊金山這個活潑的都市,帶給世人的獻禮。
吉他手馬蒂.巴林(Marty Balin)出道很早,20歲就錄製過單曲,但始終沒沒無聞;歷經1964年英國入侵的風潮,美國籠罩在一片披頭四狂熱中,巴林也開始轉向仿效The Byrds等民謠搖滾樂團的風格。1965 年,23 歲的保羅.康特納(Paul Kantner)在舊金山一家名為「Drinking Gourd」的酒吧認識了巴林,於是和他成立了「傑佛遜飛船」(Jefferson Airplane),找來Jorma Kaukonen、Signe Toly Anderson、Bob Harvey與Jerry Peloquin等人加入;在多元文化蓬勃發展、同性戀和藥物都不是禁忌的舊金山灣區(Bay Area),傑佛遜飛船逐漸發展出迷幻搖滾的風格,集結了民歌搖滾、藍調、硬式搖滾、拉丁音樂甚至是印度古典音樂等等百花齊放的風格,賦與其使用藥物過後的迷幻心智狀態與氛圍。
Jefferson Airplane - Blues From An Airplane(from the Album: Jefferson Airplane Takes Off)
第一張專輯《Jefferson Airplane Takes Off》
而傑佛遜飛船,也是第一個能走出Haight-Ashbury嬉皮區一帶,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獲取成功的一個搖滾樂團。那裡是嬉皮運動的中心。1966年,樂隊成為那個地區第一個被主流大廠RCA簽下的樂團,並在當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Jefferson Airplane Takes Off》,1967年二月,樂隊參加了金門公園的Haight-Ashbury音樂會,引起轟動,被視為是引領文化前衛風潮的團體。但此時原來的女主唱Signe Toly Anderson懷孕退出,他們找來了The Great Society的女主唱葛瑞絲.斯立克(Grace Slick)加入,並在1967發行了驚世駭俗的《Surrealistic Pillow》專輯。
Jefferson Airplane -White Rabbit
明顯地以藥物經驗、迷幻為概念主題的《Surrealistic Pillow》,最著名的一曲〈White Rabbit〉 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迷幻意涵為主題,講述著一顆藥丸讓人感覺變大變小、語言邏輯的錯亂與誤用等等,如拉威爾「波麗露」般的漸強曲式、在曲末來到最高潮,令人一聽難忘;其他如搖滾力道強大的〈Somebody to Love〉也展現了斯立克高亢有力、不輸男性的嗓音;〈Embryonic Journey〉的吉他獨奏則是美到讓人目眩神迷;〈Comin' Back To Me〉又展現出強大的抒情功力,使這張專輯簡直是一飛沖天,在告示牌登上了第三名,獲RCA頒金唱片,並被視為舊金山迷幻搖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張作品。
Jefferson Airplane - Somebody to love
Jefferson Airplane - Embryonic Journey
其實《Surrealistic Pillow》的另一份深層意義,同時也展現在斯立克的嗓音展現強大魅力、成為樂團標誌的狀態上;在這之前,搖滾樂可說是純然男性的天下,縱使有女性加入,往往也只是陪襯般、服膺男性風格的演出;而斯立克那十足陰柔、卻又極為強悍有力、辨識度與個人風格極強的嗓音,證實女人也能成為搖滾樂團的主導靈魂人物,所謂的女性特質也可以建立起獨特的搖滾風格;當時在舊金山唯一能與傑佛遜飛船匹敵的珍妮絲.裘普林(Janis Joplin)也具有類似的意義,只是裘普林較傾向仿效其他男性搖滾歌手的演唱方式(當然她那彷彿竭盡生命力、展現出的爆發力和震撼力亦是不容小覷,且同樣為女性的演唱地位開創了新局),而當時年輕貌美的斯立克,睜著雙眼凝視著觀眾,以那獨特的陰柔嗓音唱出〈White Rabbit〉的場面,卻更讓台下所有搖滾樂迷意識到:搖滾樂,在納入了另一個性別之後,也可以發展出如此截然不同、嶄新的風貌。
Jefferson Airplane - Comin' Back To Me
同年發行的《After Bathing at Baxter's》中,樂團目睹Jimi Hendrix、Cream等重搖滾樂手的成功,將聲音改得更接近重搖滾、在概念上也以更為前衛的組曲方式呈現;康特納與斯立克主導了大部分的創作,康特納一手令人心馳神迷的吉他也在這張專輯中有著精采的展現。
Jefferson Airplane - "The Ballad of You & Me & Pooneil"
接下來1968年的《Crown of Creation》同樣在商業上大獲成功,但接下來樂團內部開始產生紛爭,使得1969年的《Volunteers》是最後一張由原始組成團員錄製的作品;1970年時,康特納與斯立克展開一段戀情,也使斯立克和原本的丈夫離婚,巴林則在1971年正式宣告離團,斯立克也在金門大橋上發生一場車禍,這都使得《Volunteers》的發行一波三折,接下來大雜燴般的《Bark》(1971)、團員早已各自發展個人事業、貌合神離的《Long John Silver》(1972)都成績普普。1972年,樂團解散,分為「傑佛遜星船」(Jefferson Starship) 與Jorma Kaukonen與Jack Casady所主導的「熱鮪魚」(Hot Tuna)等兩個樂團。
Jefferson Airplane - We Can Be Together
「傑佛遜星船」成立於1974,主腦人物是保羅.康特納,他也是其中唯一一位傑佛遜飛船的創始團員,以高超技巧繼續引領樂團的前進;1974年的首張作品《Dragon Fly》和隔年的《Red Octopus》基本上延續著迷幻搖滾風格,但也更顯流行,然而,樂團真正的高峰,卻是在1981年葛瑞絲.斯立克重返「傑佛遜星船」之後,並搭上抒情搖滾、電影原聲帶等熱潮之後。
Jefferson Starship - Winds Of Change
1984年,康特納離開「傑佛遜星船」,並採取法律行動,認為其他團員不得使用「傑佛遜」或「飛船」等字眼,因此,剩下的團員決定把團名改為「星船」,1985年《Knee Deep in the Hoopla》專輯中的〈We Built this City (of Rock and Roll)〉和〈Sara〉大受歡迎,1987年《No Protection》中的〈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則是因青春奇幻喜劇電影《神氣活現》(Mannequin)大受歡迎,連帶聲勢水漲船高,至今仍是許多人能朗朗上口的超級名曲之一。而葛瑞絲.斯立克那高亢的嗓音,也就一路這樣延續到了下一代的聽眾耳中。
Starship - We Built This City
Starship - Sara
Starship - "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
1989年,團員們終於大和解,以原始成員重組(除了鼓手Spencer Dryden),並在1989年發行了一張「傑佛遜飛船」同名專輯。雖然銷售魅力以不如以往,但巡迴演出仍受到眾多聽眾的熱烈支持。1995年,康特納、巴林、Casady則又組成了新的「傑佛遜星船」(不是飛船),發行了《Deep Space/Virgin Sky》,也邀來斯立克演唱〈Law Man〉、〈Wooden Ships〉、〈Somebody to Love〉、〈White Rabbit〉等名曲。
綜觀搖滾樂的歷史,極少有一個樂團能走過嬉皮時代、到1980年代流行音樂大行其道時,都能以不同風格開創新局、沉穩應戰、並奪得絕佳排行成績;對樂迷來說,或許會驚訝於前後期風格差異之大,但傑佛遜飛船的寶刀不老,也證實了優秀樂團之所以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真諦。
Jefferson Airplane- Wooden Ships (Live at Woodstock 1969)
回文章列表